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再出發,中國外交新一輪的重點在調和巴以問題

晨楓老苑 發佈 2024-03-15T01:02:51.700740+00:00

這一周,中東問題特使翟雋穿梭多地,先後同俄羅斯、以色列、聯合國、巴勒斯坦和歐盟等各方舉行會談,就相關問題和局勢交換意見。


我們為了亞洲有一個安居樂業的和平環境,當真是操碎心了。


這一周,中東問題特使翟雋穿梭多地,先後同俄羅斯、以色列、聯合國、巴勒斯坦和歐盟等各方舉行會談,就相關問題和局勢交換意見


這是暨推動沙特伊朗和解、開啟中東新局面之後,中國繼續推進中東問題全面政治解決歷史進程的最新努力。


我們為什麼不休息一下?這一輪工作的目的又是什麼呢?這個目的能不能達到?


這三個問題,我們一個一個來梳理。


第一個問題,為什麼不休息一下?


因為實在休息不了:


一個是局勢緊張,一個是時間窗口太小。


先說局勢。


本輪局勢升級從去年開始。去年十二月份,以色列號稱「史上最右翼」的新一屆政府組閣完成,隨後便全面展開各種激進行動,導致局勢急劇升溫,三個多月來已造成大量平民傷亡。


然後,在上月底雙方達成臨時共識、局面短暫平穩之後,這個月初衝突又陸續爆發了。



本來嘛,這次內塔尼亞胡捲土重來勢必大幹一番,是在普遍意料之中的,但關鍵的問題是:


這一輪的情況和前年那次有很大的不同,因為現在雙方陣營都完成整合了:


以色列這邊,內塔尼亞胡拉起由利庫德集團、宗教政黨沙斯黨和極右翼政黨宗教猶太復國主義者黨等6個政黨組成的聯合內閣,鷹牌色彩已經強到不行;


而巴勒斯坦這邊,內部14個政治派別也在去年十月份經阿爾及利亞協調簽署了《阿爾及爾宣言》和解協議,結束了超過十五年的分裂。


巴勒斯坦內部和解當然是好事,因為有利於獲得國際公認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巴解)穩定大局,為後續對以談判奠定基礎。


但是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我們就得想深一層了:


如果再次發生以色列動手在先的衝突,而巴方嚴格控制各派別武力報復的衝動並固守待援,那我們應如何處置?


再說得直白一點:


以前巴勒斯坦內部的哈馬斯等武裝派別沒簽署團結協議的時候,還可以對以色列還還手,國際社會的道義壓力還沒那麼大,現在如何這些派別在衝突中也能恪守政治解決底線,國際社會難道眼睜睜看著巴勒斯坦被吞掉嗎?


怎麼樣,這是不是一個很現實嚴肅的問題?


而援助的話,僅有經濟和人道主義援助是不夠的,因為以色列新政府這回的目標已經明說了要把之前非法建立的定居點合法化,直接就是奔著吞併巴勒斯坦而去的——



也是因為內塔行事如此激進,所以在1月26日以方突擊搜查傑寧難民營之後,巴勒斯坦權力機構才會宣布與以色列的安全協調「不復存在」。



所以,如果再次發生大規模衝突,國際社會不動用強力手段很可能無法阻止以色列鷹派暴走的。


好,然後新的問題就又來了:


強力手段需要聯合國安理會授權,萬一到時相關決議又被美國卡掉,怎麼辦?



顯然,到時就只剩一條路:


繞開聯合國對巴勒斯坦直接進行軍事援助。


那絕對是災難性的場面。


因為到時候各懷心思的某些國家勢必一擁而上,各自支援和自己有過聯繫的派別,這樣巴勒斯坦的團結趨勢就必然被扭轉,今後也必然陷入更長期的混亂。


如果到這一步,不僅巴方政治和解進程的努力會全部白費,地區國家甚至也很可能被拖回紛爭局面,使得地區和平穩定出現重大退步,進而打亂我們的整體部署。


這就是環環相扣的蝴蝶效應,我們如果沒有這種預見性,到時是不是就很被動?


所以,為了防患於未然,我們只能馬不停蹄,先把局勢穩住。


說完局勢,再來說時間窗口。


這個窗口,最多只有六個月。


這六個月是這樣來的:


二月份的時候,局勢已經一觸即發,於是聯合國安理會決定表決一份措辭嚴厲且帶有實際行動的決議,美國為了避免再次以1:14強行否決決議而被圍攻,只能施壓以色列必須儘快給局勢降溫,並央求約旦和埃及撮合談判。


然後,2月26日,巴以雙方在約旦南部城市亞喀巴舉行會談,同意為局勢降溫而努力,也就是我們剛開始提到的臨時共識。


這次會談以方給出的有效期是多少呢?


