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劇版《雄獅少年》要來了!影視IP反哺舞台劇成文藝創作新潮流

金羊網 發佈 2024-03-25T23:17:43.351214+00:00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艾修煜圖/劇照、海報等2021年,由孫海鵬執導、張苗監製,取材於嶺南傳統舞獅文化的本土原創動畫電影《雄獅少年》橫空出世,影片憑藉著熱血的勵志情節、精心的場景製作和地道的粵味元素,上映後打動了無數觀眾,更獲得了「2021年度豆瓣電影榜單評分最高華語電影」「年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艾修煜

圖/劇照、海報等

2021年,由孫海鵬執導、張苗監製,取材於嶺南傳統舞獅文化的本土原創動畫電影《雄獅少年》橫空出世,影片憑藉著熱血的勵志情節、精心的場景製作和地道的粵味元素,上映後打動了無數觀眾,更獲得了「2021年度豆瓣電影榜單評分最高華語電影」「年度國潮電影IP」等多項殊榮。

電影版《雄獅少年》海報

近日,在第13屆中國(廣州)國際演藝交易會上,音樂劇《雄獅少年》宣布正式啟動,該劇衍生自現象級同名國漫電影IP,集結大灣區文藝創作力量,以醒獅文化為主題,打造一部聚焦嶺南醒獅文化和風土人情、傳承拼搏進取廣府精神的中文音樂劇。該劇已啟動創作,計劃於2024年跨年檔在廣州大劇院首演,之後將在全國多個城市展開首輪巡演。

音樂劇版《雄獅少年》海報

羊城晚報記者梳理發現,近年來,熱門影視IP改編成戲劇作品走向劇院舞台的現象屢見不鮮,影視劇反哺舞台劇,已成為文藝創作的新潮流之一。

【說現象】

爆款劇紛紛有了話劇版

長久以來,暢銷小說、舞台劇被改編為影視劇已是常規操作。而影視劇火爆後,「逆行」走上戲劇舞台的現象,則在近年來多了起來。

2022年9月底,古裝探案劇《唐朝詭事錄》播出,這部作品既沒有豪華的投資,也沒有流量演員的加持,靠著故事內容和在線的製作水平,吸引了不少「自來水」,在豆瓣收穫了7.9分的好成績。2個月後,由其改編的音樂劇《唐朝詭事錄之曼陀羅》在長沙首演,並開啟了武漢站、上海站巡演。熱門網劇和音樂劇的無縫銜接,讓音樂劇版本乘上了影視IP火爆的東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

另外,《覺醒年代》《人間正道是滄桑》《在遠方》《白夜追兇》等爆款劇,也紛紛有了戲劇版本。

2009年首播的精品電視劇《人間正道是滄桑》,豆瓣評分高達9.1分。2021年,由姚遠編劇、胡宗琪執導的話劇版《人間正道是滄桑》在上海首演,並開啟了全國30城56場的巡演旅程,其承襲了電視劇的藝術精髓和史詩氣質,以1925年至1949年間楊家三兄妹人生脈絡為主線,融個人命運與國家、民族的命運於一體,將重大主題與生動的人物、豐富的故事巧妙相融。

該話劇將50集的劇情濃縮進4小時,以「董建昌」為故事的主要視角,共57場戲,300餘件服裝,200多件道具,並儘可能地保留了電視劇中的經典台詞,如董建昌的「一根頭髮絲能拉動八匹軍馬」,楊立青的「我們不是來交朋友的,多年以前我們已經是朋友了」等金句,都在舞台上再度響起,讓電視劇粉覺得親切又熟悉。最終,該話劇收穫了豆瓣8.1分的好評,並獲得了第五屆華語戲劇盛典「最佳編劇」和「最佳導演」獎。

爆款電視劇《覺醒年代》曾帶領無數觀眾走進百年前中國先進知識分子和熱血青年追求真理、燃燒理想的如歌歲月。2022年11月,由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製作出品的舞台劇《覺醒年代》首演。沿襲了電視劇劇情,舞台劇《覺醒年代》將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再到「南陳北李」相約建黨,中國近現代史上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在舞台上徐徐展開。2022年8月5日,該劇正式開票後僅兩小時,首輪全部10場演出已售罄6場。

值得一提的是,兒童劇方面,同樣出現了影視IP「反哺」舞台的現象:2022年8月在深圳首演的國風舞台劇《虎墩小鏢師之小虎墩大英雄》就改編自虎年春節檔電影《小虎墩大英雄》。

