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是父母的「受虐期」,面對不好惹的孩子,如何才能平穩度過

神奇麻麻木小暖 發佈 2024-03-25T07:02:54.411292+00:00

#2023育兒季#有多少家長,被孩子的青春期折騰的抓了狂?「青春期的孩子不好惹」這句話可不是開玩笑,凡是家有青春期孩子的家長,誰不是憋著一口悶氣!朋友家的娃14歲,恰好就進入了「最不好惹」的年紀,從乖寶寶搖身變成了到處亂咬人的小老虎,讓朋友苦不堪言。

有多少家長,被孩子的青春期折騰的抓了狂?

「青春期的孩子不好惹」這句話可不是開玩笑,凡是家有青春期孩子的家長,誰不是憋著一口悶氣!

朋友家的娃14歲,恰好就進入了「最不好惹」的年紀,從乖寶寶搖身變成了到處亂咬人的小老虎,讓朋友苦不堪言。

說幾句話就不耐煩,輕則裝著聽不見,重則甩門進屋一天都不出來;

以前天天「媽媽」長、「媽媽」短,朋友煩夠嗆,現在一個月也喊不了幾次「媽」,搞得朋友心慌慌;

批評一句,有十句懟你,氣得朋友心口疼;

前段時間,朋友總覺得孩子身上有股煙味兒,孩子死活不承認抽菸,直到洗校服的時候兜里翻出來一包煙,質問孩子的時候,孩子還滿臉的不耐煩。

更過分的是,孩子剛過完年就用壓歲錢買了個密碼鎖,把自己的房間鎖換了,誰也進不去,讓朋友又生氣又覺得好笑。

朋友抱怨「幸虧孩子的成績在班級前三,還挺穩定,如果再早戀,成績下滑,我就徹底崩潰了!」

青春期就是父母的受虐期,這句話真是不假!

青春期的孩子就像突然變了一個人,曾經聽話懂事的乖孩子,一夜之間渾身長滿了刺,見誰咬誰。

他們到底是怎麼了?

為什麼青春期的孩子「一點就炸」?


青春期的的孩子生理上向成年人快速靠近,但是心智上還沒有達到成年人的成熟和理智,所以這個階段的孩子只是處於一個「八分熟」的狀態。

他們的身體開始發育,個子猛竄,男孩子冒出了胡茬,女孩子開始了月經,身體的巨大變化讓他們認為自己已經長大,是大人了,試圖擺脫父母的管制。

荷爾蒙分泌的過分旺盛,導致青春期的孩子性格衝動,暴躁易怒,很難控制住自己的情緒。

5-羥色胺以及多巴胺分泌的快速降低,讓孩子經常感到無聊而迷茫,總是感到不快樂。於是他們希望通過外界的刺激讓自己興奮起來,抽菸喝酒,打架,玩遊戲,變成了他們新的興奮點。

自我意識的暴增,讓孩子更重視自己的感受,於是他們變得敏感而自私,很少關注他人感受,只要覺得不爽就懟,不開心就翻臉。

然而內心思想的幼稚,處世經驗的缺乏無時不刻在向所有人宣告「其實他就是個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被成熟和幼稚拉扯著,是一個極端的矛盾體。在這個階段,家長如果說多了,管嚴了,孩子就變得非常狂躁,經常頂嘴,容易抵抗,甚至會用離家出走等極端方式來威脅父母。

如果父母放任不管,孩子則會徹底放飛自我,在「自由」的路上走到黑,徹底滑到底。

所以,對於這個階段的家長,如何處理和孩子的關係,非常重要。


作家麥家曾說過:「青春期是一種危險,可以上天也可以入地,可以是一把刀也可以是一朵鮮花。我們作為長輩,只有一種選擇,就是幫助孩子變成一朵花,抹平尖銳的地方,幫助他們度過最搖擺不定、定時炸彈的這樣一個階段。」

青春期的孩子如彈簧,你管得越多,他反抗越強,所如何和青春期的孩子相處,考驗著每一個家長。

不要過分關注

面對青春期的孩子,父母格外緊張,生怕孩子走錯一步。所以青春期往往是家長管理最嚴格的階段。

翻看孩子的手機日記、嘮叨各種注意事項,在學習生活中指手畫腳,動不動就上綱上線,結果呢?換來的是孩子加倍的叛逆。


中國教育學會理事王占郡指出:「青春期的孩子就是要自主、要尊嚴,如果父母不給他們這個機會、舞台、空間,他們就會表現得更過分,甚至建立起自己的護城河,將父母隔離在外。」

面對青春期的孩子,家長一定不要過分關注。

孩子大了,需要空間思考,開始有了自己的隱私,他們不願意再事無巨細地和父母分享,這都是他們成長的表現,父母要學會尊重。

有句話說的好「你如何對待朋友和同事,就請如何對待青春期的孩子」這個時期的孩子,父母要學會克制,學會冷靜,我們要學會把握的是大方向,很多細小的瑣事和決定由孩子自己掌握就好。

少說廢話

青春期的孩子,父母越嘮叨,孩子越反感。

他們認為自己已經是大人,甚至懂得道理和知識比父母還多,如果父母始終原地踏步,孩子從心裡對父母是有「鄙視」成分存在的,所以你說的話他根本不會聽,只會當成耳旁風。

美國心理學家約翰·羅斯蒙德認為,養育孩子和耕種一樣也是分季節的,每個季節所包含的教養內容應該各有不同。孩子13歲之後,家長應該從一個控制者轉變為指導者,將成長的主動權還給孩子。

這個階段,和孩子的每一次談話,父母都要深思熟慮!

用最簡潔的話語直奔主題,而不是囉嗦一堆惹人煩;

把握好話語的主導權,要讓孩子聽進去,而不是讓孩子用摔門讓自己陷入被動;

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做談話的終結者;

不翻舊帳,不要什麼事兒都往上扯,一次談明白一個點就足夠了;

掌握好尺度和分寸,點到為止,話到即可,千萬不要絮絮叨叨一大堆。



與其管理孩子不如做好自己

青春期的孩子,更崇拜強者。

父母與其強壓著孩子的頭聽從自己,不如加強自我建設,用自己的魅力和榜樣感染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個子高你一頭,懂得知識比你多,你憑什麼認為他會聽你的?所以,與其控制孩子,不如管理自己。

《少年說》中,四年級的李朗逸吐槽媽媽讀書太拼了。

李朗逸的媽媽是一位職場女性,雖然工作很忙,但是依然在業餘時間努力學習考研,每天埋頭苦讀,面對兒子的吐槽,媽媽堅定地說:「我們是一個團隊,沒有人可以掉隊,所以我要跟你一樣學習,媽媽也絕不會掉隊。」

一個每天躺在沙發上打遊戲的家長,和一個努力提升自己,自律向上的家長,誰說出的話孩子更願意聽呢?



《解碼青春期》一書中說:「在青春期,身體和心靈的突變就像一場劇烈的風暴。每一個看上去叛逆、難以接近的孩子,都需要父母強有力的支持。」

為什麼青春期對於有的家長是受虐期,對於有的家長卻和平時一樣,順利度過?

問題的關鍵不在於孩子,而是在於家長。

你是否能理解孩子,讀懂孩子的成長需求?

你是否有更有效的方法去應對孩子的變化?你是否能快速轉換身份適應孩子的成長?

想要不被孩子虐,家長務必要緊跟住孩子的成長步伐,努力改變自己,去成為一個理解孩子的家長,才能和孩子一同順利度過這段熱血而狂躁的階段!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