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樹流膠病輕則削弱樹勢、重則枯枝死樹,果農應該如何綜合防治?

農技小揹簍 發佈 2024-03-17T02:45:30.171765+00:00

對於果樹來說:樹齡太大了或者樹勢太弱了,那麼果樹就更容易出現生長不良、抗病蟲害能力變差的問題,樹皮太薄了,那麼果樹在遇到惡劣天氣、修剪過重、強光積水、施肥不當或病蟲害等情況時也就更容易出現大量難癒合的損傷口。

對於果樹來說:樹齡太大了或者樹勢太弱了,那麼果樹就更容易出現生長不良、抗病蟲害能力變差的問題,樹皮太薄了,那麼果樹在遇到惡劣天氣(如冰雹、霜凍、高溫多雨、低溫凍害等)、修剪過重、強光積水、施肥不當或病蟲害等情況時也就更容易出現大量難癒合的損傷口。上述這幾種情況,都非常容易導致果樹上發生一種很常見很難治又容易枯枝死樹的病害——果樹流膠病。

果樹流膠病,不僅在樹齡老、樹勢弱、樹皮薄的果園果樹上經常發生,而且在果園管理粗放、果樹長勢不良、果園積水積澇、果園土壤酸性大、果園病蟲害、修剪過重、掛果量太多以及越冬低溫凍害的果樹上經常發生。

對於發生流膠病的果樹來說,樹體莖稈枝條上不斷流出的粘稠膠液,在本質上是果樹體內吸收積累儲備的營養汁液不斷流失減少的過程,一旦果樹上發生了較多較重的流膠病而沒能及時去救護防治或者對流膠病樹直接不管不問,那麼輕則會造成果樹在不斷流膠過程中逐步削弱樹勢而影響生長枝葉和開花結果,重則會造成果樹體內汁液過度流失消耗虧空而逐步造成果樹枯枝死樹的嚴重後果。

一般來說,果樹流膠病在北方的桃樹、櫻桃樹、杏樹、蘋果樹、梨樹和南方的柑橘樹、梅子樹、李子樹等常見果樹上發生的比較多,尤其是那些樹齡衰老、樹勢衰弱、修剪過重、蟲害傷口多、越冬發生低溫凍害的果樹,從春季3-4月份天氣變暖後就會開始大量發病流膠,如果不及時救治傷口、復壯樹勢,樹體枝幹上的流膠現象會從春季一直持續到秋季9-10月份天氣變冷後才會逐步停止,等到下一年春季時再次依次反覆循環流膠,直到整株果樹由壯變弱、由弱至死。

每年春季天氣變暖雨水增多後,果樹上的流膠病便會迎來持續流膠的發病高峰期,如果大家不抓住春季果樹流膠前儘早防治,那麼病樹流膠不僅會嚴重影響正常生長枝葉和正常開花結果,而且病樹的流膠問題會從春季一直流到秋季,進而對果樹帶去更大的危害,嚴重時會造成果樹逐步衰弱枯死。

為了幫助果農有效預防和綜合治理果樹上的流膠病問題,今天農技小背簍就給大家全面說一說果樹流膠病的發病原因、發病症狀、發病規律、發病前防病與發病後治病等方面的知識內容,以供廣大果農參考借鑑。

一、關於果樹流膠病的發病症狀與發病危害

(一)發病症狀

果樹流膠病的發病症狀其實很好判斷,大家可以從發病前期、中期、發病後期兩個方面去診斷。

果樹流膠病在發病初期時,果樹的主幹、分枝、分杈以及樹體損傷口等發病部位的樹皮上會膨脹凸起且樹皮會變成褐色,同時發病部位會不斷分泌出少量柔軟透明的黏稠樹膠(樹膠沒幹就像小孩吃的果凍,變干後會變成褐色的硬膠塊)。

果樹流膠病在發病中期時,果樹的主幹、分枝、分杈以及樹體損傷口等發病部位的樹皮凸起大多會出現開裂、龜裂的現象,同時發病部位所分泌的樹膠量會越來越多(樹膠會堆積大大小不等、從透明-黃褐-黑褐色不同的樹膠團),如果果樹上的流膠病發病部位比較多,會致使整棵果樹枝幹上到處流膠、樹上地下到處都是粘稠的樹膠。

果樹流膠病在發病後期時,果樹的主幹、分枝、分杈以及樹體損傷口等發病部位的樹皮會全部裂開、枝幹會逐步變黑腐爛,果樹的樹勢會隨著樹體內營養汁液的大量外流而變得十分虛弱,當流膠部位環繞發病枝條一圈時則整個病枝會逐步黃葉枯死,當流膠部位環繞發病主幹一圈時則整棵病樹會逐步虛弱死亡。

