屢敗屢戰被瘋狂吐槽 東野圭吾改編熱為何不退潮

北青網 發佈 2024-03-16T21:07:50.887469+00:00

懸疑作家東野圭吾的小說《迴廊亭殺人事件》(又譯名《長長的迴廊》)目前已經被改編成國產電影、電視劇以及舞台劇,但就劇版和正在上映的影版《迴廊亭》來看,作品口碑不高,被觀眾瘋狂吐槽。

懸疑作家東野圭吾的小說《迴廊亭殺人事件》(又譯名《長長的迴廊》)目前已經被改編成國產電影、電視劇以及舞台劇,但就劇版和正在上映的影版《迴廊亭》來看,作品口碑不高,被觀眾瘋狂吐槽。近年來,國產影視劇和舞台劇改編東野圭吾的熱潮一直不退,《解憂雜貨店》《嫌疑人X的獻身》《白夜行》《綁架遊戲》等小說也都是改編重點,卻很難出現口碑大爆、票房大爆的作品。

記者 師文靜

從小說熱到改編熱

任素汐、劉敏濤主演的《迴廊亭》上映6天票房9800萬元,相對於此前東野圭吾小說改編的電影《嫌疑人X的獻身》4.01億元票房、《解憂雜貨店》1.5億元票房,《迴廊亭》表現平平。令不少影迷困惑的是,這種抓不住原著精華和氣質、難以本土化落地的影視改編,依舊一波又一波熱潮不退。

2007年,日本作家東野圭吾的小說開始引進後,颳起一股推理小說旋風。東野圭吾的小說到底有多流行?2016年度全國圖書零售市場調查報告顯示,全國小說類暢銷書前十位中,東野圭吾占據三個席位,《解憂雜貨店》位居榜首,《白夜行》《嫌疑人X的獻身》緊隨其後。《解憂雜貨店》《白夜行》也穩坐網絡銷量前十。東野圭吾僅2016年在中國就拿到了2200多萬元版稅。《解憂雜貨店》2014年在國內出版後,僅用了4年時間,銷售量就超1000萬冊。據統計,截至2022年,新經典一家出版公司引進的五十多部東野圭吾小說,銷量合計超過2300萬冊。這個銷售量,在國內文學市場是絕對的「頂流」。通過讀者數據可以看出,東野圭吾小說的常年流行,讓推理小說走近了普通讀者尤其是30歲左右的女性讀者。

為何東野圭吾的懸疑小說成為暢銷作品?一是日本推理小說在亞洲文學領域特色鮮明、成就突出,松本清張、橫溝正史、島田庄司、東野圭吾、道尾秀介等作家,促成社會派推理、本格派推理、恐怖推理、法庭派推理等各分支寫作日益成熟,能給讀者提供各類風格的作品;二是東野圭吾懸疑推理小說剛引進時,彌補了國產流行推理小說的缺失和空白,助推懸疑推理小說閱讀從小眾化逐漸走向大眾化。

也正是因其擁有大量的讀者群,影視圈才看中了東野圭吾小說IP的商業價值。在其中文版小說暢銷了10年後的2017年,《嫌疑人X的獻身》《解憂雜貨店》被改編成電影上映。至今,東野圭吾的大量小說改編權已被買下,是國內影視圈搶手的IP。目前已與觀眾見面的影視作品有電影《嫌疑人X的獻身》《解憂雜貨店》《迴廊亭》以及劇集《十日遊戲》《迴廊亭》等,舞台劇包括《迴廊亭殺人事件》《白夜行》《黎明之街》《新參者》《虛無的十字架》《放學後》等,還有不少作品正在改編中。

懸疑本土化難度大

與東野圭吾巨大的暢銷文學成就相比,其小說的落地影視化改編大多口碑不足,IP知名度難以轉化成票房和口碑。東野圭吾的很多推理小說側重於挖掘人性深淵,日式風格濃郁,想要改編得精彩很考驗功力,而且改編需要淡化其中的人性黑暗和殘酷指數,有的改編幾乎是推翻重寫式改編,這對於原著粉來說是費力不討好,必然遭遇口碑上的吐槽。

「人性深淵」「人性黑暗」等大尺度人倫敘事元素,是東野圭吾小說的特色,但在本土大眾化影視改編過程中是一種障礙。《迴廊亭殺人事件》是東野圭吾以女性復仇視角展開的故事,原著悽美決絕的女性心理歷程、消失的人變身復仇女王回歸等故事元素,是當下女性題材影視比較新鮮的創作元素,有劇版、影版面世也就不足為奇。但劇版、影版都對故事進行了大幅度改編,拉回到本土影視創作風格特色中,以適應本土觀眾。改編首先要做的就是削弱原著殘酷的人性之惡,弱化小說中富豪私生子毫無人性的作惡、殺人、放火等兇殺線,且要改變全員惡人的人物設定,找到女性題材表達的正面主題。電影版《迴廊亭》改編了兇殺線,也就相應地改編了懸疑推理線,顛覆了女主角復仇的心理動機,動機弱、新人設的漏洞都很明顯。而劇版《迴廊亭》是懸疑推理劇、商戰劇、職場劇、甜寵劇的大亂燉,被稱為四不像魔改之作。

目前東野圭吾小說改編的影視作品中,網劇《十日遊戲》的口碑相對更高,編劇對小說人物、劇情都做了大量的擴充,多視角、多線劇情並行,而且懸念的鋪陳、推理元素的釋放更加高能。藉助東野圭吾對「綁架遊戲」情節的巧妙設定,鋪排出一個多線交叉的好故事。

《齊魯晚報》2023年03月16日A08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