就是六個月。


它承諾4個月內不討論任何新的定居點建設、6個月內不給任何「非法」定居點授權。


是的,這就是目前美國所能從以色列拿到的最長期限的保證了。


六個月後怎麼辦呢?


美國政府至今也沒給出答案,而且六個月後就進入2024大選周期,老頭到時還剩多少精力,他下面的人誰也不敢保證。


因此,目前的時間窗口,在不發生意外事件的情況下,最多也就是六個月


當然,不發生意外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現在雙方都覺得上一輪自己吃虧了,憋著一肚子火,只需一個火苗就能重新引爆亂局。


就這種局面,大家說我們不抓緊能行嗎?


第二個問題,我們準備怎麼做?


答案還是我們兩年來一直在說的:


區域協調合作機制


用昨天例行記者會上的正式表述說就是:


「中國將一如既往展現大國擔當,維護正義,主持公道,支持中東國家通過對話協商,自主探索符合地區實際的熱點問題解決方案


是的,任何行之有效的機制,一定是區域國家集體協商、主導建立、共同負責的機制。


因為問題所在地區的國家都是直接的利益相關方和重要參與方,只有這樣才能保障機制在運作時決策更均衡、保障更有力、時效更持久


而我們本輪斡旋,就是為了支持地區國家建立這樣一個機制。


這才是負責任大國應該做的事情,而不是根據自己的利益拉偏架、寫空頭支票、矇混過日子。


那麼,這樣一個機制能不能建立起來呢?


難,但還是有可能的,因為從戰略上講目前有三個有利趨勢:


一、中東地區發展轉型和大國和解;


二、美國在中東執行戰略收縮;


三、中國努力推進共同體進程;


在實現中東整合的問題上,這三個趨勢的方向本質上是一致的。


這就為地區國家建立多邊合作平台創造了歷史性的契機。


而從戰術上,現在也有有利的變化。


這個變化就是美國已經陷入進退兩難的被動境地,迫切需要一個解套方案


它是什麼進退兩難呢?


就是既難以放棄對以色列的支持,又無法接受內塔尼亞胡政府既定的吞併計劃,因此現在它只能採取臨時性的措施先固定住局面,然後走一步看一步。


二月份的臨時協議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籤出來的。


進退兩難,就意味著一定會產生矛盾。


我們要善於利用這種矛盾。


在講如何利用矛盾之前,我們要專門來講講矛盾的格局,因為這個層面不少同志受一些流傳甚廣的觀點影響,存在比較大的誤區。


大家以前應該看過有些文章在灌輸【猶太人控制美國政府,所以美國政府必須服務於以色列】的觀點,對吧?


這種其實屬於作者自己對問題都一知半解,乾脆就用一些似是而非或人云亦云的觀點來忽悠讀者。


事實上,美國猶太人在美以利益孰輕孰重的問題上分得十分清楚,美以利益一致時可以照顧以色列利益,美以利益不一致時絕對是優先考慮美國和自身利益。



同樣的道理,美國歷屆政府(當然,懂王這位反建制總統是特殊案例)在對以色列和對以色列政府的問題上也分得很清楚,其對以色列的支持是一貫的,但對以色列具體某一屆政府就不一定了。


這個月初發生的事情,就能集中體現上面這兩個現實。


事情是這樣的:


上個月底,一群以色列定居點居民衝進約旦河西岸巴勒斯坦人聚居地胡瓦拉,大肆燒毀汽車和民居,受到國際社會譴責。



然後,3月1日,以色列財政部長、宗教猶太復國主義者黨主席斯莫特里赫立刻站出來公開支持上述野蠻行為,並宣稱「以色列就應該徹底摧毀胡瓦拉」。


消息一出,直接震驚世界,全球輿論一片譁然。


隨後美國國務院立刻發表聲明抨擊這一言論,並強烈敦促內塔尼亞胡出面「公開和明確地」否定上述言論。



再然後,美國國內100多名猶太社團領袖簽署聯合聲明,堅決反對斯莫特里赫赴美參加投資會議,並公開呼籲拜登政府「採取前所未有的舉措,並應拒絕向此人發放美國簽證」。

「斯莫特里赫長期以來一直輸出絕大多數美國猶太人所憎惡的觀點,從反阿拉伯種族主義到惡毒的恐同症,再到全力鼓吹猶太人至上。在這份清單中,我們現在可以加上他對基於種族傳統對無辜者實施暴力的支持」。

——猶太社團聯合聲明


內塔可能不在乎得罪美國政府,但如果得罪美國猶太人,後果可能就很嚴重了,所以最後他不得不出來批評斯莫特里赫,並要求後者收回相關言論。


在批評聲明中,內塔也含蓄表達了對上述團體的不滿,他說:


「令人遺憾的是,國際社會中的一些人迅速譴責以色列,但從未對巴勒斯坦進行必要的譴責」。


如果按照【猶太人控制美國政府服務以色列】的觀點,那美國政府應該是不敢批評以色列官員才對,而美國猶太社團就更不應該要求美國政府批評「為民族利益而衝鋒陷陣」的「祖國」民選官員了,至於內塔,當然也不會指責這群「安插在美國的實際操控者」,對不對?


