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北京能做到,華盛頓為什麼不行

環球網 發佈 2024-03-15T07:56:13.066945+00:00

美國《外交政策》雜誌3月14日文章,原題:沙特與伊朗緩和關係為美國敲響警鐘 副題:這個和平計劃非同小可——中國牽線搭橋並非偶然沙伊關係緩和——中國起到推動作用,並不像尼克森1972年訪華、薩達特1977年訪問耶路撒冷那樣重要。

來源:環球時報

美國《外交政策》雜誌3月14日文章,原題:沙特與伊朗緩和關係為美國敲響警鐘 副題:這個和平計劃非同小可——中國牽線搭橋並非偶然沙伊關係緩和——中國起到推動作用,並不像尼克森1972年訪華、(時任埃及總統)薩達特1977年訪問耶路撒冷那樣重要。但這是個相當大的事件。最重要的是,它給拜登政府和美國其他外交政策機構敲響警鐘,因為這暴露了長期以來削弱美國中東政策的自我設限的障礙,還凸顯中國如何努力將自己展現為世界和平力量——而這是美國近年來基本放棄的做法。

中國是如何做到的?降低利雅得與德黑蘭之間緊張的努力已進行了一段時間,中國可以介入並幫助雙方達成協議,是因為中國經濟崛起賦予其在中東地區的更大作用。更重要的是,中國可在伊沙之間進行調解,因為中國與該地區大多數國家都有密切事務性關係。中國與埃及、以色列、海灣國家、敘利亞等各方都有外交和商貿關係。一個大國能夠最大限度發揮影響力的關鍵是:你明確表示,若其他國家願意與你合作,你就願意與他們合作。而你與其他國家的聯繫也提醒他們,你還有別的選擇。

相比之下,美國與中東一些國家有「特殊關係」,而與其他國家完全沒往來。結果是,那些代理國認為美國的支持理所當然;同時,美國孤立和顛覆伊朗的努力大多徒勞,這令華盛頓基本上沒能力影響伊朗的看法、行動或外交軌跡。這一政策可能是當代美國外交作繭自縛的最鮮明例子。華盛頓在推動該地區的和平或正義方面表現得無能為力,從而為北京留下廣闊空間。

沙伊協議也凸顯美中競爭的一個重要方面:華盛頓或北京會被其他國家視為未來世界秩序的最佳指南嗎?美國人習慣於認為大多數國家會跟隨我們的領導,即使他們對我們的所作所為有所保留。中國則樂於將自己塑造為和平與穩定的推動者。大多數國家都想要和平,不希望外人插手自己的事務,指手畫腳。過去30多年來,美國一再宣稱,其他國家政府應接受一套自由主義原則並加入美國主導的各種機構。簡言之,美國對世界秩序的定義本質上是修正主義。美國使用各種工具推進這個目標,並使用軍力加速進程。但結果並不好:代價高昂的占領,失敗國家,新恐怖主義運動以及人道主義災難……中國則採取不同做法。自1979年以來中國沒打過一場真正的戰爭,且一再表明對尊重(別國)主權和不干涉的承諾。不難想像,世界各地的威權國家更願意認可中國的做法,而不是美國全副武裝的道德說教。(作者史蒂芬·沃特,喬恆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