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真正的第一猛將,斬殺13個梁山好漢,刀法更勝武松

加巴有布黃藥師 發佈 2024-03-15T03:02:13.581662+00:00

提起水滸英雄,誰的武藝高強,一直是人們討論的話題,然而大多數人會認為,是馬上林沖、馬下武松、大刀關勝等響噹噹的英雄人物,卻很少提到另外一位高手中的高手。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引言

提起水滸英雄,誰的武藝高強,一直是人們討論的話題,然而大多數人會認為,是馬上林沖、馬下武松、大刀關勝等響噹噹的英雄人物,卻很少提到另外一位高手中的高手。

他親率大軍正面迎戰宋江,曾一口氣斬殺五位梁山好漢,是梁山軍征戰四方遇到的最強對手。

那麼,他是誰呢?他就是方臘手下的第一猛將,方臘政權開國四大元帥之一,號稱「南離大將軍」石寶。

一、杭州鏖戰,大顯神威

自宋江率領梁山眾英雄接受招安,歸順朝廷以後,皇帝宋徽宗便使出借刀殺人之計,命令他帶領梁山兄弟加入朝廷大軍,征討王慶、田虎和方臘等叛軍。

由於王慶、田虎實力較弱,梁山好漢不費吹灰之力,將其剿滅殆盡。然而,當大軍攻打方臘時,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了。

當時,方臘太子方天定鎮守杭州城,石寶就是他麾下的守將大將。看見城上竟是些無名小輩,宋江根本沒有將他們放在眼裡。石寶見狀,打開城門,率領一隊人馬衝殺而來。

這時,人送外號「急先鋒」的索超,在沒有得到任何命令的情況下,縱馬而出,想要一展雄風。與石寶大戰幾個來回後,石寶佯裝敗走,性急的索超不假思索地從後面狂追,不料,石寶的流星錘呼嘯而至,將其打落馬下。

站在宋江旁邊的火眼狻猊鄧飛,見大事不妙,便躍馬前去營救索超。說時遲那時快,還沒來得及與石寶交手,鄧飛就被寒光凜冽的披風刀斬成兩段。直到連損兩名好漢,宋江才如夢初醒,鳴金收兵,回到帳下商量對策。

老謀深算的吳用,捋了捋不太長的鬍鬚說到:「石寶身手不凡,硬拼不行,只能智取。」性如烈火的黑旋風李逵,才不管什麼智取的道理,掄起兩板斧帶領弟兄就要去為索超、鄧飛報仇。

在宋江的呵斥下,軍帳暫時安靜下來。李逵帶領副手「喪門神」鮑旭等人,按照吳用的精囊妙計,將石寶引出了城門。混戰群毆之際,李逵一斧頭砍斷了馬腿,石寶應聲而落。

掉落在地的石寶,且戰且退,一把披風刀花式玩法,猶如無人之境,安全退到了城內。

這時,不知輕重的鮑旭,緊跟其後也衝進了杭州城。不料,被躲在城門背後的石寶一刀結果了他。後來,在烏龍嶺上,「鐵笛仙」馬麟和「錦毛虎」燕順也是被石寶刀劈捶打,領了盒飯的。

那麼,石寶是什麼來歷,為何如此厲害?

二、審時度勢,有勇有謀

石寶,福州人,自出道以來,一直跟隨方臘南征北戰,是方臘政權的開國元勛。

其實,不是所有的草根都只會種地,沒有知識,並不代表沒有文化和能力。石寶就是這樣一位知識不多,但武藝高強,「披風刀」和「流星錘」玩得出神入化,且有勇有謀的草根英雄。

大軍到達杭州之前,方臘降將段凱就曾向宋江介紹過石寶,說他不但武功了得,而且智慧過人。只不過被勝利沖昏了頭的宋江,沒有把它當回事。

前幾天,當花和尚魯智深與鄧元覺打得正歡時,石寶站在城樓上若有所思。

看來梁山英雄戰力值爆棚,而且士氣旺盛,只能巧用計謀,發揮主場優勢。第一次與大刀關勝單挑時,石寶戰了二十多個回合,就詐敗逃走,準備用流星錘解決關勝。

不料,久經沙場的關勝識破了他的妙計,就是不追趕。一計不成又生一計,石寶返回城內設下陷阱,只等梁山好漢送人頭來。果然不出所料,宋江為了儘快拿下杭州城,便派出「地雄星」郝思文和「天佑星」徐寧進城探聽虛實。

結果郝思文活捉被剮,死得悽慘無比,徐寧身中劇毒,不久一命嗚呼。

「浪裏白條」張順不信邪,從水路進去,結果被漁網粘住,活活射成了馬蜂窩。作為一名猛將,石寶的心思細膩到這種程度,可謂智慧相當不一般。

被吳用設計引出城來時,石寶再次引誘關勝,雖然關勝保持了戰略定力,但是石寶也明白了張良計。還順便結果了「赤發鬼」劉唐和鮑旭,讓吳用「賠了夫人又折兵」。

後來,石寶在外無援兵和宋江的車輪站下,兵敗不得不退守烏龍嶺。烏龍嶺身後是懸崖峭壁,很少有人會注意。可是當「兩頭蛇」解珍和「雙尾蠍」解寶攀登至半山腰時,石寶士兵突然殺出,兄弟二人慘死。

綜上所述,石寶的謀略之高,眾觀梁山好漢中,無人能出其左右。那麼,活著的梁山好漢又會如何對付他呢?

