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復仇者聯盟——《A計劃》

妙看影視 發佈 2024-03-17T21:37:06.130609+00:00

今天聊聊德國 / 以色列電影《A計劃》。以色列歷史學家迪娜·波拉特的書《納卡姆:尋求全面復仇的大屠殺倖存者》是這個主題的權威傳記。

今天聊聊德國 / 以色列電影《A計劃》。

片名Plan A (2021)。



本片根據真實歷史故事改編,由以色列導演拍攝,講述一群猶太人試圖報復德國人民的故事。

以色列歷史學家迪娜·波拉特(Dina Porat)的書《納卡姆:尋求全面復仇的大屠殺倖存者》是這個主題的權威傳記。

1945年二戰勝利後,當年被驅離家園的猶太人重新回到德國,此時他們發現自己孑然一身,家人房產全部被摧毀,自己只能夾縫中苟活。當年迫害自己的德國人現在霸占著自己的房產過得悠然自得,於是一些猶太人開始組織起來,準備向這些德國人進行殘酷報復。



「如果我告訴你,你的家人被謀殺了怎麼辦?」

影片一開場就向觀眾們拋出這樣的問題,把自己和觀眾都放到受害者的位置。隨後影片在陰鬱、黑暗的環境下推進。



影片通過主人公麥克斯來表現被摧殘一代的樣子。他凹陷、憔悴、無神的眼睛讓人看不到希望和未來。

和他一樣的猶太倖存者還有很多,這時候他們面前有兩條路可選。一條是加入英國猶太步兵旅,前往當時英國控制的巴勒斯坦,準備建立以色列國;另一條是留下來,加入納卡姆(Nakam)極端組織,向德國人進行報復。



納卡姆組織拒絕任何限制,他們以德國受害者自居,主張無差別儘可能多地殺死德國人。他們覺得每個德國人都是自己悲劇的同謀,紐倫堡審判達不到他們心中的正義,只有自己的復仇才能讓自己安心。

理念不同,矛盾也就產生了。

猶太旅不希望這群極端分子鬧得太厲害,於是安插麥克斯加入納卡姆組織當臥底,試圖弄清楚這群人在策劃什麼大型襲擊。



這群開展復仇行動的猶太人都有著深仇大恨,幾乎每個人都是家破人亡的倖存者,對德國人有著刻骨銘心的仇恨。於是他們組成了極端組織,想通過更加激進的暴力手段傷害德國人。

他們策劃了多個計劃,其中計劃A是向德國紐倫堡、慕尼黑、科隆、魏瑪和漢堡等大城市自來水系統投放無色無味的劇毒物質,殺死六百萬德國人,以報復被納粹殺害的600萬猶太人。計劃B是向美軍管理的德國戰俘營投毒。

計劃A依靠在自來水廠的猶太人完成,計劃難點在於掩人耳目,以及取得運送毒藥。

計劃B依靠為營地提供麵包的麵包店完成,計劃難點在於確保只會殺死德國人而不殺死美國人,後來他們發現囚犯吃黑麵包,美國警衛喜歡吃白麵包。



《A計劃》的故事情節非常緊湊,節奏感強,可以傳遞較強的驚悚感,地下密室式的驚悚鏡頭尤為亮眼,演員們的表現也相當出彩,情緒十分飽滿。

影片提出了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對於在二戰期間遭受過戰爭暴行和種族滅絕的人們來說,復仇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式嗎?這種復仇本身是否會進一步加劇暴力和仇恨?

一群猶太人主張在證據確鑿的情況下私刑處決漏網的納粹,另一群猶太人則主張無差別的襲擊所有德國人,不同理念將會帶來完全不同後果,這也是影片的現實意義,讓觀眾深入思考。



以色列導演試圖利用影片中的曲折來探索倖存者心中的愧疚、正義、復仇以及這個世界的意義。

但這些內容又被影片固有的情感力量和模糊的敘事所削弱,片尾的虛晃一槍更是反映出創作者的傾向性。



影片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最好的復仇方式是好好活著。這是讓敵人看到自己並沒有被擊倒,換句話說就是精神勝利。

其實這種設定有其時代背景,當時的猶太人正在尋求在巴勒斯坦建國,策劃實施恐怖襲擊將削弱自己建國的合法性,失去國際各國支持。

可以說他們是為了一個更宏大的目標而不得已採取了得以抱怨的做法。其他國家大可不必採用他們這種無奈之舉,帝國主義者很傲慢,凡是可以不講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講理。對於帝國主義、軍國主義,一定要將其全面消滅才行,打疼了才能讓這些侵略者認識到錯誤,否則若干年後,帝國主義、軍國主義會捲土重來。



猶太復仇者聯盟,

無奈何以德報怨。

這裡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歡迎關注公眾號:妙看影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