(二)發病危害

因為果樹流膠所流出來的粘稠膠狀物主要是樹體內吸收積累的養分,同時果樹體內的水肥養分等營養物質是通過樹皮實現由下到上運輸、由上向下回流的,當果樹的主幹、枝條上大量發生流膠病皮層破裂壞死腐爛時,就會導致果樹因為樹體內營養物質大量外溢流失、樹體內養分無法正常上下傳導運輸,進而造成果樹地上莖葉缺少養分而不能正常生長或黃枯脫落,樹上花果因為缺少養分而不能正常開花結果或者大量落花落果,造成果樹地下根系因為外部養分吸收負擔加重且根系得不到樹體上部回流的養分而逐步衰弱甚至枯死,由此帶來根系不能正常存活、枝葉不能正常生長、花果不能正常發育的弱樹枯枝甚至枯根死樹的最終後果。

二、關於果樹流膠病的發病時間、發病部位、發病原因、發病規律

果樹的流膠病是兩種不同流膠病的一個統稱,因為果樹上的流膠病包括由病菌(主要是真菌)侵染所誘發的侵染性流膠病和由果園果樹管理不當所誘發的生理性流膠病兩種。雖然這兩種情況都是流膠病,但二者在發病時間、發病部位、發病原因、防治方法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要分析流膠病的發病原因和發病規律,大家首先要弄清楚這兩種流膠病的區別和不同,才能有針對性性的去分類防治好果樹流膠病

(一)果樹侵染性流膠病

①果樹侵染性流膠病主要是由病菌侵染樹體所造成的(樹膠中帶病菌具有反覆傳染性),發病的高峰期主要集中在春季3-6月份和秋季8-10月份(果樹春稍和秋稍生長高峰期前的這段時間時最佳防治期),因為果樹病菌侵染性流膠病的發病期與果園果樹上病菌繁殖擴散侵染期保持一致(氣溫達到15度左右時就會開始發病流膠),而春季4-6和秋季8-10月適宜的溫濕度非常適合各類病菌害蟲爆發,一般春季4-6月份、天氣溫度25度左右、空氣濕度85%以上時果樹發病最嚴重。

果樹侵染性流膠病主要是由病菌侵染了樹體傷口而造成的,比如說果樹修剪後的傷口、病蟲害危害留下的傷口、凍害/風雨/冰雹/霜凍/日灼等造成傷口、新栽果樹時造成的傷口(包括栽種過深)、果樹嫁接不當或嫁接口長期不癒合、等,這些果樹枝幹上的傷口就是誘發果樹侵染性流膠病的主要原因。

③果樹侵染性流膠病主要危害果樹的主幹、大枝、枝杈、新枝和幼果,其中果樹上2年內的新枝嫩稍最容易發生侵染性流膠病),一般是果樹的枝幹在上一年就被病菌通過傷口侵染了(病菌侵入果樹後當年不會發病流膠),病菌在樹體內越冬後到下一年春季天氣變暖變濕後就開始繁殖擴散而導致果樹發病流膠,而且這種病菌侵染性流膠病在20-30度、濕度85-90%的溫暖潮濕環境裡(陰雨潮濕天氣)發病速度特別快、流膠情況特別重。

(二)果樹生理性流膠病

①果樹生理性流膠病主要是有果園和果樹管理不當所造成的(發病情況與樹勢優良強弱有密切性關係,樹膠中不帶病菌沒有傳染性),發病高峰期可以從每年春季3-4月份天氣變暖後一直持續到秋季10月天氣變冷前,因為從春季變暖到秋季變冷之間的這段時間內,正是果樹株體新陳代謝最活躍、樹體內營養汁液上下流動最旺盛的生長期,所以病樹在這段時間內會一直持續流膠發病。

②果樹生理性流膠病主要一般在樹勢比較差、樹齡比較老弱的上發生的比較多(可以簡單理解為長勢不好的果樹容易發生此種流膠病),其病害發生的主要原因有是果園長期積水、土壤酸化板結重或鹽鹼性過大、水肥使用不當、果樹過重修剪、果樹生長不良、樹勢老弱差、果樹開花結果太多、蟲害危害(特別是果樹上的蛀蟲)以及高溫乾旱、低溫凍害、樹體日灼等,大家可以簡單把導致果樹生理性流膠病的原因簡單歸結為天氣、土壤、管理、蟲害、機械損傷等(不是病菌的原因)。

