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彰!中山六院2022年度先進巡禮(醫療服務篇)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 發佈 2024-03-25T06:04:20.689069+00:00

由我院婦產生殖新生兒科首席專家梁曉燕教授團隊創立,生殖醫學中心注重科技與人文相結合,以技術創新提升服務水準,用人文關懷確保服務質量,堅持365天無休開診,關注每一處細節,努力實現醫護患滿意、質效共贏的目標。

表彰先進,樹立典型

近日,我院評出

2022年度先進集體、先進個人

過去的一年裡

他們爭當先鋒,力作表率

在服務大局中取得新成效

在隊伍建設上展現新氣象

在凝心聚力中實現新突破


今天中六君給大家帶來的是

2022年度醫療服務方面的先進集體及個人

一起來看看他們的光輝履歷及獲獎感言吧


先進集體


生殖醫學中心

融合人文關懷的技術更有溫度



由我院婦產生殖新生兒科首席專家梁曉燕教授團隊創立,生殖醫學中心注重科技與人文相結合,以技術創新提升服務水準,用人文關懷確保服務質量,堅持365天無休開診,關注每一處細節,努力實現醫護患滿意、質效共贏的目標。


提供先進治療方案,豐富服務種類。從試管嬰兒技術到生殖外科手術,中心擁有華南地區最大、最完整的生殖醫學臨床治療技術鏈。技術創新方面,秉持著「新技術孕育新生命」的理念,中心目前完成多項國內首例手術,建立了生育力保存庫並通過ISO9001認證。擁有一支高水平的醫生團隊和胚胎學家團隊——9名教授級醫生、7名博士生導師、6名碩士生導師,70%的醫生擁有醫學博士學位以及豐富的海外學習工作經歷。


注重醫療護理安全,提高服務水平。中心提供全面健康教育,24小時為患者提供全方位答疑和在線診療護理服務。營造溫馨舒適的門診和病房環境,通過干預前移、心理護理和增加醫患溝通等措施,不斷優化工作流程,提高患者的舒適感和滿意度。中心還提供綠色通道、不限號和夜診等服務,便於患者就診。


腫瘤科一區

優化服務流程,加強醫患溝通



作為國家級GCP新藥臨床實驗基地、廣東省第二家專注於腫瘤I期藥物臨床研究的科室,我院腫瘤內科針對MSI-H、HER2、KRAS、NRAS、BRAF V600E、NTRK、CDLN18.2 、KRAS G12C、FGFR等罕見分子分型,積極開展結直腸癌、胃癌、食管癌、間質瘤等消化腫瘤的臨床新藥研究。


以結直腸癌術前治療、結直腸癌肝轉移治療、消化道腫瘤的免疫治療和消化道腫瘤的靶向治療及化療為醫療特色,科室專注於各類消化系統腫瘤的臨床治療與研究,不斷開發藥物治療新模式,參與修訂國內外指南,致力於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並降低遠處轉移率。


在過去一年的時間裡,科室優化服務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從入院登記、住院治療、出院結算等環節規範醫保行為,大力推行門特醫療和門診化療,建立門診化療體系,實行住院患者床旁結算,方便患者的同時提高自身效率。


加強醫患溝通,提供優質服務。對患者施行個性化醫療,提高患者生存率和治癒率;設立專科宣教手冊,每月進行患者滿意度調查。


響應國家號召,衝鋒抗疫一線。面對疫情的嚴峻情勢,科室積極響應號召,在保障科室正常運轉的前提下,全力投入新冠感染者的醫療救治及護理工作中。


信息數據處

身體力行踐行醫院服務文化



我院信息數據處下設技術科、網絡管理科和數據管理科,負責醫院信息化規劃、信息系統建設、網絡管理和數據管理。醫院信息化建設的主要目標在於服務臨床、服務患者、服務同事。


我院信息數據處建設了方便醫護人員的一體化臨床信息系統。結合專科特色,建設合理用藥、檢查和檢驗知識庫。整合患者既往門診和住院檢查的圖像和報告,並藉助信息化手段保障醫療安全。還建設了醫囑通知平台、護理計劃系統、重症醫學系統和輸血系統,優化醫囑PDA執行功能,提高醫療效率。為優化醫護的使用體驗,2022年度,我處對一體化系統進行升級優化,共發布84個版本、解決1238個臨床需求,優化後系統平均響應速度提升20%。


打造「i六院」平台,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進行行動支付升級,優化出院結算業務流程,完成出院線上結算業務交互,實現出院線上結算模式對自費、醫保及公醫患者類型的全覆蓋。


