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醒吧,沒有了這一眼萬年的「性感」,拯救香港電影就是自我欺騙

皮皮電影 發佈 2024-03-17T05:16:37.609051+00:00

近一年的香港電影,真算得上是「一半海水,一半火焰」。先是古天樂的《明日戰記》刷新港產片本土票房紀錄,隨後黃子華的《毒舌律師》又把這個紀錄,拔高到1億港幣以上。

近一年的香港電影,真算得上是「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先是古天樂的《明日戰記》刷新港產片本土票房紀錄,隨後黃子華的《毒舌律師》又把這個紀錄,拔高到1億港幣以上。

這中間,黃子華的《飯戲攻心》,也在香港本土口碑票房雙豐收。

但來到內地,就完全變成了另外一回事。

《飯戲攻心》特意改名為《還是覺得你最好》,最終僅收穫1.07億票房。

而《明日戰記》提前香港本土20天,卻口碑不佳,票房雖有6.79億,但背後卻是古天樂的一把辛酸淚。

《毒舌律師》來到內地上映半個月,票房僅1.45億。

投資高達2億港幣的《風再起時》上映1個月,票房才4900萬;

另一部網絡犯罪題材動作片《斷網》,三影帝打底,上映8天票房也只有5841萬。

但另一邊,是內地院線的全面復甦。

春節檔兩部電影《流浪地球2》和《滿江紅》合共拿下近85億票房;即使口碑一般的好萊塢大片《阿凡達:水之道》,上映至今也有接近17億的票房。

開年3部港片皆不給力,不由得讓人再次發出疑問:

