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為什麼放棄長安洛陽,定都開封?

地圖帝 發佈 2024-03-18T05:40:30.387908+00:00

#歷史開講#公元959年,年僅39歲的後周世宗柴榮離世,次年身為殿前都點檢的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北宋建立。新朝伊始,除一系列典章服飾需要變更以外,最緊要的事情便是確立都城的位置。

公元959年,年僅39歲的後周世宗柴榮離世,次年身為殿前都點檢的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北宋建立。新朝伊始,除一系列典章服飾需要變更以外,最緊要的事情便是確立都城的位置。

面對長安洛陽等此前已擔任過都城,並自帶山川護甲的險要之地,北宋君臣卻選擇了位於平原地帶的開封,這一決定直接導致166年後,金兵長驅直入攻破汴梁,釀成兩宋難以啟齒的「靖康之亂」。

後人習慣用結果導向思維評判趙匡胤當時的決定,但事實卻是在北宋初年,帝國境內確實找不到比開封更為合適的選項。從盛唐衰敗到五代十國,長安洛陽經過安史之亂、黃巢起兵、藩鎮混戰和朱溫叛唐,不知被攻陷過多少次,而每一次兵災對長安洛陽來說都是一場劫難,史載東西兩都「十焚六七」。換句話說此時的長安洛陽與漢唐時候相比根本不可同日而語,就算趙匡胤有心將都城設在這裡,飽受兵災破壞的兩地也承擔不起作為首都的職能。

其次是氣候的變化和大運河的開通,導致中國的經濟中心整體向東南移動,關中優渥的農業環境基礎不復存在。在很多先秦時期的文獻資料里,我們多少能夠從隻言片語中了解到彼時關中的樣貌,沃野千里且植被繁茂,與今天光禿禿的西北高原相比宛如兩個世界。這是因為西周秦漢時期,關中氣候整體濕潤,北方雨量充沛,故而從渭河平原到河西走廊都是一片水草肥美之態,黃土高坡上更是森林密布,鳥獸成群。

這樣的狀態從東漢末年開始就走向下坡,隨著氣候逐漸變冷,西北的農業環境遭到破壞,土地荒漠化加劇,許多半耕半牧的少數民族竟也向關中滲透。至隋唐時期,僅靠渭河平原上的土地已養活不了長安龐大的人口,朝廷要麼前往東都洛陽就食,要麼靡費財力人力從東部向關中運糧。而經過戰亂破壞之後,長安洛陽的狀況進一步惡化,至北宋建立之初,即便是條件尚好的洛陽也不過殘存兩萬人口,與盛唐時期那種動輒百十萬人的大都市相比實在不值一提。

至於大運河的開通,則對削弱長安洛陽的經濟地位起到了釜底抽薪之效,儘管隋朝因運河而亡,但東部卻因運河而盛,尤其是江南地區,自此貢獻天下一半的財賦。而開封居於運河之側,不僅維繫著南北經濟,更可控制天下財政,宋代《清明上河圖》中展現的東京汴梁便是當時開封的繁華寫照。當然上述原因多是客觀方面的考慮,從主觀上講,以趙光義為首的群臣更是極力反對遷都之事。

唐宋之間,中原地區先後出現梁、唐、晉、漢、周五個王朝,其中除了後唐定都洛陽之外,其餘四個朝代均定都開封,這使得官僚集團們的利益在開封城內盤根錯節。北宋通過和平過渡取代後周,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對前朝皇族和官僚群體做出妥協,而這部分人又都是定都開封的堅定支持者。其中北宋二號人物趙光義更是公開反對遷都事宜,原因就在於趙光義時任開封府尹,其所有的勢力均盤踞在汴梁,一旦遷往別處,其影響力必然大打折扣。

最後一點就是來自正北方向的威脅,我們常常樂道於明朝「天子守國門」的氣概,但反觀宋朝豈不是另一版本的「天子守國門」?彼時幽雲十六州已盡數落入契丹之手,華北平原門戶大開,如果選擇定都關中,朝廷倒是頗為安全,但整個中原都要面臨遼國騎兵的掃蕩。趙氏兄弟對國家的前景有一整套的設計,他們不會也不允許這種情況出現,所以寧願囤駐重兵於開封周圍,也要死死守住帝國的北部邊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