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評:仇恨犯罪激增近12%,美國社會越來越暴力

海外網 發佈 2024-03-26T19:23:56.685656+00:00

來源:海外網資料圖:2021年美國讎恨犯罪比2020年明顯增加。(圖片來源:美國聯邦調查局網站)美國社會正變得越來越暴力。當地時間3月13日,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發布報告稱,2021年美國報告的仇恨犯罪數量激增11.6%,達到「創紀錄的高水平」。

來源:海外網

資料圖:2021年美國讎恨犯罪比2020年明顯增加。(圖片來源:美國聯邦調查局網站)

美國社會正變得越來越暴力。當地時間3月13日,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發布報告稱,2021年美國報告的仇恨犯罪數量激增11.6%,達到「創紀錄的高水平」。美國社會戾氣橫行的背後,是其少數群體人權長期難以得到有效保護的殘酷現實。

仇恨犯罪已成為美國社會日益暴力化的代名詞。根據FBI的定義,仇恨犯罪是指「全部或部分犯罪行為是基於種族、宗教信仰、性別、性取向等實施」的刑事犯罪。數據顯示,2021年全美報告的仇恨犯罪數從2020年的8120起激增至2021年的9065起。更觸目驚心的是, 2021年由於偏見而製造的犯罪事件達到了10840起,比2020年增加了近25%,打破了2001年9730起的紀錄。《紐約時報》援引加州州立大學聖貝納迪諾分校仇恨和極端主義研究中心主任布萊恩·萊文的話稱,「這代表著我們處於可怕的時代,多年來(仇恨犯罪)一直處於歷史高位,並在2021年打破了紀錄」,「我們現在已經到了一個拐點」。他警告說,根據他所屬機構收集的數據,2022年美國讎恨犯罪仍在高位運行,並很可能打破2021年的紀錄。

仇恨犯罪激增的背後,美國根深蒂固的種族主義和種族暴力扮演了主要角色。報告稱,約65%的受害者是因為其種族、族裔或血統而成為仇恨犯罪的目標。其中,針對非洲裔的仇恨犯罪增長14%至3277起,針對亞裔的犯罪事件飆升167%至746起,針對拉丁裔的襲擊事件發生698起。少數族裔正日益成為美國極右翼和白人至上主義者攻擊的目標,成為美國國內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活動的犧牲品。

比如,2022年5月14日發生在紐約州布法羅市的超市槍擊案,就是近年來美國最為嚴重的一起國內恐怖主義襲擊事件。美國國土安全部長馬約卡斯在去年9月11日發表講話稱,自「9·11」事件發生以來的21年,美國面臨的威脅已經從來自外國恐怖分子轉變為來自國內暴力極端分子。全球情報公司蘇凡集團研究主管科林·克拉克在接受「美國之音」網站採訪時就表示,本土滋長的暴力極端主義等,可能在2023年繼續對美國構成威脅。

美國讎恨犯罪激增是美國社會分化撕裂、政治對立加劇所結出的惡果。過去這些年裡,美國日益陷入政治極化、社會撕裂不斷加劇的惡性循環中:為贏得選票,兩黨政客不斷用日益激烈的政見煽動支持者,令兩黨支持者之間的對立日益加劇。在這樣的情況下,溫和派政治人物的生存空間日漸逼仄,越來越多激進派人物通過選舉政治走上檯面,令黨派鬥爭日益極化。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中,任何圍繞公共政策的討論最終都只會陷入政治鬥爭、甚至是陰謀論的窠臼,絲毫無助於問題的解決。比如,這些年亞裔群體就因為歷史和現實因素,成為美國種族暴力的最大受害者之一。新冠疫情期間,一些美國政客大搞疫情污名化、政治化,令亞裔、特別是華裔成為仇恨犯罪的攻擊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FBI公布的這份數據,恐怕仍難以反應美國讎恨犯罪的全貌。《華盛頓郵報》報導說,全美超過1.8萬個各級執法部門中仍有數千個部門沒有報告相關數據。同時,由於語言障礙或邊緣化人群不信任警方,很多仇恨犯罪的受害者不會報告自己受到的不法侵害。這些都導致聯邦政府的數據出現誤差。實際上,FBI此次發布的報告都是對其2022年10月發布的年度報告的補充,當時的報告記錄的數據顯示2021年美國讎恨犯罪數量比2020年有所減少,但實際上只有52%的美國執法部門報告了2021年全年的數據。

仇恨暴力日益猖獗,折射出美國少數族裔的人身安全不斷受到威脅的現實,也再次證明美國「人人生而平等」的宣言不過是一句空話。(聶舒翼)

海外網版權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