③果樹生理性流膠病的發病部位一般集中在果樹的主幹、主枝、大枝、枝杈、新枝、幼果上(前四個是果樹生理性流膠病最容易發生的部位,發病嚴重時新枝和果實上也會發病流膠)。

(三)果樹流膠病重點總結:

①果樹流膠病一般在春季溫暖潮濕多雨的環境下和樹體內汁液流動旺盛期時發病流膠情況最嚴重(4-6月發病最重,特別是遇到久旱大雨時發病十分嚴重),在老樹、弱樹、病樹、帶傷樹上發病最嚴重,同時春季也是防治果樹流膠病的最佳關鍵期,這一點大家一定要注意在春季早防重治果樹流膠病。

②侵染性果樹流膠病,在樹體傷口比較多的果樹上、新栽幼樹上和1-2年新生枝條上發生的比較多,春季和秋季是兩個集中發病流膠期,果樹流出的樹膠可以繼續帶菌傳染病害;而生理性果樹流膠病,在樹勢弱差、樹齡老衰的果樹上和主幹、大枝上發生的比較多,從春季到秋季可以持續流膠發病,雖然果樹上流出的樹膠不帶菌不具有傳染性,但有生理流膠病的果樹往往還好被病菌侵染傷口而發生病菌侵染性果樹流膠病。

三、關於果樹流膠病的預防與治理

果樹發生流膠病後,不僅會導致樹勢越來越弱、造成果樹不能正常抽稍長葉和開花結果,而且嚴重時還會造成枝稍黃枯、整棵樹死亡。所以呢,種植果樹(特別是以桃樹為代表的樹皮薄、傷流重、容易發生流膠病的果樹)一定要加強流膠病的防治。

對於果樹流膠病的防治,大家不僅要注意早預重治,而且還要從全面加強果園果樹各項管理入手,以此培養健壯抗病的樹勢,以此降低包括流膠病在內的各類果樹病害的發生。

下面農技小背簍給大家綜合說一下果樹流膠病的防治管理措施:

(一)選好園地。避免在土壤黏重板結或酸鹼性過大、地勢低洼積水的土地上栽種果樹,儘量選擇土壤通透比較好的山坡低或者砂質土壤進行栽樹建園。

(二)選好品種。對於容易發生果樹流膠病的種植區,農技小背簍建議大家儘量去栽種那些樹皮比較厚硬的果樹類型和果樹品種(皮厚的果實不容易破裂流膠),這樣能夠大幅減少果樹流膠病的發生率。如果是需要嫁接的果樹,應當選擇與原來果樹(砧木)親和力好的接穗品種進行嫁接(比如說桃樹嫁接使用山桃、野毛桃等就比使用杏樹嫁接更抗流膠病),這樣可以促進嫁接口快速癒合恢復、避免嫁外部病菌趁機侵染嫁接口而發生流膠病。

(三)降低濕度。高溫多雨、積水積澇的環境非常容易誘發果樹發生流膠病,所以,大家在果樹生長過程中(特別是春秋兩季流膠病發病高峰期),應當在滿足果樹需水要求的前提下,儘量減少澆水量和澆水次數,並且要加強雨後排水散濕管理、保持果園適當乾燥,以此有效預防和大幅減少果樹流膠病的發生。注意,雨季到來前提前挖好果園排水溝。

(四)傷口殺菌。在果樹流膠病和春秋病害發病高峰期時,在不論是新栽種的幼樹,還是剛修剪晚的成樹,只要果樹上出現了較多的傷口,都要及時使用殺菌劑噴塗進行隔離保護,尤其在冬季果樹落葉後到春季果樹萌芽前修剪後,大家一定要及時使用石硫合劑等殺菌劑進行全園噴打消毒殺菌清園,樹體主幹和大枝可以使用塗白劑進行塗刷保護(防病蟲害、防凍害、防日灼)。

(五)滅殺害蟲。果樹上的害蟲(特別是天牛、椿象、介殼蟲、蚜蟲、蝽象、吉丁蟲等蛀食枝幹的害蟲)是造成果樹大量發生損傷、大量發生流膠病的主要原因,農技小背簍提醒大家在平時果樹管理上一定要加強檢查和重點防治。

