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佬」:根在千島湖底,家在金華農村(五)

莽子說 發佈 2024-03-18T12:57:18.069412+00:00

1959年9月,新安江水電站開始蓄水。1960年4月,新中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座大型水電站——新安江水電站第一台機組開始發電,從此強大的電流源源不斷地送往華東大地。

1959年9月,新安江水電站開始蓄水。1960年4月,新中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座大型水電站——新安江水電站第一台機組開始發電,從此強大的電流源源不斷地送往華東大地。出於水庫蓄水需要,凡海拔108米以下皆淪為水域,在該水域內將淹沒遂安和淳安2座縣城、3個鎮、5個農村集鎮、1377個村莊。那年,先後近30萬人滿懷希望告別故土,遷移至浙江、江西、安徽等地,迎來新的生活。其中也有部分遷移到了金華地區的武義縣。

據《武義縣誌》(1990年版)記載:1962年—1967年,武義縣先後接收安置新安江水庫移民821戶、3815人,遷入寺後、邵宅、桃溪灘、 履坦、要巨、王宅、徐村和桐琴等8個公社,建立了24個生產大隊和1個生產隊,並從當地老隊劃撥出6558畝田、32畝地、570畝山作為他們耕種之用。從此,在武義的大地上,就有了「新安江人」與「武義人」、「新社員」與「老社員」的不同稱呼及其人群。

當時,背井離鄉的移民大多被安置在田地相對比較富裕的武義北部,本來應該說,這樣的安排還是不錯的。但是對於初來乍到的移民來說,這裡沒有高山木材好砍,做飯燒菜用的都是茅草稻稈;這裡沒有青磚樓房好住,滿眼所見淨是黃泥房平房;這沒有青石板路好走,出門全是黃泥路。特別是當時分到的都是土瘦水冰的「冷漿田」「爛糊田」,種水稻僵苗不發,種旱糧泥土板結難操作,且產量極低。改造爛泥田提高糧食產量,解決村民溫飽成了當務之急。於是改造低產田的戰鬥打響了,村民們起早摸黑挖深溝、排積水,並在田內撒生石灰暖土,同時採取燒木灰、稻草還田等辦法提高泥土鬆軟度和透氣性,把昔日的「冷漿田」改造成旱澇保收的高產田,勤勞的移民們就這樣在武義紮下了根。

窮則思變。隨著時代的發展,融入武義的移民村,先後也富裕了起來。一批批新老移民走出村莊,有的從教、從商、從政,大有建樹;有的辦廠當老闆,頗為風光,更多的務工賺錢,富裕生活。從草棚泥房窮人家到家家戶戶住新房,從面朝黃土背朝天到集體搭台全民創業,當年新安江水庫移民從移居武義的那一刻起,不畏艱難、不甘貧窮、搶抓機遇,走出了一條條獨具特色的強村、富民之路,用行動和智慧描繪出一幅美麗鄉村新畫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