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評分8.6,周奇墨、顏怡顏悅打卡的「一對一」劇場「火」了

上觀新聞 發佈 2024-03-15T11:24:53.682991+00:00

在上海文化廣場音樂劇中心駐演十餘天,比利時先鋒實驗劇團Ontroerend Goed「一對一」治癒劇場《一個人的遊戲》《一個人的微笑》中文版已吸引近千名觀眾。「一對一」劇場帶來近乎「奢侈」的戲劇體驗:一次僅開放一名觀眾入場,在30分鐘內,被若干名演員帶領著,進行一場與自我的對話。

在上海文化廣場音樂劇中心駐演十餘天,比利時先鋒實驗劇團Ontroerend Goed「一對一」治癒劇場《一個人的遊戲》《一個人的微笑》中文版已吸引近千名觀眾。「一對一」劇場帶來近乎「奢侈」的戲劇體驗:一次僅開放一名觀眾入場,在30分鐘內,被若干名演員帶領著,進行一場與自我的對話。許多人專程從北京、深圳、長沙、西安、重慶來上海「打卡」。有人因此推遲了旅行計劃,有人給母親買票作為生日禮物。

《一個人的遊戲》在豆瓣上獲得8.6的高分。社交平台上,越來越多人接力「不劇透打卡挑戰」。脫口秀演員周奇墨和顏怡、顏悅都來了。顏怡、顏悅在微博上留言:「第一次感受到人有這麼多器官,真實可感的東西又浮現了出來。」法國主廚戴廣坦說:「當30分鐘的戲劇結束時,體驗還沒停止,感覺是一場360度的冥想。」目前,兩部戲的演出計劃已排到6月。

新空間催生新體驗

「一對一」戲劇帶來不一樣的「玩法」

《一個人的遊戲》《一個人的微笑》駐演的空間,是上海文化廣場音樂劇中心的兩個排練廳。在這個由1500平方米普通辦公空間改造成的複合空間裡,除了創排空間,還有共享辦公室、錄音棚、資料室、採訪室等。它就像音樂劇人的「家」。

為了改造這個空間,上海文化廣場總經理張潔請來建築師、好處CEO何勇。何勇面前,擺著兩個難題:其一,上海各式各樣的小型演藝新空間正在蓬勃發展,上海文化廣場坐擁一個有1949座的大劇場,卻缺少靈活的小型演出空間,難以演出小劇場音樂劇和多元戲劇。其二,缺少一個可以讓音樂劇人交流互動的空間,把人才匯聚在一起,以空間的集聚催生創意的集聚。

‍‍何勇在侷促的空間中,魔法般地開闢出一個可容納200人的小劇場。未來,這裡將成為小型‍‍音樂劇和多元戲劇駐演的場所。上海文化廣場副總經理費元洪說:「小空間,卻有大作用。我們可以在這裡『以時間換空間』,產生持續的影響力。‍‍」

新空間催生了新體驗。《一個人的微笑》的觀眾要戴著眼罩,坐在輪椅上,被推進一間房間,直到25分鐘後才能摘下眼罩。演出前,一些觀眾感到興奮,一些觀眾有點害怕。可是當體驗結束時,許多人流下了眼淚。製作人翁世卉說:「這部戲沒法看,只能感受。當你的視覺被剝奪,雙手被束縛,你對自己在這個空間中遇到的一切會充滿想像力。可是當眼罩摘下來的一剎那,你會發現,它和你的想像差別特別大。那是一種非常奇妙的體驗,你真正經歷過才知道。」

兩部作品,費元洪已分別體驗過兩次,每次都有不同的觸動。「我們的生活中可能有盔甲。在『一對一』劇場,可以卸下盔甲。我建議觀眾體驗的時候卸下盔甲,袒露內心柔軟的一面,在這裡獲得一些治癒。」

小空間也有大作用

這是一個匯聚人才和創意的活力街區

除了小劇場,還需要什麼空間?何勇並沒有把重點放在奪人眼目的視覺設計上,而是在改造前先對新興文化產業進行了深度調研和訪談,試圖了解演藝行業新的生態,在此基礎上設計空間的布局和功能。

何勇思考的是,如何讓這些空間被真正地利用起來,並成為完整的體系。「我希望能用生態的思維來設計這些空間,讓它更好地承載新型表演形式,同時把藝術從業者匯聚在一起。好的空間設計,能讓人與人相遇,得到高效的連接和互動,這才是空間的本質和最大價值。」

由於文化廣場是一個下沉建築,地下空間閉塞、潮濕,讓人感到壓抑。設計師使用了許多人造天光,‍‍讓場所更加明亮,‍‍也運用了不少綠色元素,增加戶外感。石子地面讓這裡更像步行街或廣場。

「我覺得,在一個真正有藝術氛圍的城市,最有活力的地方是街頭。街頭‍‍有一種生命力,在這裡藝術可以以各種方式呈現,用各種角度跟普通人聯繫在一起。我希望‍‍上海文化廣場音樂劇中心就像一個廣場,一個街區,創作者在這裡感到很放鬆,藝術在這裡無處不在。」何勇說。

上海文化廣場音樂劇中心的落地,給了上海音樂學院教授、「華語原創音樂劇孵化計劃」評審陶辛無限的想像和期待。在他看來,音樂劇這件舶來品在中國的發展有幾個里程碑事件,其中包括:上世紀80年代前線歌舞團的《芳草心》,成為中國原創音樂劇的雛形;2002年,上海大劇院引進音樂劇《悲慘世界》,這是中國引進的第一部西方經典音樂劇;2011年,上海文化廣場開幕,這是中國首個專業音樂劇劇場。

上海文化廣場音樂劇中心的誕生,在陶辛心目中同樣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華語原創音樂劇孵化計劃』會在這裡催生更多新劇目,而音樂劇創作者表演者們,可以在這裡的放映室、資料室、咖啡廳裡頭腦風暴,碰撞出思維的火花。還有音樂劇的研究者們,可以在這裡為音樂劇觀眾畫像,做市場、產業方面的深入研究。它不僅僅是硬體,更構建起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幫助年輕的音樂劇人實現夢想。」

欄目主編:施晨露 文字編輯:施晨露

圖片來源:董天曄 攝

來源:作者:吳桐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