另外,信息數據處建設結構化電子病歷服務科研。2022年完成了531份病歷模板,病歷使用頻次10萬份/月。引導臨床設計並上線了一批病種特色的專科結構化病歷,形成了病歷模板設計、製作與管理規範。並依託信息系統固化管理制度服務醫院管理,藉助數據提高管理成效。



先進個人


黃美近:

銘記守真之志,許以「鏡技」求精



「非常榮幸獲此殊榮,2022年可以說是我從醫30年來最難忘的一年,我們能夠做到抗疫,手術兩手抓!特別感謝護理姑娘們、麻醉手術中心、檢驗科、病理科、影像科等各位同事的支持,在兄弟科室的大力配合下,科室施行的腹腔鏡腸癌根治術手術數量仍然有13%的增長。不忘初心,始終以患者為中心,給予病人最優質服務。銘記守真之志,行醫才配健康所系;我們許以『鏡技』求精,患者方以性命所託。掌握最前沿的醫療技術,讓患者享受到最安心的醫療服務。我們結直腸外科一區秉承『傳承,創新,規範,提高』的外科精神,為六院做更多的貢獻!」


黃美近,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副院長,外科教研室主任,博士,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從事普通外科尤其是胃腸外科近30年,致力於結直腸癌的規範化外科手術,熟練掌握腹腔鏡腸癌根治術、低位直腸癌保肛手術、盆腔直腸間質瘤低位保肛手術、腹腔鏡聯合會陰盆腔巨大腫瘤切除術等術式。發表學術論文95篇,參編繼續教育教材、外科學專著13本,先後主持或參與國家自然基金、教育部博士點基金和省級項目30餘項,橫向課題2項。


鄧艷紅:

為全球腫瘤防治貢獻中國智慧



「感謝醫院的認可及鼓勵。作為大學附屬醫院的醫生,從『醫教研』三個方面推動醫學發展、提供高質量醫療服務是應盡的責任和義務。踐行醫者初心,守護人民,保障人民健康;教導學生,培養醫學人才。在未來的日子裡,我將落實醫教研、社會服務等工作,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用實際行動推動行業及社會高質量發展,為國家醫療質量的進步增添效力,為全球腫瘤防治貢獻中國智慧。」


鄧艷紅,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院長助理,腫瘤科主任,中山大學醫學院腫瘤教研室主任,教授,主任醫師,腫瘤學博士生導師。中國結直腸癌診療規範(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成員、中國老年醫學會腫瘤分會副會長、中國抗癌協會整合腫瘤學分會常委。從事胃腸道腫瘤的臨床工作和相關研究20年,主要研究方向為結直腸癌幹細胞在結直腸癌化療耐藥發展中的作用,以及分子標記物在預測化療、靶向治療以及免疫治療有效性中的臨床應用。主持開展的全國多中心研究2次獲得腫瘤學領域國際最高級別會議ASCO的口頭報告,並在國際腫瘤學頂級期刊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在J Clin Oncol、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等高水平學術期刊發表論文30餘篇,相關研究成果多次被國際NCCN結直腸癌指南引用推薦。


郅敏:

攻堅克難,讓患者帶著信賴與療效滿意而歸



「很榮幸能夠連續兩年獲評個人醫療服務獎。過去的一年裡,克羅恩病是自己接觸最多的病例。對於這一較難診斷的病例,很多來自外市、外省,甚至祖國邊陲地區的患者帶著疑惑與期待慕名而來,最後帶著信賴與滿意而歸。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2年,即使經歷了疫情防控的考驗,我們的住院患者數量還不斷提升。這離不開整個團隊的努力和付出,感謝消化內科的各位同事,感謝大家的支持、幫助及配合。征程萬里風正勁,未來我們既要醫教研並舉、腳踏實地,又要眼望四方、立足長遠。」


郅敏,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內科副主任、消化內科副主任、消化內科一區主任,教務處處長,博士研究生導師,副教授,《診斷學》教研室主任。炎症性腸病公益組織「常在心」創始人及管理者,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分會炎症性腸病學組委員,中華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學會青年委員,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和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炎症性腸病診療質控評估指導中心專家委員會秘書,中國醫師協會整合醫學分會消化病學分會委員,北京醫學獎勵基金會IBD專委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外科分會炎症性腸病專委會委員,廣東省醫師學會消化病分會委員,廣東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


劉天潤:

以生命為本,為健康事業、為社會做出更多貢獻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和團隊的認可。在醫療工作的道路上,我一直以生命為本,秉承關愛精神,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以期救治更多的疑難危重患者、幫助他們恢復健康。同時,我將繼續研究和探索,爭取為醫學發展作出自己的努力、為患者朋友提供更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在此,感謝我的領導、同事、朋友、患者及家屬們,他們給了我很多幫助、支持、關心和理解。未來,我將不忘初心,繼續努力,為健康事業、為社會做出更多貢獻。」


劉天潤,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耳鼻咽喉科、頭頸科/甲狀腺外科主任,專科教研室和教學基地主任。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腫瘤學/頭頸外科博士,賓夕法尼亞大學Research Scholar等。廣東省抗癌協會頭頸腫瘤分會青年主任委員、廣東省抗癌協會甲狀腺癌分會常委、中國醫學教育協會頭頸腫瘤分會委員。先後獲評「嶺南名醫」「羊城好醫生」「廣東省千百十人才培養工程培養對象」「廣東省傑出青年醫學人才」「廣東省高層次人才評審專家」等稱號。研究方向為甲狀腺腫瘤和頭頸腫瘤的綜合治療,甲狀腺腫瘤的腔鏡外科治療。發表論文50篇,以第一/通訊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期刊發表論文30餘篇,1篇被國際甲狀腺組織ATA的指南引用。


楊星:

立志成為群眾就醫的「第一站」和「終點站」



「除了個人優異的醫療技術水平及換位思考能力,任何成功的取得,更為重要的是能站在巨人肩膀之上。感謝導師們全程諄諄教導,感謝中國最資深的胚胎學家保駕護航,感謝國內發展最快的研究型生殖中心和醫院提供醫療技術創新平台。我將秉承仁愛之心,不斷探索不孕症診療方案,為守護女性同胞的全生命周期健康而不斷奮鬥,立志成為群眾就醫首選的『第一站』和疑難患者信得過的『終點站』!」


楊星,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生殖醫學中心副主任,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年度門診掛號量逾4 萬人次,居全院之首,連續11年獲評中山六院年度考核「優秀工作者」,並獲中山六院醫師節「優秀醫師」「醫療服務先進個人」「羊城好醫生」及「羊城青年好醫生」等稱號。牽頭組建我院女性疾病組合門診,實現婦科、產科、生殖、兒科和乳腺外科等科室的協同發力,開展女性一站式就醫模式,關愛女性全生命周期健康。從臨床出發,圍繞「女性生育力的維持、修復與重建」開展系列研究:針對女性生殖道微生態失調及與宿主互作機制、瘢痕子宮女性生殖道菌群失調損害胚胎種植微環境、反覆種植失敗患者臨床診療、多囊卵巢綜合徵患者的診治等,產出多項原創性成果,大大提高輔助生殖成功率,並在Microbiol Spectrum等高影響力國際期刊發表論文30餘篇。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省部級基金4項資助。


蘇明麗:

事無巨細,優化檢查流程,提高服務質量



「非常榮幸能獲得醫院2022年度的『醫療服務獎』。內鏡外科這幾年的快速發展,給我們提供了平台、帶來了機會。另外,作為一個年輕科室,在醫院的大力支持,以及科主任、護長的積極統籌下,我們醫護團隊上下齊心為臨床科室做好服務,力求減少患者的等待時間,提高內鏡的診療質量。


作為國內最大的胃腸疾病診治中心之一,我們醫院的內鏡需求量較為龐大。即便如此,不管是檢查前腸道準備工作的詳細指導、候診時患者焦慮情緒的及時安撫,還是結束檢查後患者相關體徵的嚴密監測、注意事項的細緻交代等,科室人員都竭盡全力為患者做好服務,在保證診療質量的同時,力求優化檢查流程,提高患者滿意度。


高質量發展要求我們在做好服務的同時,還要不斷提高診療質量。依託醫院一流的胃腸疾病平台,近年來郭主任帶領我們在完成常規內鏡診療工作的同時,還開展內鏡下痔微創治療、內鏡下逆行闌尾炎治療術、非依賴DSA內鏡下消化道支架置入術等新技術,不斷探索更精準、更微創的治療模式,更好地服務患者。」


蘇明麗,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內鏡外科主治醫師,醫學碩士,專注於消化系統疾病的內鏡下診療工作。參與多項國家級、省級研究項目,主持廳局級研究1項,發表高水平論文10餘篇。


再次祝賀他們!


責任編輯:張源泉、唐小雨

初審:戴希安

審核:簡文楊

終審:朱昌平

審定發布:李漢榮

內容來源:中山六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