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墉斗和珅:錢塘江風潮,和珅也有少年的熱血

西遊夢紅樓 發佈 2024-03-26T02:47:28.579672+00:00

自唐宋以來,朝廷便開始修建沿海堤防工程——海塘,而乾隆帝,更是鐵了心徹底解決這個心腹大患,開始打造堅固不摧的魚鱗石塘體系。

錢塘江的河口地區,歷來是風暴潮災的多發地,潰堤之後,千里一片洪澤,無數家園被毀,無數百姓流離失所。

自唐宋以來,朝廷便開始修建沿海堤防工程——海塘,而乾隆帝,更是鐵了心徹底解決這個心腹大患,開始打造堅固不摧的魚鱗石塘體系。

1、劉墉與和珅

劉墉調任江蘇學政,嚴肅考場,得罪了不少企圖舞弊矇混過關者的貴族子弟和地方官員。

此時,浙江巡撫莊有恭到任,這是與劉統勛齊名的治水能手。

當然,有心嚮往但無心結交,劉墉還不敢隨意跑去見莊有恭,但內心是佩服的,而莊有恭,也默默注視著劉統勛兒子的表現。

錢塘江發大水的慘況,讓劉墉知道了治水的不易和必要性,對於父親通常幾年守在河道上不歸家的行為,終於明白了其中的苦楚和堅持。

莊有恭與劉統勛都是為了治水敢把命豁出去的好官。

劉墉佩服父親,也同樣尊敬莊有恭。

劉統勛病逝,劉墉回家守孝三年還京。

乾隆帝顧念劉統勛多年的功績,下旨授劉墉內閣學士,隨後又任《四庫全書》館副總裁。

劉墉的機智和詼諧以及滿肚子的學問贏得了乾隆的歡心。

當見到四庫全書正總裁時,劉墉心嘎嘣一聲差點碎了。

那人正是權勢如日中天的新貴,軍機大臣、總管內務府大臣和珅。

和珅,自然成了文官們彈劾的對象,文人都單純,書本不該沾上銅臭味。

劉墉只能在中間和稀泥,以《四庫全書》為要,不然,自己和和珅都得吃乾隆帝的鞋子灰。

和珅當然知道自己的本事如何,對劉墉那叫一個客氣,這事兒離了劉墉肚子裡的墨水還真不成。

不過呢,表面的和氣,掩飾不了私下的暗鬥,和珅的門生多的他數不過來,不犯事那是不可能的,好在和珅的身份過硬,周全周全也就過去了。

作為乾隆帝管文和管財的左膀右臂,彼此不怎麼相干,但左手和右手有時也會掐架的。

一場風暴的到來,讓和珅和劉墉又對上了。

2、錢塘江風潮

劉墉從翰林院回提早告退回了家,整個頭有點昏沉,怕是昨晚熬夜受了點風寒,走路有點飄。

一見劉墉歸家,劉夫人有點意外:「大人,你這是咋的了?」

劉墉狐疑帝看了一下自己的衣冠,沒什麼不對。

「夫人啊,我除了上朝就是在翰林院,隨後就是回家,可都是遵照了夫人吩咐,能咋的?」

「我是說你今兒咋那麼早就回了家?」

「瞧你把我嚇的……」

「瞧你那點出息。」

「就頭有點昏沉,估摸是中了風寒,今兒也就不熬夜了,告假回家歇歇,呆在哪兒,也幫不上什麼忙。」

劉夫人一聽,趕緊上前扶住劉墉,往堂里走。

「你呀,什麼事都愛講個認真,認真是好事,但也顧惜著自家的身體,先坐下。」

劉夫人一探劉墉額頭,體溫只是偏熱了些,不禁鬆了一口氣。

「看來沒什麼大礙,我去煮碗薑湯,待會喝了趕緊去床上躺一躺,捂一捂,出出汗,到時沒有好轉再去找郎中上門看看。」

「都聽夫人的。」

「少貧嘴,到床上躺著去。」

喝完薑湯,捂上被子,昏昏沉沉劉墉便睡了過去。

也不知睡了多久,聽見外面有人聲,好像是夫人和一個陌生的男聲,聽語氣有些噪急。

出了一身汗,腦袋果然清醒了,劉墉披上衣服便來到了客堂。

那人眼尖,看見劉墉從內室出來,一下子從椅子上竄了起來。

「劉大人,不好了,錢塘江起風潮了!」

3、偽劣工程

劉墉在江蘇呆了不少時間,雖然當時只涉足學政,但也見識過錢塘江風潮的可怕,聞言之下,頓時心急火燎。

