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四川省高等教育學會│共建傳統文化教育基地簽約儀式

成都杜甫草堂 發佈 2024-03-17T16:22:13.120977+00:00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中國教育歷史自原始社會延續至今,源遠流長,未曾中斷。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學專著是中國《學記》,其中「玉不琢,不成器」廣為人知,發人深省。但什麼是教育?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



中國教育歷史自原始社會延續至今,源遠流長,未曾中斷。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學專著是中國《學記》,其中「玉不琢,不成器」廣為人知,發人深省。



但什麼是教育?


教育是孔老夫子「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的有教無類;是韓昌黎的「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是陶行知先生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是一代又一代的期望。



教育即生活,生活處處是教育。曾子殺彘是父親對承諾的信守,孟母三遷是母親的殷殷期盼;鐵杵磨成針是老媼的堅持,聞雞起舞是祖逖的遠大抱負。


教育不是將桶灌滿,而是將火點燃。它不一定在教室與校園,而在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它不是一時之間,而是一條很長的路。


詩聖家訓傳千秋


縱觀歷史,許多發人肺腑的教育佳作皆是從心而作,他們將自己的一腔深情融於作品中,傾注筆下,留下了無數經典,形成了傳承千載的教育文化。



長期以來,杜甫的身上一直籠罩著諸如「詩史」「詩聖」之類的光環,但是在這些光環之後,杜甫也是一個普通的父親,也會舐犢情深、望子成才。這些也在他的詩中有所流露。


驥子好男兒,前年學語時。

問知人客姓,誦得老夫詩。

——《遣興》


十五男兒志,三千弟子行。

曾參與游夏,達者得升堂。

——《又示宗武》


詩是吾家事,人傳世上情。

熟精文選理,休覓彩衣輕。

——《宗武生日》


作為一位父親,杜甫十分重視對孩子的教育和訓導,寫下這些經典的家訓詩歌,詩中包含著豐富的教育思想,以儒家仁義教育子女。



在這些詩歌的背後,都貫徹著一個精神的教育,一個為人處世的態度和方法的教育。教育是無聲的浸潤,是生生不息,是人類先鋒。


簽約儀式


2023年3月15日,伴著繾綣的春色,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與四川省高等教育學會共建傳統文化教育基地簽約儀式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舉行。



四川省高等教育學會會長沈火明,常務副會長蔣葛夫,秘書長趙錦棻,副秘書長閆月勤,副秘書長鄧林,書法專委會秘書長張旭農參加了本次簽約儀式。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副館長方偉和四川高等教育學會會長沈火明分别致辭。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副館長馬紅、四川高等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蔣葛夫代表雙方單位簽署了共建傳統文化教育基地框架協議。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副館長方偉和四川省高等教育學會秘書長趙錦棻一同為「傳統文化教育基地」揭牌。



一個是中國文學史上的聖地,積聚了三千年詩歌文化的豐厚內涵;一個是四川省高等教育領域規模最大、成立時間最長、影響力最廣的學術性社團組織,二者的合作擁有著無限可能。



如何更好地建設詩意博物館,更好地傳承和發揚以杜甫精神為核心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今年與四川省高等教育學會的簽約,無疑給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的學術研究和文化傳承提供了一次極好的機遇和更高的平台。


教育是點燃一把火,是喚醒一個靈魂,是愛與責任。杜甫草堂與四川省高等教育學會以傳承之名,敬杏壇千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