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梵淨山裡的中國寶貝

銅仁新聞網 發佈 2024-03-26T05:20:27.652403+00:00

貴州地處長江和珠江流域的交界地帶,是中國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也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發育最典型的地區之一,複雜多變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和亞熱帶季風氣候,為瀕危及特有物種的保存和繁衍創造了良好條件。

貴州地處長江和珠江流域的交界地帶,是中國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也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發育最典型的地區之一,複雜多變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和亞熱帶季風氣候,為瀕危及特有物種的保存和繁衍創造了良好條件。

1978年,貴州建立了第一個自然保護區——梵淨山自然保護區;1986年7月,梵淨山被列為首批17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之一;同年10月,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絡;由於梵淨山滿足了世界自然遺產生物多樣性標準和完整性要求,展現和保存了中亞熱帶孤島山嶽生態系統和顯著的生物多樣性,2018年7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將其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迄今為止,梵淨山保護區已記錄野生動植物6578種,包括植物3533種,動物3045種,被譽為「動植物基因庫」,是「世界獨生子」黔金絲猴和梵淨山冷杉的唯一棲息地。2022年4月,《梵淨山國家公園創建工作方案》獲國家公園管理局批覆,梵淨山國家公園的創建也在緊鑼密鼓地推進。

每年3月3日是「世界野生動植物日」。在2023年世界野生動植物日到來之際,人與生物圈中國國家委員會專家委員、貴州省林科院院長冉景丞帶領記者探訪了黔金絲猴和它的朋友們,以及它們共同生活的家園——梵淨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梵淨山保護區)。

它是誰?神秘的黔金絲猴

它是比大熊貓更稀有的「中國寶貝」,被譽為「地球獨生子」。它對生活環境十分挑剔,僅分布在梵淨山保護區內。它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梵淨山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黔金絲猴。

「黔金絲猴屬於仰鼻猴屬,它們的金毛多長在肩膀、上臂和頭頂,身體的其他部分大都為灰色,後頸下方的鮮明白毛和長而粗壯的尾巴十分引人注目。」冉景丞介紹,仰鼻猴屬有5個成員,其中我國的特有種為川金絲猴、滇金絲猴和黔金絲猴,另外2個成員是僅分布在越南北部的越南金絲猴和分布在中國雲南怒江以西及緬甸東北部的怒江金絲猴,儘管都被叫作金絲猴,但真正「身著金色外套」的只有川金絲猴。

黔金絲猴體型比川金絲猴小一些,面部呈現灰藍色,由於數量稀少,只生活於梵淨山,且警惕性高,即便是專門從事黔金絲猴研究和觀測保護的工作人員也難得與它謀面,這種靈長類動物始終披著一層神秘的面紗。

近年來,藉助動物監控系統、無人機熱成像鏡頭監測、紅外相機、衛星遙感等技術手段,研究人員得以對黔金絲猴進行系統研究,還通過採集它們的糞便來分析其身體病症、腸道微生物菌群、雌雄比例、成幼比例等。監測發現,野外黔金絲猴主要活動範圍隨著植被演替而發生變化,在生態移民搬遷後的馬槽河一帶活動頻繁,棲息地食物種類充足,種群數量保持穩定。

在野外保護取得成效的同時,黔金絲猴的人工繁育也實現突破。經過多年探索,梵淨山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成功將黔金絲猴繁育周期從3年一胎縮短至2年一胎,飼養管理技術也已成熟。

午後,梵淨山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內,工作人員楊偉剛靠近護欄,黔金絲猴們便主動去抓他的衣服,摸索荷包,尋找零食。「它們的食物以新鮮樹葉為主,果蔬精料為輔。午休時間最愛吃的就是花生。」楊偉說話間,名叫「健健」「康康」的兄弟倆熟練地從他兜里抓出一把花生,一口一顆,還不忘剝殼。

