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未來十年教育改革,對普遍家庭將會產生什麼影響?

第一心理 發佈 2024-03-24T20:14:33.004266+00:00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隨時查閱一系列優質文章,同時便於進行討論與分享,感謝您的支持~教育可以說是社會當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關鍵部分,無論什麼年代,什麼樣的社會發展狀況,教育事業都是人們十分關注的一個點。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隨時查閱一系列優質文章,同時便於進行討論與分享,感謝您的支持~

教育可以說是社會當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關鍵部分,無論什麼年代,什麼樣的社會發展狀況,教育事業都是人們十分關注的一個點。

如今在國內社會的發展趨勢以及教育狀況之間都存在著密切的聯繫,如果留心相關的新聞就會發現,從2021年至今,國家發布了許多與教育相關的政策。

這些政策的發布並不是沒有依據的,而是有針對性的、以改善當今我們所面對的諸多社會問題為目的的。

現象:就業難與生育難

首先,在我們進入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之後,幾乎每年的夏天都會有數以百萬接近千萬計的大學生要走入社會,但在這些大學生當中,能夠找到稱心如意工作的人,恐怕占不到10%。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一個現象是,社會當中有很多行業其實是存在十分嚴重的用工缺口的,尤其是一些專業技術崗位,這些崗位可能需要勞動者具備十分專業的技能和能力,但是對於學歷的要求並不是特別的高。

所以一個十分奇怪的現象就是,一方面眾多企業想方設法的想要獲取自己十分渴望的專業技術人才。

另一方面是諸多拿到文憑,想要找一份合適工作卻遲遲沒有下文的畢業生。造成這種結局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

比較直接的原因當然就是社會的發展以及跟隨社會發展而產生的教育事業的發展——如今社會當中,人們的平均學歷大大高於上個世紀,甚至是十年之前。

想要接受高等教育,想要上大學,甚至是讀研究生,都並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

但是在這樣的趨勢之下,隨之增長的一方面是人們對於學歷的正視和追求,另一方面就是社會當中存在的對於學歷的誤解。

大學和高校的蓬勃發展會使人們有這樣的想法:現在的大學生這麼多,取得一個大學文憑,豈不是找工作的最基本的需求嗎?

與此同時,那些能夠培養學生使其獲得專業技術的高職高專和大專院校,在對比之下似乎就成為了不那麼出色的院校,好像自己家的孩子如果不能去本科院校,而是去專職院校學一門手藝,就是十分丟人的事情。

也就是這樣,選擇專業院校的學生和家長越來越少,符合相關技能要求的人才自然也就十分的稀缺。

這種現象其實也間接導致了一個當下十分嚴峻的社會問題,那就是生育難。很多已經到了為人父母年紀的年輕人,由於這種現象而無法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自然也就不能在經濟和物質條件上具備生育子女的條件。

再加上他們不想讓自己的子女和自己一樣遭受這種經歷,所以很多的90後和00後就選擇暫時不生育。這一點其實可以從近幾年的人口增長數量窺見一斑。

癥結:育兒的投入與回報

針對上文提到的這個現象,其實國家也已經發布了相關的政策。無論是中招考試的分流,還是對於某些院校名稱以及專業的調整,都是為了鼓勵大家放下之前對於高職高專和大專院校的成見,鼓勵大家去學一門手藝。

之所以會存在這樣的政策,意圖就是讓學生和家長都改變之前的觀念,不要把「上大學」看作是人生唯一的出路,導致最終畢業了卻找不到合適的工作,空有文憑和學歷,望洋興嘆。

與此同時,教育部門還將很大的力度放在整治中小學校外培訓領域上,2021年夏天開始實施的「雙減」就是看準了這一點,意在將學生和家長的精力再拉回到校園當中,不再「內卷」。

也許有人會疑惑:難道沒有課外補習機構就不存在競爭和「內卷」了嗎?學校本身也是存在師資力量、位置、基礎設施等的差距的。

誠然,學校本身也許就存在這些問題,導致彼此之間的力量有區別。但是另一項政策的出現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這種情況——隨著政策的發布,「學區房」恐怕會成為歷史。

之後學生就學不再會因為自己家庭的居住位置而確定自己接受教育的學校,家長購買房產投資的行為,恐怕也會受到很大影響。

儘管文中提到的這些政策想對社會產生明確的影響,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去驗證。但對於普通家庭而言,應該更早發現政策和社會問題之間的聯繫,並且有針對性的調整自己和子女的發展軌跡,這樣才有機會在將來把握機遇。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

編輯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微信公眾號:第一心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