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第一戰,完成諸葛亮的夢想,水平如何?

地圖帝 發佈 2024-03-27T06:12:57.381384+00:00

#歷史開講#公元前206年七月,劉邦拜治粟都尉韓信為大將軍,總覽北上三秦全局,太尉盧綰也暫時交出大印和兵符。此時劉邦50歲,項羽26歲,韓信22歲,劉邦此舉可以說是不拘一格用人才。儘管麾下反對聲一片,劉邦仍力排眾議,疑行無成,疑事無功。

公元前206年七月,劉邦拜治粟都尉韓信為大將軍,總覽北上三秦全局,太尉盧綰也暫時交出大印和兵符。此時劉邦50歲,項羽26歲,韓信22歲,劉邦此舉可以說是不拘一格用人才。儘管麾下反對聲一片,劉邦仍力排眾議,疑行無成,疑事無功。

練兵場上,韓信身形本就頎長挺拔,頂盔摜甲,更比諸將高出一截,隱然一股統帥風範。

韓信以五人一組進行攻防訓練,防守一方若露出破綻,攻方必須闖入擊殺,若攻方手軟,則斬攻方的伍長。同樣若攻方隊形鬆散,守方也要伺機殺死對方落單者,否則斬守方的伍長。

一連幾日,每天都要斬十幾個伍長。後來各伍無論攻防,都嚴絲合縫,人人都不敢有絲毫倦怠。

接著訓練攻城,韓信造了一座只有一面城牆的壘城,城牆前挖了壕溝。鼓聲響起,攻方五人一組,迅速搭木板過壕溝,再架雲梯攀城而上。守方也是五人一組,迅速從另一側的台階登上城樓。鼓聲驟停,無論攻守兩方,沒有登上城樓的,斬其伍長。

一連數日,每天又要斬幾個伍長。後來人人奮勇先登,要是跑得慢了沒有登城,押後的伍長毫不留情背後就是一刀。

韓信又令漢軍打磨兵器,規定若弓弩弦斷了沒有修好,箭矢沒有羽鏃,劍戟不磨鋒利,都要斬首。

在韓信的調教下,漢軍無論單兵還是整體,戰鬥力都提升了一個檔次,無論野戰還是攻城,可說無堅不摧。

劉邦看在眼裡,北上攻擊章邯的信心陡增,而太尉盧綰也自願暫時放棄兵權,交出大印和兵符,請韓信全權指揮。

公元前206年八月,義帝踏上南遷之路,項羽要把義帝送到郴縣(今湖南南大門郴州市)。義帝作為楚王坐鎮彭城兩年,本地百姓都以王都為榮,聞義帝離開,紛紛聚集到城門口。義帝車駕出城門時,百姓遮道伏地,望塵叩首,痛哭流涕,送十餘里遠。項羽站在城頭觀望,見此情此景,暗下決心,絕不讓義帝多活一天。

從五月到八月,項羽一直在整合西楚國內部勢力。三國時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項羽完全可以與義帝共存,因為其他諸侯沒人把義帝當回事,這完全是楚國內部事務,別人躲之不及,誰也不願為個素不相干的義帝引火燒身。

項羽為此耽誤三個月,無論齊王田榮還是漢王劉邦,都做了充分布局,天下形勢已經不一樣了。

項羽處理完義帝這個最棘手的事情,便立即率軍北上齊國。兵力方面,西楚國機動兵力超過五十萬,霸王項羽率二十餘萬西楚軍北上齊國。

劉邦是個善於韜光養晦,在逆境中可以氣忍聲吞的人,陳勝起兵前,他曾落草為寇躲在芒碭山,屏氣吞聲長達十一個月,直到陳勝建立張楚國,八面出兵,他才順勢而為起兵響應。

而燕、趙、齊三地反項羽,劉邦同樣處變不驚、隱忍不發,等待項羽出兵的那一刻。

八月,當劉邦的斥候快馬來報項羽北上,劉邦軍團也迅速開動。

三秦是雍王章邯、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以章邯為首,司馬欣為輔,董翳兵力少,只能依附二人。塞國和雍國分據關中東西,漢中北上幾條通道幾乎都指向雍國。

