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故事:「掃地僧」智斗盜匪

時拾史事 發佈 2024-03-15T16:25:40.705156+00:00

系列:清代志怪小說趣味故事。話說無錫城中有所當鋪,其後院是座占地十餘畝的空曠大園子。一日,有位扛著一根枝枝節節、細細長長的竹竿的彪形大漢到訪。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作者:謙虛公

系列:清代志怪小說趣味故事

故事正文

話說無錫城中有所當鋪,其後院是座占地十餘畝的空曠大園子。一日,有位扛著一根枝枝節節、細細長長的竹竿的彪形大漢到訪。原來他是想將竹竿寄存在當鋪,改日再來取回。

到了傍晚時分,當鋪將近打烊,負責保潔衛生的趙二(原文作趙乙)拿著掃帚、簸箕來到後院準備開始一天的工作。他無意間瞥見立在院牆角落的竹竿,即徑直跑去前堂找到掌柜,打聽來龍去脈。

經掌柜一通解釋,趙二聞言沉默無語,只是「唉!」深深地嘆了口氣。掌柜見苗頭不對,一把拽住他:「欸,老趙,咱倆相識多年,你有什麼話,別藏著掖著,但講無妨呀。」

趙二拱一拱手:「在下年少時,曾混跡江湖,因此對於那些打家劫舍的勾當亦略知一二。這竹竿約莫是賊人的信物,留下來給同夥作暗號標記用的。竹竿有多少節,這個犯罪團伙就有多少人。竹竿倚在院牆的西側,恐怕他們是打算從這個方向潛伏進來,咱們不可不防呀。」「哈!?」掌柜的嚇得驚叫一聲:「這麼大的事兒,我得趕緊稟告老闆呀。」

老闆召集鋪內的夥計嘰嘰喳喳商量一番,眾人都覺得趙二深藏不露、不同尋常。老闆遂猛拍大腿:「老趙哇,既然你曉得竹竿就是作案的暗號,那肯定也能識破賊人。倘若你幫我度過難關,那日後必有重謝!」

誰知趙二連連擺手,無論如何也不答應摻和此事。經全當鋪上上下下苦口婆心、好說歹說,最終才勉強點頭應允。趙二取來竹竿摸摸、數數:「統共是三十三節,看來這伙匪徒人多勢眾、來者不善,咱們只能智取,不可力敵。」「那,老趙你倒是說說該咋辦呀?」大夥心急火燎地追問到。

趙二沉吟半晌,繼而捋捋鬍鬚,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微笑著說:「諸君勿慮,在下自有妙計。」接著他便開始「排兵布陣」起來:先是叫人上集市買來數百斤的黃豆,並將其灑滿後院,展開攤平成三十多公分厚(原文作一尺)的一層;又採購了三十來只大水缸,放在牆根備用。

如此布置完畢後的某夜,正值月黑風高、草木皆驚。趙二叫來鋪內的夥計們,交代到:「諸位,在下掐指一算,賊人上門就在今夜,待我將其盡數殲滅。爾等要是有膽兒大的,也可以『作壁上觀』,瞧瞧熱鬧。」

可老闆卻擔心趙二勢單力薄、寡不敵眾,因此特意又自掏腰包請來了一百來個毛頭小伙,操著各式傢伙來給趙二加勢助威。趙二連連搖頭:「哎呀,不必不必!你們莽撞無能,都沒有實戰經驗,留在這裡只會打亂我的部署,純屬添麻煩的累贅,且散了吧、散了吧!」

打發走了眾人,趙二便叫當鋪上上下下吹熄了火燭、燈籠等一悉照明之物。他自己則懷揣利刀一把,蹲在牆角伺機待發。

不久,靠在牆邊的那根長竹竿發出了悉悉索索的響動。一黑衣壯漢順著竹竿提溜而下(竹竿原來是作案用的攀爬工具啊)。結果他踩在圓滾滾、硬邦邦的黃豆上,因重心不穩、腳底打滑,一個趔趄向前撲倒。

趙二瞅準時機,抽刀一揮。電光火石之間,那壯漢已然人頭落地、身首異處。趙二將屍體塞進牆根排列的大缸里後,繼續貓著靜候下一位「中獎者」。

就這樣五次三番、往復循環,趙二很快就剁了十來個飛賊。院外的匪徒尋思著那麼多人翻身入牆後都默不作聲、毫無動靜,恐怕是著了道,遂派出一員謹慎精細的得力幹將,躍上牆頭朝內窺伺。

他聚氣凝神,瞅了半晌,又輕輕拍了幾下巴掌,在得不到院內任何回應的情況下,他篤定今夜的行動失敗,於是壓低嗓音喊了起來:「風緊、扯呼。」餘黨聽到招呼,瞬作鳥獸散去。

直至東方破曉、金雞啼鳴,趙二喊小伙子們過來給殺掉的賊人收屍,一人一缸,經最後清點,一共是十六缸。他命人將水缸抬到城外的荒山野嶺,挖坑深埋,算是藏屍滅跡。

經此一番穩如老狗的操作,解除了後顧之憂,當鋪老闆大喜過望,設宴款待眾人,並從此將趙二奉為上賓,再也不敢叫他干提著掃帚簸箕打掃院落的保潔工作了。不過老闆偶爾也會惴惴不安,擔心那些賊人殺回馬槍,打擊報復,但好在那伙匪徒再也不曾冒頭,儼如黃鶴一去不復返了。

故事出處

上面這則故事原題《趙乙》,出自清代「道咸同時期」(道光、咸豐、同治)安徽桐城文人許奉恩所著的文言志怪筆記小說集《里乘》。

該作品成書於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含小說190篇。是一部以勸懲為意旨,兼有《聊齋志異》與《《閱微草堂筆記》優點之佳作。書中官場科場、民俗民風、家庭鄰里、男女戀情、僧尼武俠、神鬼精怪,均有涉及。作者用其廣博的見聞,圓熟的筆法,批判貪官污吏的卑鄙醜態,揭露佛門敗類的齷齪行徑歌頌下層婦女的高尚品質,宣揚勞動階級的豪爽俠義等等。其構思巧妙、情節生動,成功描繪出一幅清末社會百態圖。

《里乘》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與人民的精神需求,並具有一定的藝術感染力,對於廣大文學愛好者來說,具有積極的參考與借鑑意義。

結語

故事原文的結尾,按照志怪筆記小說的習慣,作者也加入了自己對上述故事的點評:「混跡在底層工作的奇人,要不是遇到有事,則終身名聲不顯、默默無聞;碰上鬧盜賊,才讓趙乙有了發揮空間!唉,滾滾紅塵、大千世界之中其實不乏英雄豪傑,可惜那些肉眼凡胎分辨不出,導致與其失之交臂,埋沒了人才,不禁叫人扼腕嘆息呀!」

文中的趙乙平日工作就是個不起眼的保潔員,但偏偏是他這樣令眾人意想不到的「真•掃地僧」最終幫助當鋪老闆化解了一場超乎尋常的劫難(遇上入室行竊的飛賊)---畢竟鋪上其他夥計誰都沒在道上混過,全無和黑社會打交道的經驗,統統束手無策,不知如何替老闆排憂解難。

作者便是想通過這則故事向世人揭示:正所謂「人不可貌相」,世俗眼中干粗活累活的「下賤人」中亦不乏身懷絕技之輩。往往在放下有色眼鏡的偏見後,在社會底層的人群里也能發掘到可以真正幫助自己面對困難,解除煩惱之人。

圖片來源於網絡

END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