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人來到城郊,闖出「三產融合」新天地

農村大衆 發佈 2024-03-27T02:10:19.073588+00:00

五乾渠里,濁黃的黃河水默默奔涌著。當它穿過位於東營市區的東營森林樂園,向東南穿出南二路後,就來到了東營區六戶鎮六戶村北蔣長青的兩個櫻桃大棚邊。大棚里,棚主蔣長青正和幾名員工一起給櫻桃二次授粉。「要把殘瓣抖掉,授粉液要打到花心裡,這樣才能提升坐果率。

五乾渠里,濁黃的黃河水默默奔涌著。當它穿過位於東營市區的東營森林樂園,向東南穿出南二路後,就來到了東營區六戶鎮六戶村北蔣長青的兩個櫻桃大棚邊。

大棚里,棚主蔣長青正和幾名員工一起給櫻桃二次授粉。「要把殘瓣抖掉,授粉液要打到花心裡,這樣才能提升坐果率。」他向一位還不太熟練的員工傳授著自己的經驗。

「我這大棚就在東營市區中間正南邊,離著南二路不到300米,離著繁榮路不到300米,這裡還是黃河泥沙淤積的酸鹼中和土地,種植的櫻桃特別脆甜爽口。這裡優越的位置,是吸引我接手這裡的兩個大棚和果園,當新農人的主要原因。」3月8日,正在櫻桃大棚里忙著授粉的蔣長青講述了他成為一個新農人的經歷。

蔣長青介紹自己搞的測溫探頭擺放小科技。

家住市區的蔣長青,原先是東營區建安公司的一位職工,閒暇時,他就喜歡到野外走走,一片片的綠色總會讓他流連忘返。自打結識了這裡的原主人武月秀,他就被這裡的櫻桃樹迷住了。去年退休接手大棚後,他更是拿出了自己全部的精力和熱情投入到這裡。

為了搞好大棚的智能控制系統,他自己摸索出用紙片擋住直射陽光把探頭掛在最合適位置的方法。「櫻桃樹的管理都是學問,改進探頭的懸掛辦法後,可以說需要多少度就能控制到多少度,控溫精度比以前準確了不少。我跟著武老師認真學習,勤奮實踐。沒事了就自己學習琢磨,現在腦子裡都是櫻桃怎麼種植、怎麼管理。再比如原先上大棚我是小心翼翼的在棚面上爬,現在就敢站起來走了。從眼下櫻桃生長情況來看,給武老師的大棚轉讓費,我不到兩年就能掙回來。」蔣長青拉起接手大棚後的變化,一臉笑容。

從櫻桃大棚沿繁榮路南行4里路,就是六戶鎮青創(東營)家庭農場,這家農場2022年底剛獲得了省級示範家庭農場稱號,返鄉創業的青年人王帥帥,就是這裡的總經理。

位於六戶鎮的文旅景點吸引了遊客前來參觀。

2016年,王帥帥被這裡豐富的林下、秸稈資源吸引,選擇搞食用菌種植創業。除了種植業外,農場整體被規劃為一分田出租區、農耕文化體驗區、休閒娛樂區、林下養殖區、農產品集中展示及網紅直播基地等多個版塊,成為集休閒、娛樂、教育、服務於一體的全新農業體驗項目園區。

除了還發揮年輕人思想活躍,闖勁十足的優勢,將產品賣到京滬等大城市外,他們還在東營市場布局了27家生鮮超市,並為10家微商網紅食品營銷團隊供貨。服務並帶動附近村民就業1500餘人次,創造產值2600餘萬元。同時培訓農民1000餘人次,並落地食用菌、葡萄種植生產273戶。王帥帥本人也獲評山東省鄉村「好青年」。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這裡再現的農耕場景讓人流連忘返。

近年來,東營區根據自身區位特點,統籌謀劃鄉村振興路徑,大力扶持城郊農業發展。並結合城郊旅遊、休閒採摘等市民需求,建設了黃河口都市農業文旅綜合體、城南都市農業公園等涉農重點項目。從東營市區向南望,這裡已經成為一片農業產業發達、城郊旅遊興旺、新農人紛紛湧入,實現「三產融合」夢想的熱土。

大眾報業·農村大眾記者 唐峰 通訊員 趙婕 常營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