章邯內憂外患,內部矛盾重重,他畢竟不是秦國宗室,父親還是韓國人,二十萬秦軍葬送在他手上,秦人無法俯首帖耳。比如說趙賁和內史保,這兩個趙高的親信,統率六萬秦兵,盤踞秦朝舊都咸陽附近,算是雍國的國中國。

章邯現在最緊急的,是先把雍國各地城邑守將換上自己的親信,逐漸控制雍國,再想辦法消化兼併趙賁與內史保的地盤。章邯最初的親兵只有三四千人,然而雍國各地守軍有十來萬,許多將領是趙高提拔的,章邯要控制雍國還得從長計議。

經過幾個月的布局,章邯自己坐鎮廢丘,其弟章平屯兵好畤,咸陽在趙賁和內史保手中,陳倉、大散關仍由原守將把持。關中以北的隴東高原,原秦國的內史北部和北地郡,章邯大概控制一半城邑。其部將姚卬鎮守漆縣;周類鎮守栒邑;蘇駔鎮守泥陽;烏氏首領臣服章邯,拜為雍將軍。隴西的西縣,是白馬羌的地盤,其首領盜巴臣服章邯。

章邯現在最缺的是時間,若再給章邯兩年,他應該能控制雍國大部分地盤,或許也能兼併趙賁和內史保,那時候就算韓信指揮漢軍北上,要吃掉章邯絕非易事。

劉邦軍團總兵力約七萬四千餘人,其中己軍四萬一千餘人,友軍約三萬三千多人,兵分三路。東路偏師由灌嬰和夏侯嬰率領,有不少民夫,主要是修復子午道。中路故道方向是主攻方向,大量兵力集中於此。西路則由曹參和樊噲率偏師,過白馬羌的地盤,佯攻渭水上游。

我們看韓信中路軍的布局,走哪條道路北上關中?關中與漢中之間,有四條道,從東往西依次是子午道、儻駱道、褒斜道、故道。其中儻駱道和褒斜道年久失修,子午道燒掉了部分棧道,故道是比較理想的。

韓信總的戰略,是派偏師修復子午道上燒掉的棧道,主力則從故道挺近關中西部的陳倉。簡單說就是: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實際操作起來,還是比較複雜的。

早在五月份,齊國田榮起兵那一刻,韓信令中書謁者令灌嬰率軍開始修復子午道。這可不是修給章邯看的,而是真的調動大批軍力民力,目的就是修好子午道。章邯作為秦朝的少府,長期負責秦始皇陵、阿旁宮等工程,對關中和秦嶺的地勢了如指掌,企圖瞞過章邯騎哨的眼力,絕無可能。

灌嬰是碭郡睢陽人,家裡是賣絲綢的小商販,雖地位不高,家產卻頗豐。灌嬰自小愛騎馬,他身材矮小,但大腿與別人腰部一般粗,奔跑速度在睢陽無人能及。成年後參加兩年正卒,練就一身騎射好本領,他的腦袋常貼在馬頸上,人馬合一,速度如飛。

灌嬰是在碭縣投奔劉邦的,起初是中涓,一年後便官至漢國中書謁者令(官職二品,與九卿相當),封昌文君。司馬遷惜墨如金,在寫灌嬰從中涓到郎中令的軍功時,用了三個「疾」字,可見灌嬰騎術之精,騎速之快。