「現在風潮如何?」

「十年難遇的大風潮!風持續兩日不見減弱,暴雨日夜不歇,江水突破警戒線,還在不斷上漲,下官海寧主簿何足道,是和大人的門生。」

來人雖然惶急,倒是知道劉墉的脾氣,先道明了自家的身份。

「你是和大人的門生?為何不去找和大人?卻過來找我家老爺?」

劉夫人警惕地看著何足道,她很不喜歡和珅,更不想與和珅門生有任何的瓜葛。

「夫人見諒,小人實在有不得已的苦衷。」

「大膽,錢塘江風潮,你不在海寧協助知縣防汛以確保海塘安全,反倒跑到京城來,一旦潰堤,你有幾個腦袋來掉?」

「劉大人息怒,年前下官就被海寧知府以辦事不利貶為了主簿,如今才不得不找到您這。您知道皇上響應先帝的一勞永逸的宏圖,下旨修築魚鱗石塘,由於海寧塘底儘是活土浮沙,打下的木樁難以穩固,進度一直停滯不前,只得採取下下策,加修加固護塘坦水。下官任職兩年間,一直奔波在海塘上,即便如此,整個防水系統還是沒能完善。下官雖是和大人的門生,卻不喜歡阿諛奉承,也不虛誇政績,總想著為百姓做點實事,因此不為知府所喜。接任下官的叫徐安,也是和大人的門生,只是這位徐大人,不停讓小的向朝廷要錢,做的卻是表面活,只在原沙土上蓋了些薄薄的石片,看似堅固,實際上一發大水便被沖沒了,如今風潮來襲,海寧威矣!」

「你為何不上報?」

「下官這一年來上報多次,均遭知府駁回,一連數次罰俸,如今已罰無可罰。這次冒死進京,實在是因那徐安歹毒心思,明知即將潰堤,也不疏導周邊的百姓,反倒在等江水沖毀那修築的近千丈的護塘坦水,銷毀證據。」

「你為何不找和大人?」

「下官一個小小的主簿,一無政績,二不熟絡和府上下,如今揭發的還是和大人的親熱門生,只怕進得了和府出不來,人命關天,只能求助於劉大人。」

劉墉端茶,何足道知趣起身告辭。

「劉大人,請救救海寧,救救海寧的百姓!」

何足道走後,劉墉沉吟了一下,起身整理衣冠,準備夜訪和府。

4、夜訪和府

劉墉到了和府大門,啪啪地拍上了。

前來開門的劉全一見是劉墉,睡意一下去去了大半。

「劉大人,您這是?」

「快,出大事了,去叫你老爺。」

和珅一邊拉扯著衣服,一邊琢磨著劉墉的用意,慢慢走到了堂上。

「好你個劉墉,大半夜不睡覺,你溜到我這兒來晃蕩什麼?被你家夫人趕出來了?劉全,準備客房,不,先備酒菜,我得與劉大人先喝上幾杯。」

「行了,別忙活,真有大事。」

和珅看著一臉憂心忡忡的劉墉,皺眉道:「出什麼事了?」

「你知道海寧知縣徐安嗎?」

「有一點點印象,年前好像來了一趟。據海寧知府上奏的公文來看,也算是個能做事的人,才一年時間,修了近千丈的護塘坦水,比那原先那個誰誰誰辦事效率高得了。」

和珅不著聲色地看了劉墉一眼,發現劉墉聽到此話時眼神多了些殺氣。

「你真熟悉這個得意門生?」

「劉大人,打住,也就有過一面之緣,你也知道,我就沾了點風雅,好這個名聲,其實不熟。」

「這就好,這徐安膽子天大了,如今已犯下欺君之罪。」

「沒這麼嚴重吧?」

和珅盯著劉墉,臉色一沉。

劉墉就將何足道的話一五一十告訴了和珅,特別強調了那千丈作假的坦水護塘,只要錢塘江風潮再持續一兩日,離海寧潰堤就不遠了,到時,作假的證據的確消失了,但同時消失的還有周邊成千上萬的大清百姓的性命。

劉墉拱手告辭,和珅親自送到門口。

和珅相信劉墉的話,如今劉墉與自己攜手編撰《四庫全書》,那都是一榮俱榮的事,書未成,兩人就是一條繩上的螞蚱,斷然不會害自己。

對於治水,劉墉得父親真傳,這一點自己比不上,所以海寧潰堤他也相信。

只是劉墉為何將此事先告訴自己,而不是明日上奏皇上?

