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約安徽·向春而行 | 春遊琅琊,品古城之韻!

滁州文化旅遊 發佈 2024-03-13T15:56:30.817187+00:00

滁州雄峙皖東,襟江帶淮,自隋開皇三年設州至今已1400多年,有「金陵鎖鑰、江淮保障」「形兼吳楚、氣越淮揚」之譽。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長江文化、淮河文化、淮揚文化在這裡交融傳承,形成了滁州開創性、開放性和包容性兼備的文化特徵,孕育了滁州豐富多元而又有自身魅力的文化森林。

滁州雄峙皖東,襟江帶淮,自隋開皇三年設州至今已1400多年,有「金陵鎖鑰、江淮保障」「形兼吳楚、氣越淮揚」之譽。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長江文化、淮河文化、淮揚文化在這裡交融傳承,形成了滁州開創性、開放性和包容性兼備的文化特徵,孕育了滁州豐富多元而又有自身魅力的文化森林。而琅琊區作為滁州老城區所在地,歷來人文薈萃、底蘊深厚,廣大勞動人民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上創造了燦爛輝煌的歷史文明。

琅琊鳥瞰

陽春三月,春光明媚,真誠邀請您來滁州琅琊漫遊古城,感受古井老宅的厚重、歷史風華的底蘊,品一品隱藏在老城街巷中的煙火氣!

吳棠故居

吳棠故居東面臨街,西至金剛巷,北至鹽局巷,南至原人民電影院,是一個長方形的建築群。整個故居為徽派建築風格,坐北朝南,內設瞻豐堂、孝敬堂等展廳,共四進三院落,占地面積132.9平方米,建築面積960平方米。

吳棠故居大門

吳棠(1813-1876),字仲宣,今滁州明光市三界人,1835年中乙未恩科舉人。道光二十四年吳棠先後任南河知縣、碭山知縣,道光二十九年授桃源知縣,賞戴花翎。咸豐七年以知府留江蘇補用。咸豐十年授徐州知府,補淮徐道員升用,幫辦江北團練,賞加按察使銜。咸豐十一年任江寧布政使,署漕運總督,督辦江北糧台統轄江北鎮道以下文武各官。同治二年(1863),吳棠實授漕運總督署江蘇巡撫、兩廣總督、兩江總督。同治五年,調補閩浙總督,授欽差大臣。同治六年,調任四川總督。同治十年,兼署成都大將軍等職。光緒元年(1875)十二月,因病奏請開缺,光緒二年病逝於滁州。

吳棠雕像

吳棠服官三十餘年,歷封疆大吏十六年,是皖東清史上唯一的封疆大吏,安徽清史上屈指可數的名人。吳棠一生勤政為民,實心任事,尊師重教,清正廉明,具有較高的威望。

吳棠故居俯拍圖

2006年,吳棠故居被滁州市列為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為更好反映故居容貌,滁州市於2016年啟動吳棠故居的改造修繕工程,2019年12月完成故居修繕及布展,免費對外開放。

章益故居

章益故居坐北朝南,是一座四進院落,主要建築是第三進的小木樓,面闊5間20米,進深7米,兩廂樓面闊各一間2.6米、進深3.8米,為木結構小磚瓦框架式建築,具有清代晚期風格。

章益故居大門

章益(1901-1986),字友三,安徽滁州人,中國心理學家,專長教育心理學、心理學史。章益出生於書香世家,1915年考入上海聖約翰大學附中,1919年因參加「五四」愛國運動被學校開除,後轉入復旦大學,1922年畢業後留校任附中教員。1924年赴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州立大學攻讀教育學和心理學,獲碩士學位,修完博士課程。1927年返回復旦任教,主持創辦教育學系。歷任復旦大學教育系主任、教務長,安徽大學文學院院長,上海勞動大學教育系主任等職。1938年,任國民政府教育部總務司司長、中等教育司司長。1943年至1945年,任國立復旦大學校長。新中國成立後,章益繼續投身大學教育。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他調任山東師範學院任教授。

吳棠故居內景

章益一生以教育學與心理學的教學與研究著稱,在中國教育界及心理學研究方面有一定影響,出版有《心理學講話》《心理學的回顧與前瞻》《略論馮特創建心理學實驗室以來心理學的研究方法》等文獻。章益在文學方面也有較高造詣,曾翻譯莎士比亞的《亨利六世》、司各特的《中洛辛郡的心臟》等世界文學名著。