灌嬰率軍民開山鑿石,插木搭橋,搶修棧道。到八月出兵前,子午道修復工程接近完工,韓信令太僕夏侯嬰率軍民繼續修築,一旦修通則出兵關中。

關中南鄭城外,大將軍韓信高坐馬背上,比拜將時更揮灑自如。他一身盔甲策馬前行,外披泥黃披風,迎風拂揚,好一股睥睨天下的雄姿,風采如天將降臨。

韓信令將軍曹參作為先鋒,踏上故道,攻占隴西郡的下辨。漢初隴西郡範圍很大,相當於漢武帝時期的隴西、天水、武都三郡,下辨是後來武都郡的太守府所在。下辨以西,沿著嘉陵江的支流西漢水,有一條名為祁山道的通道到上邽。

漢朝武都郡這一帶,秦朝時還未完全控制,仍是白馬羌的地盤。秦國關中四塞,函谷關防三晉,武關防楚國,蕭關防匈奴,大散關防白馬羌。

面對忽然殺上高原的漢軍,白馬羌避而不戰,他們知道漢軍的敵人是秦軍,而非自己,沒必要給秦人做炮灰。

曹參坐鎮下辨,令樊噲率一軍沿祁山道,佯裝攻擊上邽。樊噲的兵力很少,打不下渭水上游任何城邑,此舉不過是營造聲勢,令隴西太守不敢輕易救援關中。

樊噲剛出發,漢國將軍酈商便率軍北上,沿故道而上,突襲大散關。這裡可以看出韓信用兵的思路,並沒有把所有人馬都投入,先用曹參拿下武都郡這一帶,然後就地休整,由酈商接力攻擊大散關和陳倉。

大散關的關口海拔約1200多米,兩側有崖壁對峙,諸峰崢嶸,南北深谷陡峭,號稱「一線天」。樓船夜雪瓜洲度,鐵馬秋風大散關。

大散關的秦軍人數僅數百人,不過抵擋幾日當無問題,但守關的將士對章邯普遍不滿,抵抗意志不強。漢軍這邊的酈商部,是漢軍最能打的一支軍隊,劉邦入關中時,酈商便率本部四千多狼之師,西進連破鄖關、旬關、南鄭,為劉邦入關中營造了相當有利的形勢。

韓信拜大將軍後,重組了漢軍,酈商部增至八千人,不僅是劉邦己軍中人數最多的一支力量,戰力也最強,尤其在攻城方面,酈商很有心得。自酈商率軍投奔,劉邦就一直沒有將他的軍隊整合進本部,這也是對酈商的尊重。現在韓信整軍,酈商許多舊部都調到其他將軍帳下了,這也是酈商與韓信之間矛盾的開端。

酈商的軍隊經韓信訓練後,攻城拔寨的水平提升了一大截,大散關當日就告破。

酈商率軍北進,攻擊陳倉。陳倉是秦國的雍都,章邯雍王的名稱就來源於此,是秦國歷史上建都時間最長的都城,這裡有秦國宗廟,附近埋著十幾位秦國國君。章邯將雍都改名陳倉,大意是去秦人的影響。

陳倉改名才幾個月,秦人當然還是稱這裡為雍都,且陳倉將士多是本地人,根本就不把雍王章邯放在眼裡,絲毫沒有交出陳倉給章邯的意思,陳倉城頭的旗幟仍然是黑色的,上面一個大字「秦」。章邯雖一時強橫,在東方勢如破竹,但在秦人的地盤上,總不能攻破雍都,殺掉反對自己的秦人,那還怎麼統治秦地?

為了保住陳倉,章邯令其弟章平從好畤出發,增援陳倉。只要陳倉的秦人拼死抵抗,章平完全可以反敗為勝,將漢軍趕出關中,甚至趁機換上自己人鎮守大散關。

然而幾個月前,項羽在關中,不但一把火燒了阿旁宮阿房宮,把咸陽城牆拆了。也派兵把陳倉翻了個底朝天,砸了秦人的宗廟,能找到的陵墓全挖了,並推倒雍都部分城牆。陳倉人雖正重修城牆,但沒有三五年無法復原,陳倉城牆多處空缺,防禦力驟然下降。