「為什麼一到了內地,這些港片就不行了?」

想要三言兩語回答這個問題不難,所有人都能隨便列舉個12345,也能說得有模有樣。

但若是要講清楚,講通透了,講出道理來,就不太容易。

皮哥今天就嘗試從歷史的角度,來給大家分析一下,看看港片到了內地「水土不服」到底是什麼原因。

01、

現在之所以會有人發出「港片到內地怎麼就不行了?」這樣的感嘆,原因就在於,我們都知道,也都經歷過「港片很行」的年代。

那是在上世紀80到90年代,許許多多的港產片雖沒在內地上映,還是通過「水路」讓我們看到,香港電影文化也因此得以傳播。

特別是進入90年代後,隨著香港電影市場的繁榮。

周星馳、周潤發的喜劇片,成龍、洪金寶的時裝動作片,李連杰的武俠片,林正英的殭屍片,四大天王的偶像片等一股腦全湧入內地。

不僅極大地豐富了我們的文化生活,也深刻影響了70後、80後和90後一代人。

在那個年代,我們內地電影公司拍攝條件還十分艱苦,就連拍攝用的底片都要省著用。

拍出來的電影除了時長有限制之外,講故事的能力也有待提高。

因此香港電影對於內地電影來說,可謂降維打擊,由於那時候市場沒有開放,內地院線有一段時間非常不景氣。

咱們看電影的,也不清楚當時的港片怎麼就那麼好看,故事內容怎麼就那麼生動,表現手法怎麼就那麼賞心悅目。

其實香港電影發展到80、90年代,能有那麼繁榮,也是靠著前面30多年的積累和沉澱,靠著電影人的認真摸索和埋頭苦幹。

皮哥在以前的文章中也提到過,50年代上海灘的一大批電影人才湧入香港定居。

這些人是香港電影業的奠基人。

當時就出現了「國語四大公司」邵氏、電懋、長城、鳳凰,和「粵語四大公司」華僑、中聯、新聯、光藝,電影市場也很快達到空前的繁榮。

進入60年代後,人才濟濟的邵氏逐漸在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市場的龍頭。

除了古裝故事片之外,也嘗試拍風月片、武俠片、恐怖片等,題材十分廣泛。

李翰祥、何夢華、胡金銓、楚原、張徹這些導演,都是這個時期的代表人物。

假如你有興趣發掘一些60年代到70年代的電影,就會發現其中有很多富有文化價值的精品。

雖然節奏比較慢,但故事非常有趣,充滿文化底蘊,由此也能看出老一輩電影人的文化水平特別高,拍出來的那些電影也很耐看,這些都是香港電影的文化根基。

到了70年代末,以許鞍華、徐克、余允抗、嚴浩、方育平為代表的年輕電影人留學歸來。

這些人為香港電影注入了新的血液。

論文化底蘊,徐克、許鞍華也許都不如李翰祥、胡金銓那麼高。

但他們掌握的歐美工業電影的拍攝手法和創作理念,是那些前輩們所不具備的。

因此,我們看到80年代的港片製作水平比較之前提高了一個層次。

特別是在新藝城的《英雄本色》推出之後,港產片走上了工業化的道路,也徹底打開了東南亞廣闊的市場。

也正是在這一時期,老一代掌門人邵氏電影逐漸掉隊,最終在1985年宣布停產,並賣出了旗下的電影院線。

講到這裡,大家留意兩個關鍵詞:「文化底蘊」和「工業化」,這兩項是港產片制勝的法寶。

以1992年嘉禾與內地北影廠的合拍片《黃飛鴻之三:獅王爭霸》為例,這是當時為數不多能夠引進並在內地院線上映的港片。

皮哥以前也詳細分析過,這部電影的故事結構分家國、江湖和愛情三條線並行發展、相互影響,最後匯聚於一場賽獅大會。

片中既有黃飛鴻與鬼腳七、趙天霸的江湖恩怨;又有國人對於外來工業和文化的接納和對國家前途的思考;還描繪了一段對傳統禮教頗具反抗意義的愛情。

而這些故事還有一個「外包裝」,就是我們的國粹舞獅文化。

《獅王爭霸》足版也就132分鐘,卻涵蓋了上面這麼多東西,其內容豐富、劇本紮實、文化內涵極高,因此能夠突破文化差異這層壁壘,讓我們內地觀眾也同樣喜歡。

而90年代的港片,像《獅王爭霸》這樣優秀的作品不在少數,這也是我們鍾愛舊港片的原因。

02、

然而到了90年代末,隨著電影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大批歐美電影湧入東南亞市場。

在投資成本更大,製作更加精良的好萊塢大片面前,本就起步晚、市場小、成本低、格局小的港產片,很快就顯出劣勢,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敗下陣來。

港片的潰敗是全方位的。

一方面由於失去市場競爭力,投資商也變得謹慎,特別是來自台灣片商的投資縮水,導致電影的製作變得艱難。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預算少,服化道各方面都要節省,製作也就沒那麼講究,剛剛起步的「工業化」進程也被迫中止。

另一方面,市場的不景氣也導致電影人才的大量流失。

成龍、周潤發、李連杰、楊紫瓊、洪金寶、甄子丹遠走好萊塢;

趙文卓、于榮光、吳京等都回內地拍電視劇;

而徐克、王晶、陳可辛、劉鎮偉、林超賢、周星馳等實力大牌,也紛紛北上發展。

雪上加霜的是,隨著倪匡、楚原、吳楚帆、黃炳耀、邱剛健等那些名編劇的退場,港片也漸漸失去了它那層文化底色。

似乎在一夜之間,我們發現港產片變得「不會講故事」了,其人物動機和塑造越來越簡單,劇情發展的套路化也越來越嚴重。

比如2001年成龍主演的《特務迷城》。

當年嘉禾豪擲約2.1億人民幣,希望借賀歲檔期收割票房,就因為故事太拉垮令觀眾無法接受,最終遭遇滑鐵盧,全球票房僅2050萬美元(約1.7億人民幣)。

按照三分之一的分帳比例,片方能收回6000萬元,對比影片成本,實際虧損1.5億。

此片的失利導致成龍出走,嘉禾元氣大傷,也宣告了香港電影「大片時代」的終結。

此後,嘉禾再也沒有拿得出手的大製作。

2007年,鄒文懷將嘉禾賣給上海橙天娛樂。

曾經叱吒風雲的江湖霸主,終於在這一年轟然倒下了。

伴隨著嘉禾的隕落,港產片也朝著低成本、小製作的方向走。

其總體的產量和質量都一降再降,即使每年提名金像獎的電影中,都難覓幾部拿得出手的作品。

講到這裡,就不能不提2002年的《無間道》。

這部由劉偉強、麥兆輝合作執導,劉德華、梁朝偉主演的警匪片不僅拿下5505萬港元的全年最高票房,還在金像獎上拿下7項大獎。

轟動整個華語圈的同時,也讓鬱悶多年的香港電影人看到了希望。

當年的頒獎典禮上,吳思遠難掩激動之情,向全世界宣告:

「有香港就有香港電影,香港電影不死。」

但21年過去了,如今回頭再看,《無間道》的成功,更像香港電影的「迴光返照」,其對港片的影響也並非全是正面的。

與傳統的香港電影作對比,《無間道》明顯是一部反套路的作品。

片中代表正義的陳永仁忍辱負重多年,卻意外失去主角光環,落得慘死的結果。

整部電影不再是大團圓結局。

更特別的是,《無間道》摒棄了以前港產警匪片如《警察故事》、《老虎出更》、《逃學威龍》那種輕喜劇的氛圍,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肅殺、悲涼的氣氛。