【論原因】

內容有優勢的精品能賺錢

舞台劇作為一種文化產品,內容是第一位的。優秀的影視作品本身已經經過市場檢驗,收穫了觀眾認可,通常具有完整的故事架構、吸引人的情節和鮮明的人物設定,因而兼具內容價值和商業價值,可以大大降低舞台劇故事上的創作難度。同時,影視劇中已有的原聲帶、服化道,都可以為舞台劇提供參考。有了影視IP打底,觀眾對故事內容也較為清晰,容易理解和接受。如果改編成功,舞台劇就可以在留住原劇粉的基礎上,藉助IP知名度,吸收新觀眾群體。

另外,「有利可圖」也是原因之一。在公眾的一般認知中,舞台劇前期投入大、回報時間長、且不同於電影能一次性解決所有成本,在巡演、駐演過程中還要產生持續花銷,容易淪為「賠本買賣」。因疫情影響和巨大的成本壓力,百老匯著名音樂劇《劇院魅影》宣布於2023年2月停演。

但事實上,經典的舞台劇作品能經受住時間的考驗,諸如《媽媽咪呀》《悲慘世界》《貓》《劇院魅影》等可以不斷開發各種版本,並持續演出幾十年,源源不斷地創造收入。被稱為「印鈔機」的百老匯音樂劇《漢密爾頓》,自2015年首演以來,在疫情陰雲下,仍然收穫了約23億美金的全球累計票房。在未來,《漢密爾頓》有望像前輩經典劇一樣,在幾十年時間裡持續上演,不斷吸金。

《漢密爾頓》海報

哪怕《劇院魅影》已宣布在百老匯停演,也不妨礙其在其他地域繼續演出,2023年《劇院魅影》中文版將開啟中國巡演,2022年12月30日下午,開票僅2小時20分鐘,其票房即突破300萬元。

因此,鑑於誇張的長尾效應,單從票房來看,頂級音樂劇的收入與電影相比有更大的潛力。

綜上所述,「內容優勢」「IP吸引」「有利可圖」三者結合,熱門影視IP紛紛被改編為舞台劇,自然順理成章。

【談隱憂】

改編要創新,不可一勞永逸

事實上,影視圈對於舞台劇的影響,遠不止於「IP反哺」。

在業內,不少人將2019年視為「音樂劇的分水嶺之年」——2018年年底,湖南衛視製作的原創新形態聲樂演唱節目《聲入人心》大熱出圈,讓美聲、歌劇、音樂劇等藝術形式走進大眾視野,帶旺了演出市場,阿雲嘎、鄭雲龍等一批優秀的音樂劇演員,也因此家喻戶曉。一批劇迷也被培養起來,根據《2021中國音樂劇指南》顯示,中國音樂劇演出市場2019年共演出2655場,同比增長5.4%;觀眾數量達到213萬人次,同比增長29.5%;票房收入突破6億元,同比增長37.1%。

《聲入人心》第一季選手合影

公眾關注度的提升,也影響著藝人的選擇,愈來愈多曾經只活躍在螢屏和銀幕上的「舞台小白」跨界進入戲劇行業:歌手張杰參演了《曾經如是》、演員倪妮挑大樑《么么洞捌》、歌手滿江在《天生一對》中飾演父親、歌手白舉綱搭檔音樂劇實力演員劉令飛出演《人間失格》……

很多「愛豆」也選擇進軍劇場行業,段奧娟、焉栩嘉、伍嘉成、連淮偉、孫亦航、夏之光、趙磊這些出身偶像真人秀節目的藝人都曾在一段時間內活躍在劇場舞台上。

歌手張杰參演賴聲川戲劇《曾經如是》

不過,藝人、歌手、演員、偶像和舞台劇演員之間的「壁壘」依然存在。肖戰參演話劇《如夢之夢》,粉絲將黃牛票炒到4萬元一張,引發批評和爭議;韓雪因為聲帶問題在演出《白夜行》時播放錄音,被音樂劇迷聲討;林彥俊在《我在時間盡頭等你》中表現不佳,「塌房事件」亦給劇目造成負面影響……很多跨界藝人的票房號召力不及預期,在收取了可觀酬勞後,其參演的作品卻票房慘澹,導致出品方入不敷出,也被指出「不利於行業健康發展」。

肖戰參演《如夢之夢》致黃牛票價暴漲

另外,熱門影視IP不是萬能的,舞台劇與影視劇歸根結底是兩種不同的藝術形式。因此,舞台劇對影視IP的改編也不能止步於對IP形象和人物故事的生搬硬套,而是既要避免魔改、保留原IP的精氣神和內涵,又要避免受制於原影視IP,敢於創新和突破。在形式上和表現手段上,改編作品也應符合舞台邏輯。這不僅需要創作者深挖故事內核,還要尋找到屬於舞台劇自己的語言,只有實現IP效應與作品質量雙贏的影視IP改編的舞台作品,才具有價值。

編輯:聶青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