「劉全,你覺得這事是真是假?劉墉繞過皇上又是何用意?」和珅隨口問身邊的管家劉全道。

「老爺,這事八九不離十是真的。至於劉墉,不過是在利用老爺的手,打自己的耳光,但是,你還不得不打,而且要快。」

「此話怎講?」

「不管錢塘江風潮持續多久,海寧會不會潰堤,只要水一退,那片防水的護塘都會露出真實的面目,死了無數人,這事蓋不住。劉墉前來,估計在等你的口風,最多半炷香,如果你沒反應,他一定會獨自進宮面聖。」

「那是為何?」

「老爺,編撰《四庫全書》您是皇上欽點的正主裁,劉羅鍋也沒心思去奪這個位置,你要不吭氣,這事他也別想辦好,不管是示好還是妥協,劉墉這都是為了辦成皇上給的差使。」

「好個劉墉,這回打了我的臉還得承他的情,行,我這就找劉墉進宮去。」

和珅嘆息了一口氣。

5、走馬海寧

和珅到了劉府時,劉墉已經找來了何足道,正在堂上喝著茶。

和珅勉勵了何足道幾聲,這才與兩人才匆匆趕往皇宮。

被叫醒的乾隆帝大怒。

處理完奏章,翻了牌子,卻被皇后鬧了一肚子的閒氣,好不容易睡著了,卻又被太監叫醒了,如果不是聽說是劉墉與和珅有大事稟報,這太監也就做到頭了。

聽了何足道的訴說,乾隆帝氣的摔了最喜愛的玉環。

劉墉、和珅、何足道撲通一聲嚇跪了。

海寧陳家,那是與先帝就交好的名門望族,也正是得到了陳家的支持和幫助,乾隆帝才慢慢實現了先帝遺志,精心打造出了堅固的魚鱗石塘體系,只要完工,為禍幾千年的錢塘江水患將徹底解決。

這是祖爺爺康熙大帝也沒做成的事!

乾隆帝徹底怒了,他南巡可不是去觀光,而是去看魚塘的進度,是看自己精心打造的工程如何保一方平安,百姓如何稱道。

如今居然敢打魚塘的主意!

這是找死啊,除了找死還是找死。

海寧這次被淹了,他要海寧的官兒脫三層皮!

乾隆帝下旨,授和珅、劉墉便宜行事的大權,連夜趕往海寧。

沿途驛站備快馬,如有懈怠,一擼到底。

日夜不歇,劉墉、和珅、何足道只帶著幾個一等護衛快馬奔向海寧。

6、連下兩官

劉墉、和珅、何足道直闖海寧知府府邸,請出旨意,直接將其停職,隨後讓其入京述職等候發落。

和珅連看都沒看這得意的門生一眼。

「劉大人,治水我就是個門外漢,也就不胡亂指手畫腳了,如今危情一觸即發,你受劉老大人的耳濡目染,就由你暫代知府一職,組織海寧防汛救災事務,我呢,負責籌措物資打打下手,如何?」

劉墉明白這事沒法推脫,也知道和珅的小心思,自己利用何足道擺了他一道,如今他借抗洪來讓自己當先鋒,不管成敗,他都自保有餘。

不過這也不是討價還價的時候,劉墉欣然答應。

劉墉派護衛拿著欽差大臣令牌去知會富春知府,並派衙役去通知其他知縣,一律到海寧縣衙開會,限時一盞茶時間,自己與和珅帶著護衛率先趕往海寧縣衙。

一路上,風大雨急,遠處洪水不斷衝擊著堤岸,發出陣陣轟鳴聲。

海寧知縣,居然還躺在床上做著美夢,被護衛揪起來後,還大聲怒斥護衛大膽,聲稱驚擾朝廷官員乃是抄家滅族的死罪。

直到被揪到兩個鐵青面孔的官員前跪下,發現來人穿著一品大員的官服頂戴,覺得事情不對趕忙辯稱自己乃是和珅和大人的門生,詢問是否有什麼誤會。

氣的和珅一腳把他踢倒在地,命人摘了頂戴押進大牢。

劉墉命何足道暫代知縣一職,先去清查縣衙物質,等到其他知縣到來,一起商議抗洪事宜。

7、化險為夷

「劉大人,當前急務乃是防汛固堤,為何還要召集周邊知縣議事?」

「和大人吶,你有所不知,只憑海寧之力救災,這關頭無疑於螳臂擋車,哪怕調集一府之力,無論加固河堤還是疏散百姓,都已經來不及,唯一自救的方法就是錢塘江上中下游地區群體群力,才有可能迎來化解災難的一線生機。」

