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奮鬥一生「種出999朵玫瑰」,影響了中國大半個世紀

新東方 發佈 2024-03-24T17:53:56.291516+00:00

而在百年前,有這樣一位女性,人們更是不吝對她的稱讚:「氣度非凡宛若天使」。冰心贊她:心靈深處總是供奉著的敬佩老師,「第一次瞻吳先生的風采,她穿著雅淡而稱身的衣裙,從容地走上講台時,我就驚慕她端凝和藹的風度。」

內容來源:新東方教育服務官微


現在,人們大方地讚譽女性的力與美,認同「60歲是新的盛顏」;


而在百年前,有這樣一位女性,人們更是不吝對她的稱讚:「氣度非凡宛若天使」


冰心贊她:心靈深處總是供奉著的敬佩老師,「第一次瞻吳先生的風采,她穿著雅淡而稱身的衣裙,從容地走上講台時,我就驚慕她端凝和藹的風度。」


她生於舊時代,卻堅定地邁開新的步伐,以「厚生」的教育理念,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傑出的女性楷模;


她是舊金山聯合國制憲會議中國代表團及工作人員中唯一的女性,第一位在《聯合國憲章》上簽字的女性,美國密執安大學的「和平與智慧女神」;


她就是中國第二位女大學校長、第一位女博士校長,被董必武讚譽「像她這樣精幹的人物,男子中也少有」的吳貽芳


紀錄片《大師:吳貽芳》


01

女子大學的女學生


卻只能成為「賢妻良母」?


二十世紀初,中國陸續出現了女性學堂,女性的受教育權似乎正在受到更多的重視。


可是,新的學堂似乎也不能擺脫老一套。即使女性得以衝破阻礙走入學堂,她們所能學到的不過也只是如何成為一個家庭中的女性——換言之,「賢妻良母」。


女性走出家庭,只是為了學習成為一個更高級的家庭女性。這樣的理念和想法絕非個例。


就在這樣的時代觀念下,金陵女子大學誕生了。


1916年2月,23歲的吳貽芳作為特別插班生,成為金陵女大的第一批學生之一。時任校長美國人德本康夫人,面對著二百人禮堂里坐著的寥寥十來位位女學生,將金陵女大成立的那一天,稱為「中國婦女新的一天」。


近四年艱苦學習之後,最初入學時的第一批12位女學生只剩下了5位,其中就包括了吳貽芳。


紀錄片《大師:吳貽芳》


在她們即將畢業的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了。面對著學業考試和畢業考試的壓力,吳貽芳作為學生自治會會長,堅定地與同學們共同商議討論:


天下興亡,人人有責!哪怕要推遲畢業時間,大家也堅定地要為爭取國家主權盡一份力。


金女大罷課一周後,事件出現轉機,學生自治會決議複課。吳貽芳最終以優異的成績順利通過畢業考核,成為中國第一批在本土獲得學士學位的女大學畢業生!


畢業後,吳貽芳被聘請為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的英文教師和英語部主任。因為口語出色,吳貽芳多次作為陪同翻譯參與外事活動,後獲得美國密執安大學研究院生物學的學習資格。


在美留學期間,吳貽芳憑藉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了身周的同伴,先後當選為北美中國基督教學生會會長、留美中國學生會副會長、密執安大學中國學生會會長和科學會會員等。


1928年,吳貽芳正在美國準備博士畢業事宜,意外收到了母校金陵女大的信,希望能聘請她作為金陵女大的下一任校長。


當年5月,35歲的吳貽芳毅然拒絕了許多美國大學與研究機構拋來的橄欖枝,帶著博士學位啟程回國,接任金陵女大的校長職位,成為金陵女子大學的第二任校長,同時也是中國第二位女性大學校長。


紀錄片《大師:吳貽芳》


自此開始,她將用一生踐行著中國女子高等教育的夢想。中間甚至兩次拒絕蔣介石拋出的橄欖枝,希望她擔任教育部長的邀請。


只為了讓每一個有志於學的女孩子都能有學可上、未來可期,為中國女性的高等教育開創嶄新的天地。


02

造就女界領袖


為社會之用


德本康夫人發表的離職演講中,期望金女大能為中國「訓練虔誠的基督徒領袖」;


