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如果一個人朋友很少,親情淡薄,那八成是這三種人

第一心理 發佈 2024-03-25T05:08:59.563060+00:00

他們基本上很少社交,也沒有什麼朋友,身邊的親戚很少,和親人的關係也較為淡薄。南懷瑾先生認為,如果一個人朋友很少,親情淡薄,那八成是這3種人。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隨時查閱一系列優質文章,同時便於進行討論與分享,感謝您的支持~

你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人?他們基本上很少社交,也沒有什麼朋友,身邊的親戚很少,和親人的關係也較為淡薄。

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南懷瑾先生認為,如果一個人朋友很少,親情淡薄,那八成是這3種人。

一、被親情傷透心

今年過年前,辦公室的小李又主動提出幫大家值最後一天班。要是以前,大家還會關心一下原因。

但是這兩年來,大家已經對小李不回家的原因十分了解,久而久之也就習慣了。原來,小李並不是回不了家,而是不願意回家。

小李出生在一個傳統的北方家庭,她的家庭條件不好,上面還有個哥哥。在小李讀高中的時候,父母就有意讓她輟學,希望她能夠提前進入社會開始工作,為這個家出一份力。可是小李卻不願意,她覺得,憑什麼哥哥就可以繼續讀大學,自己要輟學打工呢?

從那時起,小李就漸漸遠離了家庭。她開始利用寒暑假時間打零工,為自己賺取生活費和學費

直到大學畢業,父母都沒有給小李出過一分錢,上大學的時候,室友都在快樂地享受大學生活,可是小李卻每天都要打工,還要兼顧學業,日子過得十分艱苦。

就這樣,小李終於大學畢業,找到了一份還不錯的工作。沒想到,平時不怎麼聯繫的父母在得知小李工作後就馬上打電話過來,支支吾吾地想找小李要生活費。小李雖然對父母有些寒心,但是她還是一個很孝順的孩子,於是就給了父母。

只是有一次過年回家,父母不僅沒有關心她這麼多年來的生活,反而還天差地別地對待她和哥哥。

在那個家,小李就好像只是一個陌生人和一個要錢的工具。從此,小李和家裡斷了聯繫,已經有幾年沒回去過年了。

心理學大師阿德勒說,幸福的童年可以治癒一生,而不幸的童年則要用一生去治癒。我們常說,沒有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每個父母的愛都是無條件的。武志紅老師認為,這些其實都是父母常見的謊言。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精神分析大師弗洛伊德認為,一個人的人格基本在五歲之前就已經形成了,而他之後的所有行為其實都是對五歲之前經歷的復刻。

正因如此,父母在孩子童年時期給孩子帶來的傷害是很難癒合的。

很多父母自己身上都存在很多問題,當他們意識不到自己的問題時,就會給孩子帶來影響,導致孩子懼怕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他們不僅會出現親情淡漠的問題,還會刻意和他人保持距離。

二、目標明確的人

有人曾經做過一項調查,他們發現,目標明確的人在年輕人中只占20%。也就是說,絕大多數年輕人都是迷茫的。

近兩年來,考公和考研的人數越來越多。其中,找不到工作或是對未來感到迷茫的人不在少數。

我有一個小叔,我很小的時候就非常敬佩他。他生長在農村一個貧窮的家庭,從小勤奮好學,喜歡讀書。


聽父親說,冬天下大雪的時候,別人都不去上學了,可是他還是要走幾公里到學校去讀書,他從小就立志要成為一個優秀的學者。

由於成績優秀,小叔直接被保送到省會的大學,進入哲學專業學習,靠自己的實力考上了研究生。

他知道自己要想繼續讀博就必須要得到老師的支持和推薦,於是他開始幫助老師四處代課,不僅提高了自己的能力,還得到了老師的青睞。

在學習的這十幾年中,他幾乎很少交朋友,也從不談戀愛,一心都放在自己的目標上。讀博三年後,他順利畢業留校,依靠自己的努力,年紀輕輕就成了博導。

據父親說,他和父母的關係十分淡薄,但是對父母很好,工作之後靠自己給父母在縣城買了房子。

目標明確的人往往不會為親情和愛情所牽絆,在他們眼中,自己的目標才是最重要的,他們不會把時間放在其他事情上面

他們不僅能夠抵制住外界的誘惑,還能把心思放在自己的目標上,為了實現目標而努力奮鬥。

心理學領域中有個概念叫做心流。在那些目標明確的人身上,心流是一個非常常見的心理體驗。

心理學家認為,心流指的是人們在專注某種行為時所產生的一種心理狀態,他們完全專注於自己眼前的事情,不會為外界的事情所打擾。

在當今這個社會中,社交已經不是一個必需品。有項研究表明,過度社交會消耗人內心的能量。

人不一定要擁有很多朋友,三兩知己就已經足夠。如果總是把時間放在外部世界上,那麼就會缺乏獨處的時間,對自己的關注也會降低,很可能會喪失自我。

三、智商高的人

智商高的人和周圍的普通人想法往往都存在很多差異,正所謂高處不勝寒,說的就是這樣的情況。

北大韋東奕是一個智商160+的數學天才,直到今年,他也不過才32歲,卻在28歲的時候就被北京大學聘請為助理教授,網友都管韋東奕叫「韋神」。

可是這樣的一位數學天才,卻十分不善交際。別的教授都十分講究穿著,可是韋神卻不在乎這些,永遠穿很隨便。

除了數學,他幾乎對其他事情都不感興趣。和很多天才一樣,他的性格非常靦腆。曾有一個女生公開追過韋神,可是韋神也似乎並不感冒。不少人感嘆,天才的人生和自己總是有很大不同。


對於那些智商很高的人來說,他們的思維方式已經和普通人不在一個層次。在天才的童年時期,往往都會被身邊的小朋友當成怪物。對天才來說,他們說的其他同學甚至是父母都無法理解,而周圍人感興趣的事情對他也沒有什麼吸引力。

他們不被周圍的人所理解,身邊的人也會帶著世俗的眼光去評判他們。因此,天才往往都是孤獨的。他們不善交際,也不願意把自己的時間浪費到這些沒有用的事情上面。

一項研究發現,天才的情商往往都比較低。心理學家認為,天才對自我的關注度通常都會比較高。

他們更關心的是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如果將注意力都放在體會他人的感受上,自我的發展就會受到阻礙。所以,天才通常都不善於和他人相處。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

編輯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微信公眾號:第一心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