主角陳永仁和反派劉健明都難以逃脫宿命的安排,抬眼望去,看不到生的希望。

放眼以往的港產片,輕喜劇基調一向較受觀眾歡迎,成龍、周星馳、李連杰的那些成功的作品,無不帶著無處不在的笑點。

即使描述英雄末路般悲壯的《英雄本色》,也讓小馬哥帶著點吊兒郎當和幽默感。

因為這些觀眾愛看,有助於電影賣出更好的票房。

但《無間道》卻反其道而行,在控制好節奏,增加緊張感的同時,竭力表現主角在命運的漩渦中到處碰壁、痛苦掙扎的過程。

令人意外的是,這種反套路的表達,反而得到觀眾的肯定,收穫高票房的同時,也獲得良好的口碑。

有人說,這種對生存與前途的迷茫,正反映出香港人在亞洲金融危險的衝擊之下,對於自身發展前景的擔憂,因此香港人才會喜歡這部電影。

但這種溢出銀幕的戾氣,不僅在當時感染了觀眾,也影響了其後的那些作品,使港片從此都帶著無比沉重的「怨念」。

《祝福》中的祥林嫂大家都是知道的,她本是勤勞、樸實、善良、頑強的好傭人,在經曆命運的劇變之後,她成了人見人煩的可憐怨婦。

香港電影與「祥林嫂」也有諸多相似,它原本有很濃烈的文化底蘊,亦具備工業電影的雛形。

但在經歷亞洲電影危機的衝擊,以及全球化進程帶來的市場競爭之後,電影人仿佛失去了從前那份從容和自信,變得膽小、懶惰、目光短淺、急功近利。

因此我們發現港產片越來越「難看」了。

它不僅失去了那些文化底蘊和製作工藝,還帶上了令人反感的戾氣,漸漸地我們也就不再喜歡了。

03、

近幾年亞洲電影業發展迅猛。

韓國、日本、泰國和我們國家的幾個電影分支,都湧現出許多高口碑電影。

港產電影,也出現了一些在本土賣得很好的作品,比如《麥路人》、《梅艷芳》、《明日戰記》、《正義迴廊》、《飯戲攻心》、《毒舌大狀》等。

這些電影由於多為新人執導,相較以前在觀感上有了很大的進步。

由於其故事都發生在香港,對香港人來說有一種熟悉和親切感,這些都帶動了香港人觀影的熱情,因此它們在香港本土都取得了很好的票房成績。

但來到我們內地上映,由於我們內地人並沒有這種親切感,好壞只看電影本身的質量,於是這些充斥老套橋段的影片,自然就沒能激起太大的水花。

也是從這個時候起,網上有網友總結出港片「水土不服」的說法,其實皮哥覺得這樣的說法還比較片面。

我們相信只要電影本身質量過硬,即使文化層面存在差異,也能夠在不同的地方同樣得到觀眾的肯定。

比如2016年阿米爾·汗主演的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就因其勵志的主題和吸引觀眾的故事,在內地狠狠火了一把。

和印度電影相比,港產電影在文化差異這一層面必然與內地更加接近,沒能取得高票房,問題還在電影本身。

以《明日戰記》為例,這部投資高達4.5億港元的誠意之作,從2019年起就引起全網關注,也被網友們寄予厚望。

電影由「天下一ONE COOL」的製作團隊打造出來的15公斤(33磅)重機甲和1700個特效鏡頭,的確令人耳目一新。

但其故事本身,則仍然是港產警匪片的那種老套路,觀眾看了30分鐘就失去了懸念感,這才是電影票房不給力的原因。

再看今年在香港賀歲檔拿下1億港元票房,創造新紀錄的《毒舌大狀》,來到內地之後改名《毒舌律師》,至今上映半個月票房也僅有1.6億。

《毒舌律師》為什麼賣不動?

一是棟篤笑天師黃子華的個人表演,在內地受眾相對較小,影片大部分票房也產生在廣東省;

二是其故事本身仍然是小格局,壞人壞得不徹底,法庭上的唇槍舌劍也沒能呈現出來,也缺少反轉和懸念,這些都非常遺憾。

其實《毒舌律師》的賣相還算好。

《風再起時》和《斷網》這兩部電影,質量更是一言難盡。

《風再起時》節奏緩慢,故事乏味,143分鐘的電影讓人如坐針氈;

《斷網》則是網絡犯罪題材包裝下的一部套路化警匪片,其故事乏善可陳。

04、

曾有人把香港電影的復興,寄托在香港明星身上,有老一代的,有新一代的。

可事實證明,古天樂救不了香港電影,劉德華也救不了香港電影,黃子華等其他明星藝人,更救不了香港電影。

「盡皆癲狂,盡皆過火」。

其實回過頭來看,香港電影能成為一種潮流,能讓無數觀眾沉迷。

最核心的原因在於,藏著文化底蘊和工業化這兩個最獨特的「性感」。

在這兩種性感元素的支撐下,香港電影從骨到形,都讓觀眾流連忘返,一眼萬年。

所以現在還在空喊空號的那些人,應該醒醒了。

沒有了這些性感元素,拯救香港電影,就是自我欺騙。

以《毒舌律師》《風再起時》和《斷網》為模板,確實可以看出目前香港電影的成色。

相較低谷時期,港片確實有些進步。

但香港電影人若想要將香港電影帶回到90年代的高度,還需要投入更多的心思,團結一氣、加倍努力才行。

皮哥覺得,香港電影人在心理層面仍然有一種優越感和自滿的情緒。

也就是有點「敝帚自珍」,認為「我們拍出來的就是最好,你們不喜歡只是你們不懂欣賞」。

這種情緒讓他們目空一切,看不到世界電影的發展進步,和自身的不足之處。

因此香港電影才會越來越小眾,在本土也許能賣得很好,到了內地就賣不動了。

皮哥希望香港的電影人能夠看到這些,放下架子,該學的要學、該改的要改;也希望香港電影能夠越來越好,再現往日的輝煌。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熱血丹心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