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去世,妻子整理遺物時翻出一封電報,揭開了華野的一樁紛爭

舊時樓臺月 發佈 2024-03-14T12:23:45.145902+00:00

1947年7月,華東野戰軍在進行分兵後,相繼進行了南麻、臨朐戰役,然而效果卻很不理想,雖然取得了殲敵1.8萬人的戰果,但華野自身也付出較為慘重的代價,傷亡2.1萬人。

1947年7月,華東野戰軍在進行分兵後,相繼進行了南麻、臨朐戰役,然而效果卻很不理想,雖然取得了殲敵1.8萬人的戰果,但華野自身也付出較為慘重的代價,傷亡2.1萬人。

兩次戰役失利後,華野內部產生了爭執,對於失利的原因產生了不同意見。粟裕也因此寫下了檢討,並分別上報了中央和華野總部,請求處分。粟裕為何會做出檢討,兩次戰役失利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華野分兵後,為牽制當面之敵,粟裕親率內線作戰的二縱、六縱、九縱對國民黨整編11師盤踞的南麻發起了進攻,同時命令七縱阻擊可能增援的敵人兩個整編師。

整編十一師不僅裝備精良,整體戰鬥力也很強,師長胡璉更是精明強悍。胡璉知道華野隨時都有可能進攻南麻,下令全師抓緊時間構築了工事,修築了兩千多個子母地堡,形成了堅固的防禦體系。

由於南麻守敵有所防備,戰鬥打的異常激烈,華野參戰部隊在經過一天激戰後,才掃除了敵人的外圍陣地。整編十一師不甘心被殲,出動幾十輛坦克,在飛機、榴彈炮的掩護和配合下,發起一輪又一輪的反撲。

正當戰事進入膠著狀態時,突然天降暴雨。瓢潑的暴雨不僅導致我軍進攻行動受阻,還使得大部分炸藥包受潮失效。此外,由於整編十一師自動武器較多,構成的交叉火力也給我軍造成了很大傷亡。

更危險的是,老蔣聽聞整編十一師被圍,急令附近的國民黨軍馳援南麻。一時間,國軍的四個整編師急速向南麻開來,大有將華野包圍之勢。

負責阻擊華野七縱無法抵擋敵人的猛烈進攻,陣地被突破。粟裕擔心被國軍反包圍,立刻下令全線撤退,南麻戰役以我軍失敗告終。

南麻戰役剛剛結束,國民黨整編第八師就突然搶占了臨朐,嚴重威脅到了華野後方。為了消除威脅,粟裕不得不命令剛剛經歷惡戰的二縱、六縱、九縱再度投入戰鬥,計劃將整八師一舉殲滅。

7月24日,參戰部隊按計劃向臨朐前進,但即將發起攻擊時,天氣突變,暴雨傾盆,部隊前進受阻,計劃參戰的重型火炮也無法抵達前線。沒有炮火支援的情況下,參戰部隊在血戰六天後,仍然未能攻入臨朐城,此時國民黨援軍正在向臨朐疾馳而來,粟裕不得已下令所有部隊退出戰鬥。

兩場戰鬥接連失利,華野參戰部隊傷亡慘重,士氣也降到了最低點,粟裕更是痛心疾首,他認為必須馬上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以利再戰。於是便連夜分析了失利的原因,從戰略和戰術兩方面進行了深刻剖析。

粟裕認為,兩次戰役之所以失利,與華野高層錯誤判斷了敵情,存在輕敵思想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主要原因在於戰略指揮方面的失誤。同時,進攻的戰術不當以及惡劣天氣的影響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粟裕的分析可以說非常客觀,並且他在戰後的總結會議上,也承認了自己在指揮部署方面的錯誤。然而,副政委譚震林卻對粟裕總結的失利原因明確表示反對。

譚震林認為兩次戰役失利的主要原因並不在於戰略層面,而是在指揮部署方面。為此,兩人進行了長時間的爭論,但依舊沒有結果。

粟裕無法說服譚震林,最終他選擇了獨自一人承擔責任,以個人名義向中央和華東局做出了檢討。譚震林得知此事後,認為粟裕是在賭氣,於是便立刻給粟裕寫了一封信,字裡行間多有指責,稱粟裕「缺乏遠見,指揮方面存在很大不足。」兩人由此發生了更大的分歧。

毛主席在收到粟裕的檢討電後,意識到華野內部可能出現了較大的分歧。他認為在這種形勢下,對於指揮員必須給予肯定而不能一味指責,因此毛主席在發給粟裕等人的電報中表示:區區兩次戰役沒有打好很正常,現在形勢還是好的,希望粟裕再接再厲。

毛主席的電報平息了華野內部的爭議,同時也肯定了粟裕的能力。粟裕臥薪嘗膽,重整旗鼓,在短短几個月後,便指揮華野取得了豫東戰役的重大勝利。

那封曾經的檢討電報,粟裕將它帶在了身邊,目的是時刻讓自己警醒。粟裕去世後,他的夫人楚青在整理他的遺物時,發現了這封電報,這才重新揭開了這段往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