「這麼嚴重?」

「恐怕還得看看老天爺的臉色,再持續一兩天暴雨,神仙來了都難救,海塘一潰,海寧必成汪洋。」

和珅沒有搭話,長長嘆息了一口氣,這場禍啊,是天災,更是人禍,心中怒氣上來,恨不得把知府和那知縣丟進這場洪水中淹他幾個來回。

各地知縣很快沾泥帶水的騎馬到來。

來的如此之快,是因為他們大多本就守在河堤之上,聽說是劉墉與和珅大總管親自督防,才少了怨言,心急火燎暫時放下擔子趕來。

富春知府來人也到了,說知府現在在河堤之上分不開身,但需要配合只管開口。

劉墉知道那知府是做事的人,也不計較,當眾宣布了何足道任命,並讓熟悉海寧海塘工程的何足道作為這次的抗洪主事官。

何足道提出了四條成熟的建議,並讓其他知縣做快速補充。

一,利用富春段排水口排水,減輕海寧段的壓力。

二、沿河知縣立即組織人手上堤固防,內陸所有人手和物資無條件調往沿河地區,由當地知縣統籌規劃。

三、堤岸外打樁或者利用大樹做樁固定麻繩,利用麻繩捆綁多個沙袋,然後推落沉江,利用江水的衝力讓其糾纏形成防護網。

四、內陸官員立即疏散沿河民眾,遷往高地。

其他知縣大致想了一下,根據所在地區的設施做了些小補充,但大體沒什麼有建設性的意見。

劉墉與和珅對視了一眼。

「富春段保證不崩堤的條件下,加大排水,哪怕就是淹了整個富春府也在所不惜,災後重建有河大人,虧不了你們。」

和珅點了點頭,臉上有些潮紅,也許是被這些幹事的官員刺激到了,又回到自己曾經的熱血的年代。

「我和珅放話在這兒,只要鄉紳富戶肯提供麻繩麻袋的,事後我為他請功,按件給錢,讓他們放心,官員敢胡亂伸手的,舉報一個我殺一個,看命重要還是錢重要。」

「遵命,下官等告退。」

劉墉與和珅坐鎮海寧縣衙。

劉墉負責各個河段每兩個時辰的匯報,及時做出人員和物資調配。

和珅則在各州府調來物資,當然了,一聽說是和大人在海寧辦公,那物資不是在路上就是在路上。

一天過去了,大雨仍然傾盆,海寧段出現三次潰堤,三次又堵了回去。

第二天夜裡,一宿沒睡的劉墉與和珅終於聽到了好消息,雨開始小了。

凌晨,雨水徹底停了,天開始放晴,江水逐漸在下降。

海寧化險為夷了。

8、回京

「出去走走?」

「好。」

海寧堤岸上,一片狼藉,沙袋和木頭到處都是,許多百姓和官兵就坐在樹根下就睡著了,還有的躺在水泊中就已經打起了呼嚕,手裡還緊緊地抓著木頭。

劉墉與和珅對視了一眼,眼神溫和,沒了以往的城府。

一個勉強還能看出穿著官服的人小心地繞過睡著的人,正在查看江水和潰壩的情況,見守在那兒的人醒來,拍拍他的肩膀讓他繼續睡。

劉墉與和珅不聲不響地跟著他,直到他一屁股坐在地上才走了上前。

「怎麼樣了?」

一看是劉墉與和珅來視察堤岸,何足道趕緊想起身,卻被劉墉按下了。

「坐吧,說就行了。」

「水位已經下到警戒線下,暫時脫離了危險,接下來的一兩天只需加固潰口和重整河壩,即便再落暴雨也可安然度過。」

「那徐安修的河壩怎麼樣了?」

何足道苦笑道:「潰堤的三處,那就是他修的,下官帶二位大人去看看吧。」

大水下降,露出來石塘的原貌,哪有半個石條的樣子,就連那貼在表面的石皮,也一塊不剩,泥土被江水沖的凹凸不平,最危險的地方竟然掏空了大半個堤壩,如果再來一兩天暴雨,恐怕這垻就被整個兒摧毀了,那時回天乏術,就算用人命去堵,海寧城也保不住了。

和珅和劉墉倒吸了口冷氣。

和珅回到縣衙,直接當眾審理徐安,午時三刻一聲炮響,一顆腦袋落地,海寧百姓無不拍手稱快。

只是便宜了這狗官,怎麼抵得上為抗洪死去的三十多個好兒男的命。

又放晴了兩日,海寧的安全已經無憂,和珅拿到了各縣物資消耗和災情的詳報,便與劉墉商議回京的事宜。

次日,劉墉與和珅悄然啟程回京,只有何足道相送。

一抹夕陽,將原本走在一起的兩個身影拉開了;隨著京城越近,兩人的身影卻越來越遠。

(圖片均來自網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