三、多番輪戰,逃出生天

大刀關勝,在梁山108個好漢中,論戰力,除盧俊義以外,絕對是一等一的高手,是梁山五虎將之首。然而,第一次與石寶對戰時,僅僅二十來個回合,關勝就被打得有點心虛了。

能夠引起關勝的戒心,石寶的武功也是十分厲害的。但是,隨著梁山好漢不斷折損在他的手裡,宋大哥紅了眼,一起出生入死的弟兄們更是火冒三丈,誓死誅殺石寶,報仇雪恨。

於是,在宋江的帶領下,不斷派出好漢輪番進攻,石寶大軍終究難以抵擋,不得不退出杭州城,與鄧元覺合兵一處,堅守烏龍嶺,等待救援。

在烏龍嶺上,石寶不像其他敗兵之將,慌裡慌張,尋找逃生之策,而是與弟兄們一起挖壕溝、準備圓木滾石,利用地理優勢設置陷阱,積極備戰。還在閒暇時練兵,整頓軍紀,鼓舞士氣。

損兵折將的宋江,心裡十分惱怒,便帶著浩浩蕩蕩的大軍窮追不捨,一路追到山下。當看見烏龍嶺上彩旗飄揚,軍容嚴正時,宋江深知石寶的厲害,不敢輕舉妄動,只得安營紮寨,暫時休整兵馬,在軍帳里和軍師吳用商議對策。

正在一籌莫展之際,謝珍解寶二人毛遂自薦、挺身而出,願主動化妝成獵戶,從後山懸崖峭壁處,開通一條上山之路。不料,正中石寶陷阱,射成了篩子。

烏龍嶺久攻不下,宋江心急如焚。在吳用的建議下,他帶走大軍主力攻打睦州,準備從烏龍嶺側翼來個兩面夾攻,只留下燕順和馬麟抵擋石寶。殊不知,石寶趁宋江撤軍之際,衝出寨門,結果了兩位好漢。


拿下睦州以後,報仇心切的梁山英雄,兵分兩路進攻烏龍嶺。在勢單力薄,又無外援的情況下,石寶還是憑藉地理優勢,又砸死了兩位好漢呂方和郭盛

但是雙拳難敵四手,宋江大軍已經攻上了烏龍嶺。石寶只得帶著老弱殘兵殺開一條血路,剛好突出重圍,只見前面橫刀立馬的正是大刀關勝,擋住了去路。

那麼,石寶的結局會如何呢?

四、大勢已去,拔刀自刎

方臘派去救援石寶的兩支隊伍,還沒有反應過來,在半路就被宋江大軍結果了。

大家都是一起造反的兄弟,目的都是為了混口飯吃。現在卻被荒淫無道的朝廷利用,兩敗俱傷,不知當時的宋江心裡是個什麼滋味?

宋徽宗這個皇帝,不僅喜歡古玩書畫,還喜歡江南的奇花怪石。於是,下屬投其所好,以他的個人喜好為藉口,大肆徵調老百姓,將花石綱運往汴京。其中,還夾雜著朝廷達官顯貴的私事,讓老百姓苦不堪言。

服苦役也就算了,還要老百姓自己出錢運,超期還要接受慘無人道的處罰,斷了老百姓的活路。加上江南大旱的光景,餓殍遍野。於是,方臘揭竿而起,百姓當然樂意加入,石寶式的草根英雄應運而生。

方臘起義軍勢如破竹,很快占領了浙江全部、以及安徽、江蘇、江西等部分地區,起義軍人數達到了幾十萬人。其實,梁山英雄好漢上山的背景,也和方臘差不多,論出生,他們都是一路人。

他們之間互相殘殺,是朝廷最想見到的事情,只不過宋江一心想要光宗耀祖,洗掉身上的罵名,從而引起的兄弟相殘。後來的宋江,看見兄弟們死的死,走的走,幡然醒悟,也來不及了。

話不多說,言歸正傳。

當石寶帶領不多的兄弟突出重圍以後,原以為可以逃出生天,笑傲江湖。不料,大刀關勝擋住了去路,周圍的伏兵也在磨刀霍霍,只等一聲令下,便能將他們殺個片甲不留。

石寶也沒有再跑了,勒馬而立,抬頭看看天上的星星,想想一直不見蹤影的援兵,自知大勢已去。投降不是自己的風格,最好的結局是戰死沙場,馬革裹屍。但是如果被活捉,凌遲也算是輕得了。

畢竟欠債還錢,殺人償命,天經地義,何況是結果了那麼多梁山好漢的性命。算了,多想無益,石寶丟掉流星錘,拔出披風刀,自刎而死。

一代猛將,就此落幕。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兄弟相殘,有時候不是利益所致,而是角度不同。但是站在民生的立場來看,和平安定才是正途。

正所謂時勢造英雄,不論是梁山好漢,還是石寶有勇有謀,他們不畏強權,替天行道的善良之舉,都值得後人尊敬和反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