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50年的突破!《科學》繪製首個昆蟲大腦圖譜,離人類又近一步

康德科學 發佈 2024-03-18T16:46:56.893931+00:00

點擊關注不迷路 ↑ ↑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精神近日,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和劍橋大學合作繪製了一張極其驚人的圖譜,圖中描繪了一隻果蠅幼蟲的完整大腦連接組(connectome),其中每一個神經連接都得到了復現,包括了其中3016個神經元,連接數超過54萬個,這也是迄今為止首個昆蟲大

點擊關注不迷路 ↑ ↑

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精神

近日,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和劍橋大學合作繪製了一張極其驚人的圖譜,圖中描繪了一隻果蠅幼蟲的完整大腦連接組(connectome),其中每一個神經連接都得到了復現,包括了其中3016個神經元,連接數超過54萬個,這也是迄今為止首個昆蟲大腦圖譜

「50年了,我們終於獲得了第一個清晰的大腦連接組的圖譜,」參與該項研究的Joshua Vogelstein博士表示,目前相關論文已經發表於頂級期刊《科學》上。

早在上世紀70年代,科學家就曾嘗試給蛔蟲繪製大腦圖譜,他們也成功地產生了部分神經連接,這也初步預示著我們能夠還原和構建出大腦的部分圖譜。目前為止,科學界一共只獲得了3種生物的完整神經連接組,包括線蟲、海洋蠕蟲幼蟲以及海鞘幼蟲,它們的完整連接組中包括了可能幾百個神經元,但是並沒有類似哺乳動物和人類大腦一樣的腦半球結構,還難以稱得上大腦圖譜。

以當下的技術來說,想要繪製大腦的整個連接組圖譜,需要將目標個體大腦切成數百甚至數千個單獨的組織樣本,這些樣本需要經過電子顯微鏡成像,然後逐個地將神經元聯繫到一起,從碎片化的樣本構建成完整的連接組。

這也意味著,大腦越複雜就越難實現這一點,因為需要拼湊的組織樣本數會非常大。為此,新研究選擇了果蠅幼蟲當作實驗對象,果蠅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模式生物,與人類共享了許多基本的生物學特徵,也是研究神經科學的優秀模型。

即使是如此小的生物,研究團隊前後一共也花費了12年才構建它們的完整大腦連接組。研究過程中,果蠅幼蟲的大腦被切成了5000份極薄的組織樣本,每個樣本都經過了顯微成像,最後拼湊了三維的組織結構。這些圖像中的單個神經元都被仔細分析,並追蹤了它們軸突和樹突與其他區域的聯繫。

據研究者介紹,每個神經元的成像就需要花費約1天的時間,這也是構建完整圖譜所需時間如此之長的原因。

當然,除了重現出了果蠅幼蟲的完整大腦連接組,他們也藉此會發現了許多與現有認知不同的現象。比如我們基本認為神經元會通過軸突輸出信息,而樹突負責接收上一個神經元的信息,也就是軸突-樹突的連接方式。但在圖譜中他們看到了例外,軸突-軸突、樹突-樹突,甚至是樹突-軸突的連接都是存在的

這些連接既緊密又疏離,比如當感覺信息進入的時候,在信息傳遞到運動控制區域之前,它只會經過非常少的神經元,這樣可以保證個體能儘快做出運動反應。而大腦最繁忙的神經迴路往往與學習行為有關。

研究者認為這一成果讓我們朝更大的動物大腦圖譜又近了一步,目前已經有研究團隊正在繪製果蠅成蟲的大腦圖譜了,Vogelstein博士表示,「可能下一個10年,就有望在小鼠身上開展類似的研究,最後幫助理解人類的大腦。」




參考資料:

[1] Scientists complete 1st map of an insect brain. Retrieved March 14, 2023 from https://www.eurekalert.org/news-releases/981536

[2] 1st complete map of an insect's brain contains 3,016 neurons. Retrieved March 14, 2023 from https://www.livescience.com/1st-complete-map-of-an-insects-brain-contains-3016-neurons

[3] The connectome of an insect brain. Science (2023). DOI: http://dx.doi.org/10.1126/science.add9330

免責聲明:藥明康德內容團隊專注介紹全球生物醫藥健康研究進展。本文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觀點不代表藥明康德立場,亦不代表藥明康德支持或反對文中觀點。本文也不是治療方案推薦。如需獲得治療方案指導,請前往正規醫院就診。

版權說明:本文來自藥明康德內容團隊,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謝絕媒體或機構未經授權以任何形式轉載至其他平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