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又當了「冤大頭」?

參考消息 發佈 2024-03-24T17:41:27.179919+00:00

(文/黃晉一)當地時間3月13日,美國總統拜登、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和英國首相蘇納克在美國聖迭戈海軍基地舉行「澳英美聯盟」(AUKUS)會談並發表聯合聲明,首次公布將向澳大利亞提供核潛艇的相關細節,其中包括美國將於30年代初開始向澳大利亞交付3艘維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後續還能

(文/黃晉一)當地時間3月13日,美國總統拜登、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和英國首相蘇納克在美國聖迭戈海軍基地舉行「澳英美聯盟」(AUKUS)會談並發表聯合聲明,首次公布將向澳大利亞提供核潛艇的相關細節,其中包括美國將於30年代初開始向澳大利亞交付3艘維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後續還能再追加2艘訂單。

英國則表示將在英海軍的機敏級核潛艇的基礎上改進,推出一種暫稱為「AUKUS級」的新型核潛艇,並會將該級潛艇圖紙和相關建造技術轉讓給澳大利亞,在澳本土建造8艘全新的澳國產核潛艇,但要等到40年代才能開始交付。

那麼與尚處於「畫餅」階段的「AUKUS級」相比,美國即將提供給澳大利亞的維吉尼亞級核潛艇的戰力實際有多強?澳大利亞在獲得核潛艇後可能會遇到哪些問題呢?

當地時間13日,美國總統拜登、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和英國首相蘇納克在美國聖迭戈海軍基地發表聯合聲明,宣布向澳提供核潛艇細節。(路透社)

美方宣傳維吉尼亞級具有「兩大優勢」

維吉尼亞級是美國海軍在冷戰結束後研發的第一種同時兼具「遠洋」和「瀕海」兩種作戰功能設計的攻擊型核潛艇,主要用於替代日益陳舊的洛杉磯級核潛艇。按世界海軍核潛艇的分類,維吉尼亞級屬於第四代攻擊型核潛艇,英國的機敏級也屬於這代。

維吉尼亞級由美國通用動力公司下屬的「通用電船」公司研發建造。維吉尼亞級全長115米,全寬10米,水下滿載排水量7500噸,載員數135人。首艇「維吉尼亞」號於1999年9月開工建造,2004年10月投入服役,至今已服役近20年。包括首艇在內,美國海軍現有21艘維吉尼亞級在役,另有1艘處於海試階段。截至2021年10月美國海軍公布的消息顯示,共計劃採購66艘該級核潛艇,在新冠疫情發生前,「通用電船」幾乎是以每年2艘的頻率向美國海軍交付。

在美國「通用電船」公司船廠完成建造出廠的維吉尼亞級核潛艇。(美國通用動力公司網站)

根據美國海軍的宣傳,維吉尼亞級具有「兩大優勢」。第一大優勢是水下續航時間長,維吉尼亞級配備一台S9G型壓水堆,裝填一次核燃料後,可連續航行30至33年,該級核潛艇的水下航速超過25節,理論上續航時間無限,但受艇員承受能力和搭載給養品限制,通常為3個月。相比之下,澳大利亞海軍現役的柯林斯級柴電潛艇僅能搭載58人,水下最大航速20節,續航時間僅為70天,以4節航速僅能在水下連續航行400海里。此外,柯林斯級由於採用常規動力,且未搭載「不依賴空氣推進」系統,理論上每隔100小時就需要上浮換氣一次,而每次上浮都意味著潛艇會暴露自身位置,容易成為敵方的打擊目標,採用核動力的維吉尼亞級則不存在這一問題。

維吉尼亞級的第二大優勢是具備較強的遠程對陸精確攻擊能力。美國海軍現有的維吉尼亞級均為「第四批次」或之前的舊版本,每艘只配備12枚「戰斧」巡航飛彈。從「第五批次」版本開始,也就是將於20年代中後期或30年代交付美國海軍的,由於搭載了新型「VPM艙段」,全長將增至140米,水下排水量也將增至1萬噸,每艘「戰斧」飛彈搭載量增至40枚,相當於「1艘頂過去3艘」的火力。

剛出水點火的美國海軍潛射型「戰斧」巡航飛彈。(美國海軍網站)

但截至目前,維吉尼亞級只進行過實戰部署,還未參加過實戰任務,因此上述「兩大優勢」究竟能體現多少,仍需實戰檢驗。

向澳提供核潛艇「可能進度慢還麻煩多」

儘管維吉尼亞級的綜合作戰性能優秀,但澳大利亞實際能獲得的可能不一定是最新「第五批次」版本的維吉尼亞級。此次的三國聯合聲明也強調,美國提供維吉尼亞級是「權宜之計」,只是用於填補英國和澳大利亞聯合研發的AUKUS級核潛艇服役前的「空白期」,這或許也從另一個角度表達了美國並不願意提供本國海軍最新的維吉尼亞級,因為其「潛台詞」可能是作戰性能不應超過AUKUS級。

另一個更現實的問題是,「通用電船」公司向美國海軍交付維吉尼亞級的進度本身就十分緊張。美國《紐約時報》的報導指出,即使在造船廠全力運轉下,維吉尼亞級每年的產能也只有2艘,「通用電船」預計,造船廠現有積壓下來的17艘美國海軍的核潛艇訂單將延遲到2032年左右交付。很顯然,除非美國海軍願意將現役的維吉尼亞級移交給澳大利亞,否則後者無法在30年代初很快獲得3艘或5艘核潛艇。這意味著澳大利亞最後拿到手的,很可能還是「二手版」的早期批次的維吉尼亞級。

澳大利亞海軍柯林斯級柴電潛艇資料圖(澳大利亞海軍網站)

除了「二手」維吉尼亞級外,聲明提到的其他內容對於澳大利亞來說,特別是對於澳大利亞民眾來說,並不一定是好消息。例如從2027年開始,美國海軍和英國海軍將分別派遣4艘和1艘核潛艇輪流到位於澳大利亞西部的珀斯海軍基地駐紮,供澳大利亞海軍人員熟悉和訓練如何操作核潛艇。

還有一點是,就算澳大利亞海軍拿到了「夢寐以求」的核潛艇,能否達到「100%自主操作性」也存在問題。英國為澳大利亞建造的核潛艇規格尚不清楚,但一艘美國海軍的維吉尼亞級就需要132名艇員,而且都需要具備核工程工業知識。可澳大利亞唯一一所開設核工程相關專業的新南威爾斯大學,目前只有53名研究生和74名本科生,其中約有三分之二的人會在畢業後從事相關專業工作,這之中還能進行核潛艇相關培訓的人員更是少之又少。據專家估計,到2028年,澳大利亞將需要培訓577名核研究生,以確保在第一艘潛艇交付之前,擁有至少10年相關經驗的330名中層技工,澳海軍到時從哪裡「湊夠」操作核潛艇的艇員也是問題。

如果這個問題無解,那接下來澳大利亞海軍面臨的窘境就是,在核潛艇交付後,上面大多數的艇員可能必須是美國人、英國人或者雙國籍人士,澳大利亞海軍的核潛艇將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美國海軍,這無疑將和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所謂的「保留核潛艇100%主權」的說法相違背。

這意味著可能澳大利亞在花了巨額經費造出了國產核潛艇後,最後在操作和使用時還要大幅受限於美國和英國海軍,看這兩國的海軍臉色行事,到底是不是「賠了夫人又折兵」,恐怕屆時只有澳大利亞海軍自己清楚了。

維吉尼亞級核潛艇水下發射魚雷電腦效果圖(美國海軍網站)

來源:參考消息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