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億人民幣,10萬工作崗位!再見了,富士康

阿善財經 發佈 2024-03-17T13:38:47.534757+00:00

作為國內最大的代工廠富士康,多年來提供10萬個工作崗位,保障了我國就業。但如今我們卻不得不跟富士康說再見,原因在於美國蘋果的總部要在印度建廠擴大生產規模。

【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下「關注」,方便與您討論分享,也能及時觀看下一篇精彩文章。非常感謝您的關注!】

作為國內最大的代工廠富士康,多年來提供10萬個工作崗位,保障了我國就業。而我國豐富的勞動力資源也給富士康帶來了巨大的利潤,讓富士康一躍成為國內最知名的代加工廠。

但如今我們卻不得不跟富士康說再見,原因在於美國蘋果的總部要在印度建廠擴大生產規模。

那麼為何富士康如此堅定的拋棄國內市場呢?難不成我們真的是養了一頭白眼狼嗎?印度的勞動力真的就比國內的優秀嗎?究竟是什麼情況呢?一起跟隨這篇文章看看吧。

蘋果銷量有所下滑,不得不降低生產成本

近兩年全球智慧型手機的銷量不再像十幾年前那樣一路高漲,反而呈現銷量下滑的低迷狀態。尤其是今年蘋果的iPhone和Mac銷量都有下滑,創七年來的歷史新低。

儘管蘋果手機的性能和體驗感都優於安卓,每個階段都會出現新品,但是萬人排隊搶iPhone的場面現在已經很難看到了。換句話說就是人們的購買力下降,對智慧型手機的需求量並不高。

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近兩年經濟不景氣,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也發揮不了作用,所以大家會覺得賺錢越來越難,再加上物價飛漲生活成本提高,所以對於口袋裡的錢自然要精打細算。

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手機,但手機的性能都是大同小異的。所以現在的人們不再盲目從眾追逐新品,而是抱著能用夠用的心態去買手機。

這就直接導致蘋果手機的銷量出現下滑,人們購買力不足讓蘋果感到了危機。所以蘋果決定前往印度建廠以此來節約成本,而富士康作為蘋果的代加工廠自然要跟著金主爸爸去印度。而印度建廠真的能夠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嗎?

印度勞動力低廉且效率低下

富士康作為蘋果的代加工廠,背靠蘋果這顆大樹在國內賺得盆滿缽滿。

在富士康打過工的都坦言:「太超負荷了,每天累的暈頭轉向」。

雖然富士康的工資待遇高,住宿條件好,但是它的工作強度卻是很大的,熬夜加班也是常態。

多年來富士康就利用國內豐富大量的勞動力來為自己創造利潤,現在花費50億台幣選擇去印度建廠無疑是為了節約成本。

經濟不景氣的時候人工的成本就會大大增加,因此蘋果和富士康覺得印度的人工數量多且成本低廉,非常適合在那裡建廠。

但現實卻並非他們想得那樣美好。雖然印度的人工低廉,但生產效率卻是他們的硬傷。

首先印度的技能水平不夠強,產業鏈也有所欠缺,導致其生產出的產品良品率太低。不僅浪費了原材料,生產升本也大大提高。

而印度的代工廠也頻繁出現交工拖延以及工人罷工的情況,足以可見印度工廠的管理體系不夠完善。

最重要的是印度代工廠基礎設施條件太差,導致勞動力的效率無法提高,就連住的宿舍都發生過幾次火災。所以選擇在印度建廠或許真的沒有蘋果想像中的那樣好。

擺脫外企依賴,自力更生才是關鍵

富士康拋棄國內市場決定去印度建廠,很大原因是因為國內人工成本上漲以及稅收增加的壓力。富士康離開國內市場,想必會帶來一股失業潮,很多工人被迫下崗面臨找不到工作。

所以為了擺脫這一局面,我們國內的企業應該擺脫外企訂單的依賴,發展我們自有的品牌。

我國曾在電子產品方面處於中下游產業鏈,也就是電子組裝,這給我國很多勞動力帶來了就業機會,但也導致我國的電子產品品牌停滯不前,無法跟國外品牌去爭奪市場。

所以重中之重就是要擺脫外企訂單,發揚自身品牌。這樣才不會被蘋果隨意的踢出局,能夠保障大批工人的就業。

如今富士康跟隨蘋果撤廠有著過河拆橋的感覺,畢竟我國的勞動力也為富士康帶來了不少的利潤。

自古以來商人重利,富士康也不例外。哪裡能獲利就在哪裡建廠,這是富士康的建廠標準。

所以當我們的企業還在惋惜富士康隨時撤廠的時候,倒不如好好想想如何擺脫外企依賴自力更生。畢竟把命運交給別人,本來就是一件頗有風險的事。

那麼大家對於富士康跟隨蘋果去印度建廠一事有什麼樣的看法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