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被曝正測試生成式人工智慧,前工程師稱Siri「沒前途」

澎湃新聞 發佈 2024-03-16T17:46:43.534914+00:00

在微軟、谷歌紛紛加碼人工智慧之際,蘋果也試圖追上步伐,防止掉隊。當地3月15日,《紐約時報》報導稱,蘋果公司正在測試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希望這些技術有朝一日可以用於蘋果的虛擬助手Siri上,儘管Siri的設計方式存在一些根本性的問題。

在微軟、谷歌紛紛加碼人工智慧之際,蘋果也試圖追上步伐,防止掉隊。

當地3月15日,《紐約時報》報導稱,蘋果公司正在測試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希望這些技術有朝一日可以用於蘋果的虛擬助手Siri上,儘管Siri的設計方式存在一些根本性的問題。

報導稱,在2月舉行的蘋果年度人工智慧峰會上,員工們了解了蘋果的大型語言模型和其他人工智慧工具。蘋果工程師,包括「Siri」團隊的成員,「每周」都在測試語言生成概念,以應對ChatGPT等聊天機器人的崛起。

此前,彭博社記者馬克·古爾曼(Mark Gurman)透露,在人工智慧峰會上,蘋果討論了機器學習相關問題以及公司內部的人工智慧進展。蘋果的人工智慧負責人表示,「機器學習的速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快,我們的人才正走在最前沿。」儘管蘋果高管做出了這樣的評價,但古爾曼仍然認為,這場峰會沒有為消費者帶來任何可能「改變遊戲規則」的事情。

《紐約時報》指出,這些下一代人工智慧技術凸顯了「Siri」、「Alexa」(亞馬遜語音助手)和其他語音助手如何在人工智慧競賽中浪費了他們的領先地位。尤其是Siri,要實現有意義的改進,還面臨著多重障礙。蘋果公司前工程師約翰·伯基曾參與過Siri項目,並於2014年負責對其進行改進。他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解釋說,這款語音助手是建立在「需要數周時間才能更新基本功能的笨拙代碼上」。

Siri發布於2011年,即便經過數次改進,相比眼下「全能」的ChatGPT和微軟Bing,Siri早已褪下當初的光環,功能雞肋,甚至淪為脫口秀中的段子。

據了解,Siri本質上是命令-控制系統,「笨重的設計」使得工程師們很難添加新的功能。例如,「Siri」的資料庫包含了近24種語言的大量短語列表,使之成為「一個大雪球」。如果有人想在Siri的資料庫中添加一個詞,伯基補充說,「它會被放在一大堆里。」

這意味著像向集中添加新短語,這樣簡單更新都需要重建整個Siri資料庫,這可能需要長達六周的時間。添加更複雜的功能,比如新的搜索工具,可能需要一整年的時間。博基認為,「Siri」不可能成為像ChatGPT那樣的「創意助手」。

就在3月14日,OpenAI推出了「深度學習的最新里程碑」GPT-4。據介紹,這是一款大型多模態模型,與ChatGPT所用的模型GPT-3.5相比,它的文本處理量擴大至2.5萬個單詞,還增加了圖片處理功能。OpenAI介紹,GPT-4在專業和學術方面表現出近似於人類的水平。例如,它在模擬律師考試中的得分能夠排進前10%左右,相比之下,GPT-3.5的得分只能排在倒數10%左右。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