另一邊的猴舍內,生活著剛滿一歲的「黔寶」和它的爸爸媽媽。「小黔寶出生後,猴王爸爸變得十分警惕,一旦靠近就會齜著牙發出『嘶嘶』的警告信號,甚至撲向工作人員,隔著籠子都能感受到猴王捍衛家族的威嚴。」楊偉說。

「說起猴王爸爸,當時是在太平鄉一處空地被勞作的村民發現的,同事趕到的時候,它身上有搏鬥抓咬傷痕,傷勢較重,我們判定它是一隻打敗後被驅趕的猴王。」楊偉告訴記者,在大家的悉心照料下,猴王爸爸很快恢復健康,並和另一隻被救助的母猴喜結連理,在「新家園」內繁衍生息。今年,是猴王爸爸在救護中心生活的第10個年頭,它依舊野性十足。救護中心也未採取過任何馴化措施,目的就是保持它與生俱來的野性,為以後的種群放歸作準備。

始建於1990年的梵淨山野生動物救護中心,主要功能就是保護、研究和救助以黔金絲猴為主的珍稀瀕危野生動物,同時也承擔著以研究黔金絲猴行為和繁育生態學為主的科研項目。成立以來,救護中心不僅救助了黔金絲猴、亞洲黑熊、紅腹角雉、斑靈狸、貉等十餘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還成功繁育了三代黔金絲猴幼猴。

黔金絲猴猴群中,有著殘酷的競爭,冉景丞介紹,梵淨山上的黔金絲猴每年繁殖季時會有一次大規模的聚集,期間,從其他猴群被趕出的公猴會虎視眈眈地盯著年老猴王的王位,一旦抓住機會,就對老猴王發起攻擊,成王敗寇,被打敗的老猴王退位,新猴王執政。

猴王的權力更迭,也昭示著種群的新一輪繁衍,生活在這裡的動植物們,永遠會上演屬於它們的傳奇……

它的朋友們:梵淨山特有植物

梵淨山保護區特殊的地理位置,複雜的地形,差異懸殊的山地立體氣候及多樣化的生境和原生森林生態系統,孕育了豐富的植物物種。

在保護區3533種野生植物中,有國家重點保護植物83種,國家一級保護植物6種、二級保護植物77種。同時,梵淨山也是許多特有植物分化發育的重要場所,區域內分布有當地特有植物27科41屬46種,包括梵淨山冷杉、梵淨山鎧蘭、梵淨景天、梵淨山石斛、梵淨報春等。

暮春時節,梵淨山籠罩在雲霧之中,不時還有陣陣寒風襲來。相比高大的樹木,那些躲藏在竹林下、灌叢中的草本植物則少了些許「高處不勝寒」的煩惱,靜悄悄地開放在林下溪邊,梵淨報春就是其中之一。

據冉景丞介紹,梵淨報春是報春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說它「多年生」,並不是像樹木那樣活多年,而是它有一條粗短的根狀莖會一直活著,但地上部分的葉、花、果實則「一歲一枯榮」,春天萌發,秋後凋零。

為了適應高海拔的生存環境,梵淨報春花朵更小、花芯更細,容不下蜜蜂的身體,那它是通過怎樣的傳粉方式來繁衍呢?

仔細觀察會發現,梵淨報春同一植株上的花有兩型,一種長花柱花,一種短花柱花。長花柱花的雄蕊著生於冠筒中部,花柱長達冠筒口;短花柱花的雄蕊則著生於冠筒上部,花葯頂端平冠筒口,花柱長約2毫米。

這便是玄機所在,梵淨報春是通過雌、雄蕊的異長來實現異花傳粉的。簡單地說,長花柱花的雌蕊高於雄蕊,而短花柱花則正好相反。當昆蟲來采蜜時,若先遇到長花柱花,身上就會粘上花粉,遇到短花柱花後,剛剛粘在身上的花粉粒就正好接觸到短花柱,便完成了傳粉。