(六)合理施肥。在每年果樹施秋肥(底肥)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儘量多增施一些優質有機肥、生物源有機肥(大化肥根據樹齡、樹勢和結果量靈活適量搭配使用,可以適量增施磷鉀肥但不可盲目過量使用氮肥),在果樹生長期內追肥的時候,一定要儘量增施一些微生物菌肥或菌劑(2-3個月用一次或一年用3-4次),以此改善土壤團粒結構、提高土壤疏鬆通透性、調節平衡土壤酸鹼性、增加土壤有益微生物菌群數量、保護果樹根部健康提高水肥吸收能力,進而培育健壯樹勢、提高果樹抗寒抗旱和抗病蟲害能力(樹勢長勢好、樹勢健壯則不容易發生各類病蟲害)。

(七)改良土壤。改良土壤主要是通過使用有機肥和菌肥提高土壤通透性,土壤黏重的果園可以採取園土摻沙的方式改良,土壤酸性大的果園可以使用撒施生石灰(每畝100-150公斤左右)或使用鹼性肥料來降低酸性,土壤鹽鹼性大的果園可以結合冬灌進行大水漫灌沖施洗鹽或者採取秋季施底肥全園深翻耕或者使用酸性肥料來降低鹽鹼度。

(八)科學修剪。果樹的冬剪主要在果樹落葉後休眠到早春樹體汁液流動萌芽前,這段時間果樹新陳代謝慢、樹體汁液流動慢,此時修剪後所造成的傷流少,但果樹修剪時一定要適量又適度,千萬不可盲目過重修剪、過量修剪(分批分次逐年逐次進行)。除此之外,果樹修剪時要避免在高溫高濕天氣進行(果樹夏剪要注意輕剪),果樹修剪後一定要全園噴打殺菌劑,同時果樹上比較大的剪鋸口要一定要塗抹藥劑保護。對於已經發生流膠病的果樹,果樹冬剪時一定要把流膠的枝條修剪掉,以防次年春季再向果樹其他健康枝條或果園其他果樹進行傳染。

(九)疏花疏果。在果樹開花結果期時,要根據品種、樹齡、樹勢以及果園水肥供應能力儘早且合理的進行疏花疏果與適量留花留果,一定不能單純為了多開花結果而過多留花留果,盲目過量留花留果會造成果樹結果量太大、樹體養分消耗過重而嚴重削弱樹勢,等到樹勢變弱變差了、抗病抗蟲抗逆能力也就變弱了,如此以來,虛弱樹在遇到不良環境時也就更容易發生流膠病(樹弱則多病)。

(十)保護果樹。在多大風的果樹區,建議在果園周邊種植放風護林帶,以此減少大風所造成的果樹枝幹損傷;在多高溫乾旱天氣或經常發生日灼的果樹區,建議通過地面撒蓋秸稈稻草、覆蓋地膜或種植綠肥的方式,以此穩定土壤水分、保護根系、避免高溫日灼損傷枝幹;在冬季多低溫凍害的果樹區,建議在秋末初冬和早春分別對果樹的主幹和大枝等部位進行塗白防護或稻草捆束防護,以此滅殺病菌害蟲、保溫防寒、預防凍傷流膠。

(十一)合理用藥。在平時的果樹種植管理上,千萬不要過度頻繁或過量使用多效唑等控旺劑,也不要過度使用草甘膦等除草劑,否則前者容易造成果樹早衰虛弱、後者容易損失果樹傷根虛弱,這樣會加重果樹流膠病的發生。

(十二)藥物防治。對於沒有發病的果樹,可以在春季果樹萌芽前、3月底前到4月初、秋季7-9月摘果後、冬季果樹落葉後分別全園噴打一次殺菌劑(根據季節靈活選用石硫合劑、百菌清、甲托、戊唑醇、霜脲錳鋅、噻菌銅、氟矽唑、過氧乙酸、異菌脲、甲基硫菌靈、咪鮮胺、春雷黴素、松脂酸銅、苯醚甲環唑、代森錳鋅等,春秋兩季發病高峰期每隔10-15天噴打1次,連續噴打2次),以此保護樹體、殺菌防病。

對於已經發病的果樹,應該在冬前果樹休眠期或早春果樹萌芽前結合清園,對果樹枝幹上的病害腐爛部位進行徹底清刮(小枝發病直接剪掉),清刮範圍要大於發病部位,然後使用石硫合劑、潰腐靈、五氯酚鈉等對病害部位進行均勻塗抹保護(建議塗抹兩次、7天塗抹1次,發病輕的可以連續噴藥2次、7天噴藥1次)。

好了,關於果樹流膠病的防治內容,今天農技小背簍給大家先講這麼多吧!不知道你還有哪些比較好的防治方法,大家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點擊上方「關注」農技小背簍 了解更多實用的農技知識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