陳倉不到兩千守軍,怎麼擋得住漢軍最精銳的八千虎狼之師,等章平來到陳倉城外,城頭上已經換成了漢軍的赤旗,上面寫著「漢」字。

當章平還在猶豫是否攻擊陳倉,漢軍第三支人馬出現,將軍紀成率六千多人也殺到陳倉城下。雙方各自射住陣腳,章平東撤好畤,紀成則揮師猛追。

此時章邯的注意力,最主要還是放在子午道上,因為子午道出口距雍王章邯的都城廢丘不遠。好畤則在廢丘以北,靠近隴東高原。

章平也不是泛泛之輩,他在離開好畤去陳倉時,就埋伏了一支軍隊在好畤城南。如果自己兵敗,這支伏兵可以救命,如果自己佯裝兵敗,這支伏兵可以反殺對方。

漢軍紀成部果然遭到伏兵強弩射擊,隨後章平反身殺來,一萬多秦軍三面合圍。將軍紀成未能逃脫,他是劉邦陣容陣亡的第一位高級將領,此時漢軍拜將軍的一共只有七人。

紀成軍羊鶴不舞,有四千餘人陣亡或重傷,余者倉皇逃竄。紀成是趙王武臣麾下的戰將,武臣敗亡後,他便率軍在魏趙之間游擊,在槓里率一千多人投奔劉邦。在劉邦入關中的過程中,紀成是劉邦的友軍,入咸陽後紀成交出軍隊控制權,劉邦入漢中便拜其為將軍,封襄平君(第12級/13級)。紀成之父紀信老淚縱橫,披掛上陣,劉邦仍拜為將軍,後來紀信在滎陽之戰假扮劉邦被項羽烹殺。劉邦稱天子後,封紀成之子紀通為襄平侯,食邑2000戶。

大將軍韓信聞紀成兵敗,立即調整戰術,他在陳倉集結了劉邦軍團所有力量,己軍和友軍各三萬餘人。

韓信決定用軍侯樊噲作先鋒,將軍周勃率八千人主攻纏住對方,將軍奚涓率軍六千繞到側翼攻擊,將軍曹參率八千人增援。至此可以看出韓信馭將的特點,用曹參攻下辨,酈商攻大散關和陳倉,紀成攻好畤,周勃、奚涓攻好畤。而休整一段時間的曹參部,作為增援已經是第二輪攻擊了。也就是說韓信每戰必換將,確保將士得到充分休息,這就要求各支軍隊的戰鬥力旗鼓相當,平時投石拔距,戰時遊刃有餘。

先鋒樊噲的爵位已經是賢成君(第12級/13級),但軍職僅是軍候(軍職八品),可統兵200人。不過樊噲與劉邦關係特殊,這兩百人都是他精挑細選的死士,個個以一擋百。樊噲每戰幾乎都衝鋒陷陣,兩百人所向披靡。

漢軍大部分將士還不知道紀成兵敗,韓信下令立即東進好畤,除了三位將軍的部隊,韓信和劉邦親率主力在後壓陣,可隨時補充生力軍。

好畤之戰再次打響,章平在外圍守不住,便退守好畤城。

漢軍三面圍住好畤城,攻得密不透風,樊噲更是率先登死士,斬殺好畤縣令和縣丞,斬首11級,俘虜20人,此戰後官職升到郎中騎將(軍職六品)。

漢軍一舉攻克好畤城,章平則率軍北逃至漆縣。

秦軍一位郎中騎將呂馬童,本是王離所屬,因不滿章邯、章平,並未拼死抵抗,而是率騎兵遠離戰場,待戰爭結束便投降漢王劉邦。呂馬童在垓下之戰取得一段項羽的肢體,封為中水侯,食邑1500戶。

漢軍連破陳倉和好畤後,已沒有退路,不可能再撤回漢中,在三秦的地盤上,劉邦和韓信能泛起多大的浪花呢?篇幅原因,請關注下一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