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熾的經濟帳:停止下西洋,計劃撤軍安南,準備遷都,只為省錢

紅黑亂侃 發佈 2024-03-25T21:51:17.430015+00:00

一提到明仁宗朱高熾,很多人都說,這是一個好皇帝。他在位僅10個月,就根據當時的局勢,停止了朱棣年間幾項折騰的大工程,制定了修生養息的政策,開啟了「仁宣之治」的盛世。

一提到明仁宗朱高熾,很多人都說,這是一個好皇帝。

他在位僅10個月,就根據當時的局勢,停止了朱棣年間幾項折騰的大工程,制定了修生養息的政策,開啟了「仁宣之治」的盛世。

明史稱讚他:在位一載。用人行政,善不勝書。使天假之年,涵濡休養,德化之盛,豈不與文、景比隆哉。

不過,也有人認為,他的眼光不夠長遠,政策過於保守,需要為明朝的衰弱負一定責任。

而他幹的,或者準備乾的這3件事,更是爭議了數百年。有人覺得,幸好朱高熾去世得早,要不然,如果讓朱高熾把這些事全都干成了,明朝恐怕連北方都保不住。

本文我們就來說一說,朱高熾的這幾件極具爭議的大事。

01、停止下西洋

朱高熾登基的第一天,就幹了一件大事:停止鄭和下西洋的活動。

這條命令,直接發布在他的即位詔書里,可以看出他對這件事是多麼地迫切:所有下西洋的寶船,修造活動一律停止,在外的船隻全都回到南京,相關工作人員,全都結束任務,返回京城。

而鄭和這個航海英雄,則擔任南京守備太監。名頭雖然好聽,但是當時皇帝和重要的官員都在北京,南京的官員,基本是養老的閒職。

後來,他更是被打發去修建南京的宮殿了。

《明仁宗實錄》:下西洋諸番國寶船悉皆停止,如已在福建太倉等處安泊者,俱回南京,將帶去貨物仍於內府該庫交收。諸番國有進貢使臣當回去者,只量撥人船護送前去。原差去內外官員速皆回京,民稍人等各發寧家。

我們都知道,鄭和下西洋,是航海史上的壯舉。他第一次下西洋,是在1405年,比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還要早87年。

這麼偉大的行動,朱高熾為什麼要停止呢?

答案是:實在是太勞民傷財了。

下一次西洋的消耗有多大呢?

人員方面,鄭和可不是一個人下西洋的。他的船隊有大約2萬7千人,光這些人的工資和補給,就是一項大支出。

物資方面,鄭和航行的船隻數量,比較可信的記載,是200多艘,其中包括62艘大型寶船。建造這些船隻,需要從雲南、貴州等地採伐足夠巨大的木材,還要從各地採辦生漆、石灰等原料,從四面八方運送到南京的船隻建造處。

這對於明朝的運輸條件而言,負擔可想而知。

而鄭和出海,還攜帶了大量物資。光一次從景德鎮燒制的陶瓷,就有好幾十萬件,更別提難以計數的絲綢、茶葉、寶石等特產和珍寶。

到了朱棣後期,明朝維持這樣的遠航活動,已經相當吃力了。朱棣就曾因為國庫原因,不得不宣布暫時停止遠航活動。

明朝付出這麼大代價下西洋,又有什麼收穫呢?

開拓眼界、宣揚國威、促進中外經濟文化交流,這些都是我們後人總結出來的重要意義。而在當時明朝的君臣眼裡,維持這樣的航海活動,實在是得不償失。

誠然,鄭和從西洋帶回來不少寶貴的奢侈品,如香料、珍寶、長頸鹿,以及國外的工藝和技術等。

但是,這些大多數都是宮廷使用的奢侈品,難以回饋到國庫上。明朝的官員,還因此吃了不少明虧。

比如說,鄭和從海外帶回來大量胡椒和蘇木等香料,光從南京調往北京的,一次運送就有幾百萬斤。這麼多的香料,怎麼用得完呢?

朝廷想了一個非常缺德的主意:用來給官員發工資。從永樂末年,到成化初年,一發就是50年。

關鍵是,這些香料,用又用不了多少,賣又賣不掉,這簡直是變相剋扣工資啊。

《明宣宗實錄》:永樂二十年至二十二年,文武官俸鈔具折支胡椒、蘇木。

我們都知道,由於朱棣實在是太能折騰了,在位22年,同時折騰了很多件大工程,到了朱高熾登基的時候,已經是國庫空虛、民怨四起。

像下西洋這種「雖所取無名寶物不可勝計,而中國耗費亦不資」的活動,朱高熾一算經濟帳,怎麼算都覺得不划算,登基當天就給停止了。

後來,朱瞻基登基之後,經過多年的休養生息,又再次打起了下西洋的主意,在一片反對聲中,強行命令鄭和第7次,也是最後一次下西洋。

不過,朱瞻基在位僅10年就英年早逝。他去世之前,第8次下西洋的活動正在籌劃,而他留下的輔政大臣,依然是當年忠於朱高熾的那批人。他們甚至來不及等新皇帝正式登基,就以朱瞻基遺詔的名義恢復了朱高熾時期的政策,把下西洋的活動全部叫停。

再後來,明憲宗朱見深又一次打算下西洋的時候,卻發現,連當初的航海資料都找不到了。這件事只能不了了之。

而朱見深在位期間,西方的大航海運動,正如火如荼。就在朱見深去世5年之後,哥倫布就發現了新大陸。

假如明朝堅持下西洋,能不能在大航海運動中分一杯羹呢?