而吳貽芳卻在就職演說中話鋒一轉,將「造就女界領袖,為社會之用」作為辦學宗旨


紀錄片《大師:吳貽芳》


吳貽芳希望能「為中國女子提供最好的教育」,讓金陵女兒清白、正直、精神獨立、自強不息地立足於社會。


為了培養全方面發展、為社會所用的人才,在金陵女大,學生們所接受到的教育是廣泛而多樣的。


金女大關注女孩子們的身體素質,體育課是每位金陵女大的學生四年一貫的必修課,不僅進行體育訓練,還對學生們的形體與姿態進行調整。


每年五月,金女大都會舉行花會,在此選出「五月皇后」,學生們在操場上翩翩起舞,神色中洋溢著自信和熱情。


紀錄片《大師:吳貽芳》


在金陵女大,女孩子們既不會被束縛在為了家庭的培養模式中,也不會被要求與男子一樣,而是以自由、獨立的精神面貌,意氣風發地進取著。


作為校長,吳貽芳更是以「風度非凡」的形象,作為金陵女兒們的楷模。只是很少有學生知道,她非凡的風度之下,其實飽受家庭的創傷。


紀錄片《大師:吳貽芳》


1909年,她的父親被誣挪用公款,跳江自盡。隨後不久,就讀於清華學堂的哥哥也選擇沉江。承受不住打擊的母親病故了,一直共同求學的姐姐也選擇了離去。


短短一月之間,曾經幸福的家庭分崩離析,可吳貽芳振作起來,苦難並沒有打倒她,卻使她更強大。


她承受痛苦的堅定與坦然,也使她對學生們更多關切和照顧。


1948級畢業生梅若蘭回憶道,她自一年級開始利用課餘時間在學校圖書館勤工助學,學校的這項制度讓家境貧寒的她能順利求學。


金女大有一項嚴格的規定——不收已婚的學生,但意外的申請也會到來。


1925年,《孽海花》作者曾樸的妹妹曾季肅通過友人輾轉聯繫上吳貽芳,坦誠已有一子一女,但仍迫切希望能擺脫封建婚姻的束縛,強烈渴望能進入金女大求學。


紀錄片《大師:吳貽芳》


吳貽芳被曾季肅的熱切渴望所打動,思索良久,同意了曾季肅的請求。金女大最特別的學生,走入了這所特別的大學。


吳貽芳承受著幾乎無出其右的家庭悲劇,但那些風霜都化作她人生成長的給養,化作她前行路上的基石,化作她超出常人的智慧、堅韌和勇氣;


以熱血化碧之誠,篳路藍縷之功,鑄女子高等教育之業,關懷並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年輕女性。


03

侵華鐵蹄


擋不住金女大的光芒


吳貽芳在任校長的二十多年中,一直秉承著「厚生」的教育理念。


踐行「全人格教育」,培養「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來幫助他人和社會,自己的生命也因之而豐滿」的人才。


奉獻社會服務他人,一直是金女大孜孜不怠的追求。


紀錄片《大師:吳貽芳》


梅若蘭回憶道:「(金女大)要給你實實在在的本事,並且要把這個本事運用到社會實踐中。」


的確,金女大不僅在專業設置上重視為社會服務和建設社會的實際需求,並且在學生在校的校園生活中,也鼓勵學生從事公益活動,服務社會。


金女大師生開辦鄰里學校、興建鄰里中心、提供鄰里服務,為學校附近的婦女兒童提供切實的幫助與受教育的機會。


紀錄片《大師:吳貽芳》


面對突發的天災人禍,金女大的師生也勇於站出來,承擔社會責任。


1931年,長江流域突發特大洪災,金女大的學生們紛紛捐款捐物,慷慨解囊救濟災民。同時,學生們一致決定,將學校宿舍停止供暖所節省下來的費用全數捐給災民使用。


1937年,侵華日軍的鐵蹄踏破了南京城。金女大的大部分師生西遷到成都,在戰爭中,做好紮實的鄉村服務工作,教當地的農民識字、幫助他們培養職業技能,改善醫療條件,成立托兒所等等。