吳棠故居內景

2006年,章益故居被滁州市列為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為更好反映故居容貌,滁州市於2016年啟動章益故居的改造修繕工程,2019年1月完成故居修繕及布展,免費對外開放。

拱極門

滁州古城最北面的城門——拱極門,為3層建築,高26.91米,下設3個門洞,中孔高8.5米、寬7米,邊孔高7.5米、寬6米,整體呈現為明朝府城城牆規制。「拱極」一詞,既有拱衛北方之意,也有拱衛皇權之意。

拱極門

據康熙《滁州志》記載,滁州古城大規模建設始於唐代,唐武德三年(620)始築城垣,有子城、羅城,設城門2座,南門為「豐泰」,東門為「臨清」。宋初建隆二年(961),滁州擴大城池範圍,建有城門5座,南門為「濟江」,東門為「通淮」,北門為「望泗」,西門為「朝天」,西南角豐泰門改名為「豐樂」。元代至正十四年(1354),朱元璋率兵攻占滁州,大規模修築滁州城池,城門增至6座,東門為「化日」,小東門為「環漪」,西門為「永豐」,小西門為「觀德」,南門為「畿輔重鎮」,北門為「拱極」。清代,滁州城基本保持明代規制,南門改為「江準保障」。作為重要軍事防禦設施,6座城門之上皆建築城樓,平時派駐軍士駐守。

拱極門夜景

拱極門建成500多年時間裡,歷經數次戰亂與修繕,最終在清咸豐八年(1858)毀於太平天國運動戰火之中。2018年,滁州市政府為重現滁州古城風貌,在拱極門舊址向東移動約100米,橫跨南譙北路重修明代風格的拱極門,現已成為滁城「北大門」新地標。

遵陽街

遵陽街位於京滬鐵路線西側,其北為北湖、西接內城河、南臨南湖、東為清流河,是四水匯聚之處。街巷格局、空間結構、舊時民居等完整真實地反映了清末民初時期的城市傳統風貌和地方特色。這裡曾經是老滁城商業最繁華的地段之一,是繁華的經濟文化中心和工業發源地。

遵陽街俯拍圖

遵陽街的花燈

重新修繕完成的遵陽街,保留了80%以上原有民居,新建了孟公亭、瓮城、大東門等,修繕了下水關,重建了孟公橋、內城河兩岸景觀,恢復古時建築,傳承歷史文脈,重塑城市記憶,展現時代風貌。

遵陽街里的美術館

遵陽街里的音樂節

仿古建築古色古香,青石板路縱橫交錯,青磚黛瓦別致情韻,加上春花綠植的點綴,無不透溢古風神韻,把屬於滁城古城文化的老底子遵陽街,打造成了老城區的會客廳和歷史文化名城的新名片。

老城古井

民可三日無食,不可一日無水,水井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滁城歷來有「先井後宅」的說法。滁城地下水資源比較豐富,潛水層較淺,鑿井便利,而且地下水比地表水穩定、可靠、清潔,所以滁城居民的生活用水主要依靠水井汲水。滁州人對鑿井比較有講究,水井的位置大多選擇住宅或院內院外正門的左邊,左邊屬陽,叫作「陽水」,又叫「龍水」,家人飲龍水後便會人丁興旺、家運昌隆。滁城水井有方形井、圓形井、六角形井,也有八卦形井,水井大抵分為土井、瓦井、磚井、石井、磚(石)木混合井等。

滁城人生活起居離不開水井,時間一長便形成了當地特色的水井習俗,每逢農曆初一和十五,滁城居民便會祭拜井神,除夕夜會舉行封井儀式,家家戶戶會在封井的當天,將自家的水缸、盆、鍋盛滿水,以備除夕和初一、初二這三天的用水,這個習俗叫做「拜井神」,意思是感念井神一年來為人們供水的辛苦,於是在過年這幾天讓井神休息一下,這樣井神在新的一年會庇佑井水更甜、更純淨。

來源:琅琊文旅

主辦:滁州市文化和旅遊局

初審:賁方舟,覆審:劉永江,終審:張繼

點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