歷史沒有如果。而朱高熾作為第一個明確停止下西洋的皇帝,他的這一舉動,從古至今,都充滿了爭議。

02、計劃撤軍安南

安南,是越南的古稱,從秦朝開始,就是中國的領土,直到宋朝初年,安南趁著中原混戰,獨立了出去。宋朝非但未能收復安南,還在多次敗仗之下,默認了安南獨立的事實。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把安南列為了「不征之國」,原因是: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

意思是,那裡土地產出少,人也難馴服,得到了也沒啥實質上的收穫,得不償失。

可是,朱棣卻違反了朱元璋的勸誡,出兵安南。有史學家認為,這是和鄭和下西洋遙相呼應的行動,控制了安南,獲得了出海口,就可以提高明朝對海洋的控制力和影響力。

不過,出兵安南的代價,是巨大的。朱棣「前後用兵數十萬,饋餉至百萬餘」,終於把安南併入了版圖,可是安南當地的反抗活動,從來沒有停止過,為了維持當地的穩定,又是一筆大開銷。

而當時的安南,是一個窮地方,距離明朝核心區域,又非常遙遠。明朝在安南,既收不上什麼稅,也得不到什麼實用的物產,可以說是只有投入,卻沒有收益。

早在當太子的時候,朱高熾就覺得,占領安南這一筆經濟帳,實在是太不划算了。根據《明宣宗實錄》記載,他曾對當時還是少年的皇太孫朱瞻基說,朱棣的行動是不對的,安南就應該像朱元璋說的那樣,是不征之國,好好做一個藩屬國就可以了。

朱棣一去世,朱高熾當家做主,就立刻把想法變成了行動,準備循序漸進地從安南撤軍。

當然,朱高熾登基僅10個月就去世了,自然沒來得及完成這項大工程。最後是由從小被他灌輸安南不該打的朱瞻基正式下令,明朝徹底放棄安南。

這一舉動,到底正不正確?

這哪怕是在明朝,都引起了軒然大波。

如果只看仁宣兩朝的經濟帳,這個決定,似乎是壯士斷腕,英明無比。

但是,這也讓明朝,乃至後來的清朝,都失去了收復安南的機會。

而幾百年後,時代不同了。那塊地方,已經成為中南半島重要的出海口,戰略地位非明朝的時候可比。

再回看安南丟失的全過程,更是讓人覺得扼腕嘆息。

03、準備遷都回南京

1421年,朱棣正式遷都北京。這引起了眾多朝臣的不滿和反對,甚至還發生了著名的「午門罵戰」。

對此,備受朱棣打壓的太子朱高熾,是一句話都不敢說。可是他一登基,就立刻亮出了他的真實心意:他要還都南京。

當然,這個決定,不僅僅是出於他更喜歡南京的個人情感,也有著現實的考量。

  • 其一,自唐宋以來,經濟中心早已南移。對於明朝而言,江南是重要的賦稅重地。而北京離江南太遠,對江南的掌控力會削弱。
  • 其二,南方物產豐富,而北方的物資不足,諸如糧食、日用品等眾多物資,都需要通過漕運從南方運到北京,運輸成本非常高,損耗驚人。
  • 其三,當時由於遷都不久,各種規定混亂,甚至官員工資中米糧的部分,都要去南京領,既繁瑣,又浪費。

簡而言之一句話:還是錢的問題。南京做都城,比北京做都城,開銷更低,管帳也更方便。

這對於繼續休養生息的朱高熾來說,非常重要。

朱高熾登基第二年,下令明朝的都城改為南京,而北京,則被稱呼為「行在」,意思是天子的臨時駐紮地。

他打算,第二年春天就返回南京居住,為此,他特地派了一些太監去南京,把宮殿給收拾出來。

而且,他還以南京地震為理由,讓太子朱瞻基前往南京鎮守。一般來說,太子不會輕易離開政治中心,朱高熾此舉,普遍認為是讓朱瞻基去為遷都打前哨。

《明仁宗實錄》:朕以來春還京。今遣官匠人等前來,爾即提督,將九五殿各宮院凡有滲漏之處隨宜修葺,但可居足,不必過為整齊,以重勞人力。

不過,朱高熾還都南京的打算,終結於他的過早去世。

朱瞻基登基之後,左右為難。他並不想回南京,可是他的父親已經下令遷都,他若把都城又改回北京,未免顯得太不孝了。而且明朝的都城短期內改來改去,也不太好。

於是,朱瞻基採取了「拖」字訣,一方面,絕口不提要把北京改回都城的事情,一直把北京叫做「行在」,並且沒有叫停南京收拾宮殿的事情。另一方面,更是絕口不提搬回南京的事,反正他這個皇帝,就賴在北京不走了。

這一拖,就拖了10年。朱瞻基去世的時候,北京依然是名義上的「行在」,但是卻是明朝實際上的都城,這已經成了既定事實。

最終,朱瞻基的兒子朱祁鎮下令,明朝的都城,重新更改為北京,而南京,則稱為「留都」。朱高熾遷都回南京的願望,徹底無法實現了。

這也是朱高熾的各項措施里,爭議非常大的一項。

很多人認為,以明朝的實力,若遷都回南京,恐怕要守不住北方的疆土。朱高熾過早去世,導致遷都失敗,無形中幫了明朝一把。

04、寫在最後

停止下西洋,錯失了大航海的機遇;

從安南撤軍,失去了中南半島的重要出海口;

遷都回南京,可能會讓明朝守不住北方的疆土。

這幾項爭議極大的事情,有的朱高熾做成了,有的只開了個頭,有的失敗了。

而細數他要做這些事的原因,核心只有一個字:

沒錢,皇帝也愁啊。

你說是不是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