在無情的炮火面前,幾名金陵女大教職工毅然放棄了離開的機會,留守在南京校區,將金陵女大改造為避難所,冒著生命危險與極大的精神壓力,庇護了大量婦孺。


紀錄片《大師:吳貽芳》


於是,金女大與吳貽芳校長,成為國際愛好和平的運動中響亮的名字。



泱泱中華,有汝芬芳;所貽之光,澤被永彰。吳貽芳帶領著學生們在實踐中淬鍊著人格,體認著現實。


女學生們真正地成為了社會中的「人」,女子教育也隨之根本性地從「非人」轉向「真正人」的教育。


04

獨立的女性大學


造就獨立的女性


1951年,金女大和金陵大學合併,從一個簡單的對比中就可以看出金女大的不同——


合併後,金女大的學生與金陵大學的女學生們,在化學實驗課上的表現天差地別。


金女大的女兒們什麼都能獨立完成,什麼都敢上手,面對具有危險性的、複雜的化學實驗,沒有一個女孩子選擇退縮。


而金陵大學因為男女合校,碰到有危險性的操作,通常都只由男生完成。


紀錄片《大師:吳貽芳》


獨立精神,始終存在於金陵女兒們的心中。


金陵女大的大學生大多不同於當時眾多選擇重回家庭的女學生,而大部分步入社會、自食其力。


1947年,金女大對歷屆畢業生進行全面調查,結果顯示:


歷屆的732名畢業生中,191人在畢業後繼續深造,242人服務於教育界,89人服務於社會服務業,醫護人員33人,科研人員68人,公務員66人……


獨立的意識和完整的人格,是金女大給予學生們受用一生的財富。


深深浸潤到每一位金陵兒女的血脈中,並隨著她們的代代傳遞,感染到身邊的每一個個體:


攜一子一女來到金女大求學的曾季肅在1929年畢業後一生致力於教育事業,創辦了上海著名的南屏女中;


曾季肅的女兒曾彌白,亦就讀於金女大,日後成為中國著名的生物學家。


紀錄片《大師:吳貽芳》


吳貽芳曾說自己培養出的999位畢業生,是金女大的999朵「玫瑰」


她們是吳貽芳校長向所有女性播下的種子,她們堅定的身影與踏實的步伐,像吳貽芳校長一樣,引領後來人繼續前行:


嚴彩韻,1921級,中國最早從事生化研究的女學者;

劉恩蘭,1925級,中國第一位女海洋學家,自然地理科學第一位女博士;

魯桂珍,1926級,著名生物學家,與李約瑟合作完成《中國科學技術史》;

胡秀英,1932級,著名植物分類學家,哈佛大學終身教授;

李果珍,1938級,中國醫學影像學帶頭人,為中國引進CT和MR技術第一人;

熊菊貞,1942級,耶魯大學當年僅有的兩個女正教授之一;

茅於燕,1950級,兒童教育學家,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

張匯蘭,中國第一位體育女博士,中國第一位女籃球裁判;

喻嫻才,聯合國文件管理專家,在聯合國服務35年;

王明貞,著名物理隨機過程專家,清華第一位女教授;

鄭小瑛,中國第一位交響樂女指揮家,中央歌劇院終身榮譽指揮;

……


對於占據總人口一半的整個女性群體來說,玫瑰們是稀少的;


可是這一批「中國近代女知識分子的群體典範」為全體女性所帶來的示範性與鼓舞性力量,卻是巨大的。


金女大作為一所獨立的女子高等教育院校的時代,已然過去很久;

但是金女大留給學生們的精神給養卻永遠存在,讓我們在偉大的女性個體身上,看到超越時間和歷史而存在的女性力量。



參考資料:

1. 紀錄片《大師:吳貽芳》

2.《厚生育英才》錢煥琦,孫國鋒著

3.《先生歸來 南京民國老大學的那些人和事》張守濤著

4.《厚生務實 巾幗楷模 金陵女子大學校長吳貽芳》程斯輝,孫海英著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