「這個頗具美感的精巧設計,不靠尺量不靠計算,是千百萬年來自然選擇的結果。」冉景丞說,梵淨山有好幾種報春花,如珍珠菜、耳葉報春等,但梵淨報春只在接近山頂的地方有分布。從印江護國寺出發,經過棉絮嶺往金頂方向走的步道邊有一片,遊人可一睹她的芳容。「在白雲寺、牛豐包、岩高坪一帶的梵淨報春,可就不是一般遊人能看得到的了,但恰恰是這幾處的梵淨報春開得最艷最美。所以說,物種繁衍實屬不易,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

除了梵淨報春,梵淨火絨草、梵淨小檗、梵淨景天等特有種也十分有趣。

梵淨小檗的株頭、頭頂、葉腋有三顆刺,因此老百姓又叫它三顆針。而梵淨景天則是2013年才發現的一個新的類群,進一步豐富了景天屬的植物多樣性。「發現一個新物種可不容易,要在陡峭的山崖下,找到一個幾厘米大小的植物,簡直就是大海撈針,梵淨景天的發現就用了三年時間。我們希望,人們能夠看到生物多樣之美,但欣賞美麗的前提是保護好它們。」冉景丞說。

它的棲息地: 從「生態佳」到「生態+」

梵淨山保護區不僅是野生動植物的棲息地,也是轄區內3個縣7個鄉鎮3187戶村民賴以生存的家園。如何處理好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關係,是梵淨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一直以來的重點課題。

近年來,通過移民搬遷安置等幫扶措施,保護區實驗區常住居民已遷出514戶2140人。實驗區常住人口密度下降、人類活動減少,有利於野生動植物的自然繁衍,同時,搬出不便利的大山,也為了老百姓更好地生活。

楊博是梵淨山村原凱馬一組的村民,他們全村60餘戶於2012年搬離了原來居住的地方。「以前我們村里就有金絲猴來過。」楊博記得,大概在2011年10月份,凱馬一組老百姓地里的玉米和農作物都還未收,黔金絲猴就盯上了這塊「香餑餑」,它們捷足先登,跑到地里飽餐一頓後消失在深山中。

要處理好村民和黔金絲猴之間的關係,最好的辦法就是人類為黔金絲猴「騰地」。根據梵淨山生態保護的相關辦法和規劃,梵淨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太平鎮政府統籌推進,實施了生態移民搬遷。

楊博一家和村民們搬到了梵淨山景區大門不遠處的梵淨山村小河生態移民安置點,憑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家家戶戶辦起了民宿、客棧和農家樂,家庭收入顯著提升。「這段時間很明顯,遊客一天天多起來了,我們的民宿又要迎來忙不完的日子,越忙越開心。」楊博笑著說。

此外,為加強梵淨山整體保護,維護生物多樣性安全,銅仁市還探索成立梵淨山區域黨建聯盟,推進重點區位人工商品林贖買試點工作。

梵淨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楊妮介紹,梵淨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428.63平方公里,涉及3個縣、7個鄉鎮、24個建制村。在推進人工商品林贖買試點工作中,落腳點和突破口在於如何實現重點生態區位人工商品林生態保護與林農合法利益分配的有機統一。

「在開展試點工作中,我們通過構建以問題為導向的區域黨建聯盟工作體系,形成聯動合力,打破了部門、區域之間工作邊界,破解了許多工作中的痛點、難點。」楊妮說,截至目前,梵淨山區域黨建聯盟已召開聯席會議6次,專題研究解決重點問題25個,完成贖買林地面積1926畝,撥付資金963.02萬元,涉及農戶56戶281人。

下一步,保護區管理局將持續做好梵淨山生態旅遊區服務和監管,充分帶動周邊社區旅遊產業化發展。完善社區共管共建共享機制與社區參與機制,形成保護管理機構與社區齊抓共管、共同發展,實現保護區從「生態佳」到「生態+」的美麗蝶變。

(游正蘭 梵淨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供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