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包裝袋上的「陷阱」有多深?

中國農資傳媒 發佈 2024-03-18T04:00:10.095078+00:00

當前正值春耕時節,農民購肥用肥高峰期,記者在採訪過程中了解到,近兩年,由於化肥價格持續處於高位,且部分產品出現階段性供應緊張的情況,一些不法商人在高額利潤的驅使下趁機制假售假,坑農害農,給農民造成經濟損失。

當前正值春耕時節,農民購肥用肥高峰期,記者在採訪過程中了解到,近兩年,由於化肥價格持續處於高位,且部分產品出現階段性供應緊張的情況,一些不法商人在高額利潤的驅使下趁機制假售假,坑農害農,給農民造成經濟損失。

近年來在山西等地區,以養分含量不足為代表的假化肥仍然「屢禁不止」,主要是集中在一些規模較小、客戶群體多以零散農戶為主。售賣假化肥主要是通過「專家講師」和「業務員」進行虛假宣傳,把農民請到特定的空間裡,組織講座、洗腦,推銷假化肥,受「忽悠團」的忽悠欺騙,有很多農戶購買假化肥,作物減產並且品質降低,給農民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

——山西農資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劉慧敏

一些不法商家將低含量、不達標的產品通過虛假宣傳等手段以高額的價格售賣給農戶,不僅影響作物產量、損害農戶利益,更是對農資市場及農業健康發展形成不良影響。

——新疆農佳樂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鉀肥部業務經理高小軍

假肥料對農作物危害很大,甚至可以直接導致作物減產、絕收。假肥料的影響不是顯而易見的,一般要在施用一段時間之後才能發現,直接的危害是影響農作物生長,最終影響產量。假肥料既貽誤農時,又導致減產,甚至污染土壤環境。

——煙臺眾德集團總經理王巍翰

要想避免這些陷阱,除了相關執法人員加強監管外,農民自身也應該提高識假辨假能力,對此,《中國農資》記者與中國農業生產資料流通協會高級顧問、全國知名農資打假維權專家甘小明一起對當前農資市場上存在的制假售假新套路進行梳理,幫助農民識假辨假,確保春耕備耕工作有序推進,為糧食安全生產保駕護航。

套路一

以虛假標識有效養分的方式欺詐宣傳

甘小明指出,此類產品顯著特徵是以硫酸鉀分子式(K2SO4)≥51%代替有效養分氧化鉀(K2O)≥51%進行包裝標識,誤導農戶。同時其產品外包裝標識中氯離子(CL)≤3%,不滿足國家標準中對硫酸鉀中氯離子(CL)≤1.5的質量要求。

高小軍反映,當前在新疆地區,特別是鉀肥市場出現的以標識分子式代替有效單養分的欺詐現象。具體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是實際化肥的有效養分氧化鉀含量僅在 24%左右,遠遠低於硫酸鉀合格品K2O≥45%的國標最低標準,但其在外包裝上標識為總養分含量,違反了國家強制性標準GB18382-2001標準中的7.3.1.1的規定「應標明單一養分的百分含量」。

二是包裝袋上所標註的所有內容,以直接或間接暗示性的語言、圖形、符號導致用戶將肥料或肥料某一性質與另一肥料產品混淆,此類產品違反了國家強制性標準 GB18382-2001標準中的規定。

三是在肥料外包裝標識中氯離子(CL)≤3%,不滿足國標硫酸鉀中氯離子(CL)≤1.5%的質量要求。同時,企業標準名稱為「含鎂硫酸鉀」,與其外包裝的「硫酸鉀」名稱不符。

套路二

給肥料擅自亂起名稱誤導消費者

甘小明介紹,此類肥料以產品執行企業標準(Q/130109LFFL-001-2021)為由,將一般的氮肥,稱之為「緩釋長效功能肥」,欺騙誤導農民認為該肥料是「緩釋肥料」,而且還是「長效功能肥」。而且,還擅自新編花樣,捏造出並不存在的「解磷因子≥18%、解鉀因子≥8%、G+Ga總含量51%」等肥料養分指標。

不僅如此,該肥料還鑽了企業標準監督管理上的空子,只要企業登錄國家「企業產品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台」上自我聲明公開就自動生效,在沒有被執法部門查到時,對外宣稱「我生產的肥料符合國家規定製定的企業標準,允許合法生產銷售」,並提供產品合格的檢驗報告來忽悠農戶。一旦被執法部門查到,又馬上登錄「企業產品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台」,宣告企業產品標準廢止,給後期執法檢查工作增加了難度。

套路三

包裝上多個字母含量卻少了一半

甘小明說,像這類產品包裝以企業標準出現,名稱標識為「硫酸鉀」或「XX硫酸鉀」,但產品養分含量標識以「硫酸鉀≥51%」「K2SO4≥51%」「鉀(K2SO4)≥45%」等,將此類肥料送去檢驗後結果顯示,硫酸鉀肥料的養分(K2O)含量為26%,僅占肥料包裝袋上標識養分含量的一半,而且遠遠低於國家標準GB/T 20406-2017《農業用硫酸鉀》規定的硫酸鉀(K2O≥50%)要求。以此誤導消費者高價購買劣質、不合格產品。若農民按照硫酸鉀用量施用此類產品,會導致施肥不足、作物減產。

套路四

將數字註冊為圖案商標

甘小明說,像這類產品,一是在肥料包裝袋上故意將數字或者「文字+數字」註冊為圖案商標,並印在肥料包裝袋上的醒目突出位置,如「16-16-16」等,誤導欺騙消費者,讓部分經銷商和農民認為該肥料是高含量的複合肥達到48%,但實際含量僅占18%左右,偷換肥料養分概念。

二是利用企標作偽裝,擅自亂取肥料名稱「螯合聚能肥",並亂編制養分技術指標「有機質+胺基酸+硫≥10%"。

除了上述套路外,還有就是屢禁不止的忽悠團,不得不說,騙子招數也在「與時俱進」。在此,《中國農資》提醒農戶,購買農資時,一定要索要發票,查看所購物品的日期、名稱等主要項目是否填寫清楚;查看產品的外包裝、商標,看是否有廠名、廠址、合格證、生產日期、保質期、使用說明等。正規合格的農資商品使用的包裝印刷字跡清楚、包裝物整齊耐用且封口嚴實,包裝內附有產品合格證;使用化肥、農藥等農資時,注意留下樣品和包裝物或商標標籤,並妥善保管。一旦買到假冒偽劣農資,應及時向有關行政部門反映投訴,涉嫌違法犯罪的,及時向公安機關報警。

編制 | 心 怡

主管 | 魏 萌

監製 | 陰劍鋒

如有轉載請聯繫管理員

---以下內容為廣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