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時期的涵江

莆仙歷史文化 發佈 2024-03-25T23:25:26.261909+00:00

元朝,統治者採取民族高壓政策,排斥漢人,致使社會動盪,民心浮動,內亂不斷,經濟遲滯,教育文化蕭條。在此大背景下,邑境亦受影響,各方面均進展緩慢。

元朝,統治者採取民族高壓政策,排斥漢人,致使社會動盪,民心浮動,內亂不斷,經濟遲滯,教育文化蕭條。在此大背景下,邑境亦受影響,各方面均進展緩慢。但相對而言,因邑境僻處東南沿海,遠離動亂地區,加上尚有部分較為清廉的官員執政地方,能採取一些措施,保護民力,完成一些農耕、水利、橋樑等公益性、開發性工程。

宋至元初,興化縣治原設仙遊縣游洋。由於游洋地處群山峻岭,山路崎嶇,只容行人挑夫跋涉,貨物交流不暢,經濟落後,人氣零落。但其境東部廣業里(今涵江區白沙、新縣、莊邊、大洋一帶),有部分山間小平原,農產品和山貨較豐富,居民較集中,經濟較有起色。加上文化積澱深厚,特別是聞名史壇的鄭樵,使其境聲名遠播。這一「冷」一-「熱」的對比,使興化縣的遷徙勢在必行,順理成章。


皇慶元年(1312),已在游洋苦熬300多年的興化縣治,終於遷徙到湘溪,隨後此地便被稱為「新縣」。可是,與莆田、仙遊縣治相比,湘溪充其量仍不過是彈丸之地,人口稀少,民間交易僅為數日一墟集,縣衙開支捉襟見肘,是個地地道道的「貧困縣」。至正十三年(1353),知縣臧吉主持重建小縣衙,東為幕廳,西為庫房,中間為正堂,左、右兩廂為吏舍,並把制錦坊改為譙樓。至正二十年(1360),知縣實克己和教諭李季昌主持重修縣學,以期中興山區教育。但在元政權的壓制和當地經濟、文化條件制約下,人才難出。在近百年的元朝,興化縣籍生員未有一人上進士榜。

元時,邑民自強不息,在與大自然搏鬥中,屢創佳績,最著名的是架設寧海橋。該橋位於木蘭溪入海口的橋兜(今白塘鎮鎮前村),是溝通涵江與黃石、飭石、秀嶼的主要通道。此橋興建前,這裡僅有一處渡口,幾隻小舟,幾位躺公,一次僅能擺渡少量人貨,嚴重製約平原與沿海之間的人員往來和經濟發展。


元代中期,龜洋寺(今城廂區華亭龜山)名僧越浦,知難而上,主持興建寧海橋。為了籌集資金,他先在木蘭溪北岸蓋起一座吉祥寺(今尚存),作為募捐和施工場所。元統二年(1334)開始興建。針對溪面寬闊、海潮落差大、地質鬆軟的特殊情況,越浦借鑑蔡襄修造晉江洛陽橋的方法,採用「筏型基礎」建橋基,並「種蠣於礎以為固」。即先用船運來大石塊,拋於墩址水下,形成沉降石基,再在石縫間廣種牡蠣。利用牡蠣生長過程形成盤根錯節的蠣殼,使石基連為整體,橋基更加穩固。之後,在橋基上建14個船形橋墩,工程最為艱巨的要數架石板梁,聰明的工匠利用海水浮力進行架設。漲潮時,運石樑的船乘潮而進,纜系橋墩,待退潮時,石樑自然落架在墩上。最終建成全長225米的興化路第一大橋。其高超的橋樑建築技術,顯示了境民的聰明才智。至今,它仍然在使用之中。

寧海橋建成後,成為溝通南北洋平原的黃金路,而且增加一條閩中通向莆田沿海、仙遊及閩南的官道。壯觀的寧海橋猶如一條長虹,臥波飛架木蘭溪。每當晴朗的早晨,佇立橋上,遠眺東方,但見一輪紅日,從海天之際噴薄躍出,萬頃波濤,閃金耀銀,極其壯麗輝煌。「寧海初日」因之得名,並躋身莆田二十四景之一。


在修橋的同時,延祐年間(1314~1320),興化路總管郭朵兒重建望江里金墩陡門(今三江口鎮芳山村金墩自然村),陡門為雙門,左門闊0.99米,右門闊0.97米,為望江泄洪增加流量,保住望江里數千畝良田免受澇災。特別是延祐二年(1315),郭朵兒主持修建新港陡門,其功最大。因新港地處太平陂、泗華陂、楓溪諸水交匯處,每逢暴雨季節,宣洩不暢,使周圍北洋數以萬畝計的良田浸淹。先朝數次在此建閘,均告失敗。郭朵兒下定決心,率眾興建,歷時數年,建成水泄,初解水患。延祐四年(1317),擴建成可排可蓄的永久性陡門。門高3.59米,設雙門,每門闊2.21米。一閘雄鎮,萬畝無虞。至今,新港閘門仍作為北洋水系骨幹排洪工程發揮其作用。


有元一代,統治者排斥漢人,使邑民產生逆反心理,許多社境興建神宮寺廟,祈求佑境庇民。其中主要的有:僧孤峰、敬翁在至元二年(1336),創建佑聖觀,後改名東嶽觀(位於江口鎮江口村),該觀祀東嶽泰山神,典型反映漢人維護華夏文明的傳統觀念。現已列人莆田文物保護單位。

元朝實行的高壓統治政策,加劇社會矛盾,激化民眾的反抗情緒。邑境百姓亦舉起抗元義旗,並留下戰鬥遺址。如元末兵亂時期,鄉民為了自衛,在位於今涵江區莊邊鎮莊邊村五斗山上壘建五斗寨,寨踞山巔,圈地3300平方米,周長1800米,夯土牆,外砌石塊,高2.5米,寬1米,開有2個寨門。山寨據險而設,易守難攻,體現了境民保衛家園的頑強鬥志。

元末,興化路遭遇長達9年的亦思法杭兵亂,治所多次淪陷,興化縣治亦在劫難逃,一度被柳伯順兵攻陷,生靈塗炭。


至正十七年(1357),在泉州經商的波斯(今伊朗)亦思法杭人寨甫丁、阿迷里丁等一夥,因協助元軍彈壓農民起義有功,被元廷任命為義兵萬戶,其所組織的軍隊稱「亦思法杭兵」。至正十九年(1359),阿迷里丁及部下趁元末之亂,企圖割據自立。他率領亦思法杭兵,多次攻陷興化路,燒殺搶劫。其間,亦思法杭兵數次攻陷興化縣、涵江、江口等地,肆意洗劫,人民生命財產遭到巨大損失。在湘溪的興化縣治亦兩次淪陷,民眾大量外逃,使本已人口稀少的山區「十室五六空」。至正二十六年(1366),亦思法杭叛亂最終被平息,但對興化路全境的禍害之烈,僅次於明代倭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