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未見!苕溪重現「水老虎」,無天敵為何還瀕危?會不會泛濫

魔方科學 發佈 2024-03-18T22:52:41.712567+00:00

進入2023年,雖然距離「長江十年禁漁」期才僅僅過去2年,但是卻已經收穫了諸多成效。可以說,長江因為這一政策得以休養生息,生態確實更好了。而魚兒們也有了自由的天堂,繁衍生息下頻頻傳出珍稀魚時隔數年再現、魚多到「水被染黑」等等好消息。

進入2023年,雖然距離「長江十年禁漁」期才僅僅過去2年,但是卻已經收穫了諸多成效。可以說,長江因為這一政策得以休養生息,生態確實更好了。而魚兒們也有了自由的天堂,繁衍生息下頻頻傳出珍稀魚時隔數年再現、魚多到「水被染黑」等等好消息。這不,近日浙江省淡水研究所觀測時候又發現了一大好消息——「消失」30年的「水老虎」又再現了。

值得一提,此次發現「水老虎」的地方正是位於湖州的苕溪東山江段。而在當地,近段時間也是頻繁傳出好消息。高達28種土著魚類,翹嘴鮊、蒙古鮊、刀鱭、似鯿、䱗等在這裡形成了集中的產卵場,形成近半月的千魚飛躍產卵的盛景。在上個月的時候剛剛公布,苕溪發現了一個全新魚類物種——苕溪鱲,可謂是意義重大。

那麼此次又出現當地人都表示已經30年未見的「水老虎」,好消息一個接一個。「水老虎」究竟是什麼呢?雖然才2年過去,如今長江魚頻現「多到發黑」,這又究竟意味著什麼,會不會泛濫成災?會不會提前解禁?

「水老虎」究竟是什麼物種?為何能與中華鱘並肩稱王?

眾所周知,在地球無論是海洋還是陸地上都有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物種,因此我們也為它們取了不少別稱,就比如有「陸地之王」之稱的豹、「森林之王」的老虎等等。而此次「消失」30年的「水老虎」又究竟是何方神聖,居然能和有著「長江魚王」的中華鱘並肩呢?

中華鱘,長江中最大的魚,體重最大能到1200斤,體長最長能達5米,因為嘴巴前有著4條吻須,樣子和傳說中的江河之王十分神似,因此「長江魚王」也就由此而來了。而「水老虎」,其實就是指鱤魚,又名「黃鑽」、「竿魚」,在古代,它又被稱為鰥魚。它的生存歷史悠久,而它的兇猛程度,早在《本草綱目》中就曾有記載:「池中有此,不能蓄魚」。

從外形來說,鱤魚體型稍長,而側扁腹圓。它的頭又尖又長,嘴巴一直延伸到眼睛的下方。它的全身體色微黃,背部為灰黑色,腹部則是銀白色。據悉,這一魚類僅僅一條1米多長的成熟雌性鱤魚懷卵量可達50萬粒,而體重大的能一條就長到三四十斤。

就曾經出現過的最大記錄來說,聽聞2016年2月的時候曾在江寧一水產市場出現過一條1.7米、去皮重達93斤的鱤魚。4月的時候,還有一位湖北宜昌老人幸運的釣起了一條大鱤魚,大到需要背馱著才能移動。因此從體型上來說,雖然沒有「長江魚王」中華鱘大,但是在長江整個水系中它也算是佼佼者了。

最後一點,之所以被稱為「水老虎」,最關鍵的還是因為它不僅分布廣,還幾乎沒有什麼天敵。它的行動敏捷,還食量驚人,且擁有「無魚可比」的超能力——不停生長。因此,基本上只要水中有它在就不會有其他魚殘存。

一次產卵50萬粒,為何大鱤魚還會「絕跡」30年?