然而事實就是恰好完全相反。


可見這個觀點似是而非,不能成立。


事實上,美國政府批評以色列官員極端言論,是因為這種想法不符合美國戰略收縮時保持中東利益格局穩定的需求,任由其擴散必然干擾甚至破壞美國的總體計劃;



而美國猶太人反對則是因為這種暴力行為和種族滅絕言論會惡化猶太族群在美國的社會環境,令他們雪上加霜,所以必須站出來表態。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只有美國才能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這個道理美國猶太人還是懂的,所以根本不存在犧牲美國去填以色列政府的坑的可能性。


再講遠一點,前年巴以衝突時我們在《上兵伐謀:巴以衝突背後的中美較量》中指出以色列發動衝突是為了迫使美國留在中東,並判斷事後美國必然想辦法拿下內塔,不久之後布林肯果然親赴以色列促成倒內政黨聯盟,一舉結束了內塔的長期執政。


《大漠獨狼:以色列擴張背後的故事》

| 2021.06.05


如果套用【猶太人操縱美國服務以色列】的觀點,那這個現象根本無法得到合理解釋,甚至連內塔拒絕拜登調停、以軍炮轟美聯社大樓等行為都無法理解,當然也就更談不上對衝突走勢有準確判斷了。


同樣的道理,在今年這輪衝突開始的時候,這些解讀者就沿用老一套說是「美國煽風、以色列點火」,等到美以雙方開始互相指責時又解釋成「它們在唱雙簧」,直到最後以色列直接打臉美國了,實在無法自圓其說,乾脆轉而嘲笑起「美國拱火果然失敗」。


這中間的轉變不但沒有邏輯和事實支撐,甚至連給讀者一個心理準備都沒有,看得大家一頭霧水。


講真,每次看到這種文章,我都會想起老郭的話:



當然,上面這句是開個玩笑,每個人都有發表自己觀點的自由,我們珍視這種自由。


我們只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儘可能用事實說明問題,來讓大家對世界的複雜性有一個相對準確的認識。


在美以問題上,這個相對準確的認識應該是:


一、美國向來把自己的利益和以色列的利益劃分得很清晰,以色列也是如此,雙方從來沒有把自己的利益綁定在對方身上。


二、在維護中東利益格局方面,美國和以色列有共同目標,但在具體的巴勒斯坦問題上,雙方的分歧一直很深。


三、說美國猶太人操縱美國服務以色列,只能說是既不了解猶太人,也不了解美國,更不了解國際政治。


這就是我們這個章節要專門宕開一筆來說清楚的矛盾的格局。


那麼,應如何運用美以在巴勒斯坦問題上的矛盾實現保衛和平、守護正義呢?


主要有三個方法:


第一,充分發揮聯合國和安理會的政治主導作用,迫使美國就反對單邊行為和暴力行動作出明確表態;


這個我們前年就運用過,先後通過安理會五輪表決迫使美國親自下場收拾爛攤子,現在依然適用。(《上兵伐謀》)


第二,充分發揮地區國家政治力量,建立和強化巴勒斯坦經濟和人道主義援助平台,迫使美國加入此類集體保障機制;


我們講過,中東是全球戰略要地,也是美國當初真正推翻英國、登上全球霸主的標誌性地區,因此美國在這裡的逐步收縮,必須以穩定、有序為前提,否則將對美國的全球聲譽乃至利益造成重創。


現在巴勒斯坦問題就是最好的試金石,美國如果不加入,或加入後三心二意,則其所鼓吹的「世紀和解」就只能提前破產,想必這個成本美國是掂量過的。


第三,與包括美國在內的國際社會通力合作,通過外交努力倡導政治協商和和平解決,加強各種建設性對話和溝通。


這也是為什麼特使要訪問俄羅斯和歐盟的原因,現在亞歐大陸已經承受不起一場新的大規模動盪,亞歐國家在這點上立場是一致的,因此可以通過歐盟等各方力量約束美國,促使其明白這個問題必須正面對待,不能一走了之。


相信通過這些工作,美國要想再跑,也是很困難的。


當然,它如果實在想跑,我們還會有其他方法。


坦率地講,這次其實也是美國儘快擺脫這個長期失血點的最佳歷史時機。


希望拜登政府能為美國承擔起這個歷史責任,勇敢面對。


嗯,加油,嘿嘿嘿。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