河南日報|新鄉醫學院攻克「卡脖子」難題背後的故事

河南日報 發佈 2024-03-13T00:51:53.616524+00:00

《河南日報》3月17日版樣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虎成 代娟 通訊員 崔靜 劉天慶2月21日,本報報導的一則消息《預計轉化收益上億元新鄉醫學院攻克一項生物製藥「卡脖子」難題》,連日來引起很多讀者的關注——打破國外技術封鎖、深受市場青睞的「無血清培養基」,是怎樣研發出來的?

《河南日報》3月17日版樣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虎成 代娟 通訊員 崔靜 劉天慶

2月21日,本報報導的一則消息《預計轉化收益上億元新鄉醫學院攻克一項生物製藥「卡脖子」難題》,連日來引起很多讀者的關注——打破國外技術封鎖、深受市場青睞的「無血清培養基」,是怎樣研發出來的?身價上億元的重大科技成果「高效表達細胞培養系統的構建」,是怎麼完成的?

3月14日,記者再次走進位於新鄉醫學院的河南省重組藥物蛋白表達系統國際聯合實驗室採訪,請王天雲團隊為讀者揭秘。

王天雲教授告訴記者,「無血清培養基」是生物藥物研發中的核心產品。要研製出重組蛋白藥物需要重組蛋白表達系統,而建立這一系統所需的核心原料就是無血清培養基。

「打個比方,無血清培養基在生物藥物中,相當於手機的晶片、農作物的種子。」王天雲不無遺憾地說,由於無血清培養基技術要求至高、至精,多年來高度依賴進口,該技術幾乎被美國等國家壟斷。

據了解,每一個培養基都有幾十種甚至上百種實驗配方;每一種配方涉及上百種成分,每一種成分都需要在「0<成分比例<100%」範圍內找到最合適的濃度,如此排列組合之後,工作量和勞動強度之大,令人卻步。同時這些成分配比都以微克計量,還需要進行二次溶解,一旦失之毫釐,試驗結果將謬以千里,對操作熟練度和精準度的要求之高,讓眾多科研機構望而生畏。

而另一方面,無血清培養基市場廣闊。目前國內培養基的日需求量就上萬升。由於完全依賴進口,無血清培養基「比茅台還貴」,每升高達七八千元。培養基成本過高直接導致我國生物醫藥研究成本居高不下,且隨時面臨被斷供「卡脖子」的風險。

「尤其是晶片爭端發生後,我們深刻認識到,必須把核心技術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席捲全球的科技大戰中才不會敗下陣來。」早在2002年,王天雲團隊便圍繞無血清培養基的複雜配方及核心技術開始攻關。

2016年年底,由王天雲主持的河南省重組藥物蛋白表達系統國際聯合實驗室獲批建設,成為國內唯一獨立開展高效表達細胞培養系統研發的團隊。

王天雲帶領團隊一遍遍查資料、做試驗、比對結果,確定100多種成分的最優占比,終於研發出系列實驗室常用培養基及適合工業化生產的無血清培養基,確定了無血清培養基製作技術的「母本」,獲得加拿大授權的國際發明專利。

今年2月15日簽約轉化的3個技術產品,便是王天雲團隊研發的系列CHO細胞、HEK293細胞、昆蟲細胞的高端無血清培養基。這三項產品,各項指標均已達到或高於目前國際同類產品。

「核心技術在手,不再受制於人。我們的產品投放市場後將使每升培養基價格從數千元降至數百元,從而會大大推動國內生物製藥領域的長足發展,進而促進更多生物藥物研發、降低藥物成本,讓更多人從中受惠。」王天雲篤定地說。

新鄉醫學院黨委書記、校長任文杰表示,「高效表達細胞培養系統構建」的轉化,是該校近年來注重構建從政策支持、人才外引內培、資金保障等方面全面打造創新體系促進創新成果轉化的成功體現。

【新聞1+1】

推動創新成果上「貨架」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虎成 代娟 通訊員 崔靜 劉天慶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強化科技創新對產業發展的支撐。持續開展產業強鏈補鏈行動,圍繞製造業重點產業鏈,集中優質資源合力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充分激發創新活力。

高校是科技創新的主陣地和生力軍。作為我省唯一獨立建制的西醫本科院校,近年來,新鄉醫學院堅持走創新驅動發展之路,重視加強校地合作、深化產教融合,在生物醫藥領域深鑽細研,先後獲建國家級學科創新引智基地等20餘個協同創新平台,產出一系列具有市場轉化前景的應用研究成果,為我省「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貢獻了智慧和力量。

新鄉醫學院實施人才強校工程,高度重視人才和團隊引進工作。前不久,該院新聘和續聘了法國科學院院士等8位學科領軍人才。同時,暢通校內人才成長通道,從促進人才個體發展到側重團隊「抱團」發展,注重培育具有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的優秀青年人才。目前該校科研創新能力和競爭實力較強的創新人才團隊達40個,高層次人才的聚集和帶動效應不斷增強。

讓「有為」者「有位」。樹立正確用人導向,堅持管理與業務兩條線,著力將管理能力強、學術業務水平高的人才選派到合適的崗位,幹部隊伍建設水平進一步提升。今年以來該校首次設置並聘任二級學院學術副院長,破格提拔4位「雙高」拔尖人才到專業技術崗位任職。

王天雲正在對學生進行科研指導。韋佳喜 攝

為確保科研團隊心無旁騖投身科研,新鄉醫學院對各個團隊給予加大課題經費、建設獨立實驗室等多方支持,定期邀請專家、企業家進校宣講,派師生外出參加培訓學習,申報建設成果轉化平台等,讓科研人員敢為、願為、會為。

該院還出台相關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管理辦法,將科技成果轉化收益的85%交由團隊管理使用,併兼顧各方權益。同時,該院還將科技成果轉化業績列入對各二級學院的績效考核指標,納入教師職稱評審系列。這些政策充分調動了科研人員及二級學院的創新積極性、主動性,打通科技創新「梗阻點」,有效促進了科技成果轉化,激發了創新活力。

「過去受評職稱、崗位晉升體制導向的影響,大部分科研人員的成果更多的是注重論文的數量。如今,學校注重構建立體創新體系,也重視成果轉化的導向日益凸顯,科研人員的凝聚力、幹勁兒更足了,必將推動更多創新成果上『貨架』。」新鄉醫學院校地合作辦公室、科技成果轉化服務中心主任姚朝陽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