值得一提,像上文提到的,成熟雌性鱤魚一次的懷卵量能有50萬粒,這意味著其實它們物種本身是非常高產的,並不存在自身缺陷。而從分布範圍來說,統計顯示其實在上個世紀70、80年代鱤魚還廣泛生存於我國的廣泛水系,甚至是主要的淡水經濟魚類之一。那麼,為何會單單近幾年來突然變少,甚至巨大部分江河、湖泊難尋鱤魚蹤跡呢?

其實關於其中原因,或許人類最清楚!魔方看來主要有三個方面因素:

其一,是山區水利工程的建造導致魚類產卵場所被阻隔,導致自身繁衍受限。

其二,則是水域環境的惡化,導致水質受損,無論是其自身的生存,還是下游魚類都難以存活。

其三,這是在沒有禁漁之前人類的濫撈濫捕,「絕戶網」、「電魚」等行為猖獗,毫無節制之下導致鱤魚越來越少。

而之所以現如今又時隔30年再現苕溪,原因也是一一對應。至關重要的就是禁漁政策!據悉,在繼太湖進入退捕期後,為避免遭遇同樣的尷尬局面,苕溪、錢塘江、鰲江等浙江八大流域從2022年開始實施禁漁期制度,苕溪和京杭大運河幹流更是實施了更為嚴格的全年禁漁。

再者,另一個重要的重現原因則是因為人們對生態保護的重視,不僅在環境保護方面的宣傳,更是落實在苕溪沿岸漁民轉產轉業解決生計問題。這讓保護環境不只是停留在口頭層面,更讓人們堅決貫徹執行有了物質基礎。如今僅僅一年過去,苕溪生態大大恢復,作為一條重要的洄游通道為苕溪魚、長江魚類提供了一條暢通的生命通道。

長江禁漁效果顯著,會不會魚滿為患、提前解禁?

確實,不可否認無論是過去的2021年還是2022年,雖然才2年但是長江禁漁成果顯著。不妨看看近兩年來出現的以下兩大典型改變:

1.罕見、稀有魚重現

2021年4月,長江南京段發現極危達氏鰉;6月,湖北潛江近30年來首次拍到江豚;同月,一尾刀鱭在長江嘉魚段被發現,並且這也是時隔30年在該地首次發現。7月,相隔20年,有2尾䲘重現洞庭湖。10月,長江又再現一尾神秘物種䲘。

2.魚多到「水被染黑」

2022年2月統計,湖北52個自2018年開始禁捕的湖庫魚類數量大漲,並且個體尺寸還比之前大得多,遠遠超過了湖區的自然承載量。就比如其中的魯湖,其最佳的生態承載量應該是350萬斤,而現如今卻生存有約700萬斤的魚群。

2022年5月,位於長江上的安徽池州黃湓大橋黃湓閘下出現了魚群翻騰的喜人景象,只見異常多的魚聚集在這裡,導致江水都被「染黑」,上傳到網上後引發一片熱議。

同月,長江萬州段一段監控視頻也引發熱議。只見碧綠的江面上隱約浮現出魚頭,它們攛成一群不時覓食、不時嬉戲,能夠看出魚群數量不少,據預估一群可高達200條。

......

確實,尤其是到2022年,稀有魚頻現,而部分魚類還多到把水染黑,這意味著生態越來越好,長江禁漁效果顯著。但是儘管如此,其實網友擔憂的會不會魚滿為患,要不要提前解禁,這完全是杞人憂天!

一來,長江本身就有其自身的生態系統,小魚變多才能讓大魚得以繁衍生息,都是一環緊扣一環,小魚變多能為江豚、中華鱘等大型魚類的物種恢復提供基礎,說不定還能讓已經滅絕的「長江精靈」回歸,因此魚多並非壞事。

二來,制定禁漁期之所以是十年其實也是根據很多長江魚類監測結果而得來,要想有數代更迭,實現物種資源有一定程度的恢復,十年是專家經過科學分析決定的。屆時會不會延長還要根據具體恢復情況,從這一層面來說十年禁漁期也肯定是不會提前解除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