隕石滅了恐龍?木星幫凶?到底誰導致了災難的降臨?

天文在線 發佈 2024-03-24T18:02:51.237242+00:00

恐龍滅絕可能源於太陽系邊緣的一塊岩石木星把它踢向了地球受木星的引力影響,一顆彗星與地球相撞後的岩石或成為非鳥獸腳類恐龍滅絕的原因。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導致恐龍滅絕的物體並不是人們猜想的來自木星和火星之間的小行星。

恐龍滅絕可能源於太陽系邊緣的一塊岩石

木星把它踢向了地球

受木星的引力影響,一顆彗星與地球相撞後的岩石或成為非鳥獸腳類恐龍滅絕的原因。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導致恐龍滅絕的物體並不是人們猜想的來自木星和火星之間的小行星。相反,研究作者稱,撞擊物是來自太陽系外邊緣的冰質彗星奧爾特雲的彗星碎片。

來自奧爾特雲的長周期彗星需要數百年的時間才能繞太陽一圈,之前有研究表明,它們穿越行星軌道的機率極小,不可能成為導致非鳥獸腳類恐龍(以及大約6600萬年前地球上四分之三的其他生命)滅絕的罪魁禍首。但發表的《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雜誌上的新研究發現,木星的引力推動周圍約20%的長周期彗星中靠近太陽,這些彗星在太陽附近發生了分裂,其碎片撞擊地球的可能性是其他奧爾特雲彗星的10倍。

災難性影響

在這張計算機增強的圖像中,深綠色的線表明位於尤卡坦半島左上角的奇克蘇魯布隕星坑的外部邊界是一個只有10到15英尺(3到5米)深,3英里(5公里)寬的半圓形凹槽。(圖片來源: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NGA)

我們生活的星球非比尋常。是否曾經有那麼一瞬間你思考這些尋常事情是如何發生的,為什麼會發生在此處?地球是如何形成的?我們是如何預測天氣狀況的?化石是怎麼形成的?是什麼引起了地震,哪些動物能夠在黑暗中發光?《不可思議的地球》揭曉了這一切:在這段令人激動的讀書之旅中你將了解到關於世界的一切,領略令人震撼的風景以及條理清晰的圖表!

白堊紀末期的隕石撞擊留下了一個直徑約93英里(150公里)的隕石坑,位於今天的墨西哥希克蘇魯伯鎮附近,此太空岩石也因此得名希克蘇魯伯撞擊物。據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員稱,這塊岩石至少有6英里(9.6公里)寬,並以每小時44640英里(71840公里/小時)的速度撞擊了地球。由此引發了一英里高的海嘯,並導致撞擊點地殼的融化。

希克蘇魯伯撞擊物的來源在研究人員中存在爭議。根據對隕石坑的地質分析表明,該撞擊物是一種碳質球粒隕石,這種隕石占太陽系中已知主要小行星帶隕石的10%左右。哈佛大學天文學家阿維·勒布(Avi Loeb)和哈佛大學天文學本科生阿米爾·西拉吉(Amir Siraj) 兩位研究作者稱奧爾特雲存在更多含有該成分的物質。

研究人員模擬了長周期彗星從奧爾特雲運行經過木星的的路徑,他們發現太陽系最大行星的重力場將大約五分之一的長周期彗星變成了「掠日彗星」,即非常接近太陽的彗星。在近距離範圍內時,太陽的引力吸引這類彗星近側,產生的潮汐力甚至可以使彗星分裂。

碰撞的時機

與完整的彗星相比,奧爾特雲天體分裂的碎片更有可能在歸程中撞擊地球;研究人員表示,類似希克蘇魯伯撞擊的事件每2.5億到7.3億年就會發生一次。

勒布在一份聲明中說道:」我們的論文可以解釋這一事件的發生:研究認為,如果你在一個物體接近太陽時將其分解,它會產生適當的事件率,產生殺死恐龍的那種撞擊。」

Loeb和Sajir在這篇新論文中寫道,哈薩克斯坦的Zhamanshin隕石坑是過去100萬年中形成的最大的隕石坑,它也可能是由碳質球粒隕石形成的,該隕石坑的物質更有力地支撐了該類型的碎片極有可能撞擊地球的理論;更多對地球撞擊坑和彗星組成的研究有助於支持這一理論。

勒布說:「我們應該會更頻繁地監測到更小的奧爾特雲碎片地來到地球。我們希望通過更多長周期彗星的成分數據、統計數據和一些隕石碎片來驗證這一理論,。」

相關知識

彗星,俗稱掃把星,是由冰構成的太陽系小天體。當朝向太陽接近時,會被加熱並且開始釋氣,展示出可見的大氣層,也就是彗發,有時也會有彗尾。這些現象是由太陽輻射和太陽風共同對彗核作用造成的。彗核是由鬆散的冰、塵埃、和小岩石構成的,大小從P/2007 R5的數百米至海爾博普彗星的數十千米不等,彗尾可能延伸長達一天文單位。

BY:Stephanie Pappas

FY: Aaaaaz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在作品發布後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