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最大的悲劇:孩子抑鬱了,父母卻不願意面對

富書 發佈 2024-03-27T16:25:02.308794+00:00

剛看到一篇新聞報導,有個女生在小升初時成績一落千丈,父母只是奇怪女兒成績怎麼突然變得這麼差。但父母卻並沒有重視女兒提出「不想上學、想去看病」的訴求,媽媽覺得女兒小題大做。


作者:心海一隅(富書專欄作者)


剛看到一篇新聞報導,有個女生在小升初時成績一落千丈,父母只是奇怪女兒成績怎麼突然變得這麼差。


但父母卻並沒有重視女兒提出「不想上學、想去看病」的訴求,媽媽覺得女兒小題大做。


不被父母理解的女生,只能獨自背負沉重的精神壓力。


直到初三時出現自殺傾向,父母才帶她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


女生告訴醫生,從上幼兒園開始,她就被父母要求每天彈好幾個小時的鋼琴。


因為父母都是國內頂尖大學畢業的,他們始終認為女兒厭學就是作。


後來,醫生給女生開具了定期服用的抗抑鬱藥物,但媽媽卻擅自把藥換成維生素,不願意面對女兒已經抑鬱的現實。



還有另一個初三學生的父母也是如此,即使學校的心理老師多次聯繫父母。


希望他們帶孩子去醫院做詳細檢查,但他們卻認為老師故意刁難。


這個學生在疫情期間的心理評測結果,已經顯示重度焦慮和重度抑鬱,而且存在長期失眠的情況。


老師嘗試跟學生溝通,但學生認為自己沒有問題。


要備戰中考也沒有時間做心理諮詢,況且自己也在吃中藥調整睡眠了。


可是這個學生的情況還是不可避免地越來越嚴重了,最後父母不得不帶他去了醫院,他才說自己已經走不進校門了。


因為覺得自己長期被強烈的競爭氛圍包裹著,一點氣都喘不過來。


他寧願在家裡自學,再也不想上學校了,而這樣的想法他從來沒有向父母或者老師表露過。


其實,無論孩子是隱藏自己還是表達心聲,父母都要多關注孩子的一舉一動,從各種異常行為中分析判斷孩子的心理是否出現問題。


《2022年國民抑鬱症藍皮書》指出,


18歲以下的抑鬱症患者占總人數的30.28%;18-24歲的抑鬱症患者占總人數35.32%。


青少年已經成為抑鬱症高發的年齡段,還有研究顯示,成年期抑鬱症在青少年時期已經發病。


如何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狀況,以及如何帶領孩子走出抑鬱、焦慮等心理泥潭,是父母應該做好的功課,以及應該扛起來的責任。


孩子抑鬱了,父母卻不願意面對


記得我兒子上小學六年級時,期中考試後老師公布成績。


班裡的一名女生在得知數學考了92分後,當即拿起直尺開始劃自己的手腕。


兒子跟我描述說:


「媽媽,她是一邊哭一邊劃的,雖然手沒劃破,但被她劃得通紅通紅的,老師攔都攔不住!」


聽起來就好嚇人啊!孩子到底承受了多大的壓力,才會如此控制不住地想要劃傷自己?


後來據其他知情的家長說,老師當即聯繫了女生的父母,建議父母多疏導一下女生,但父母卻不以為然,說考不好就該狠狠懲罰。


明明孩子的舉止已經不正常了,但父母還是只注重成績。


根本不願意面對孩子可能出現的心理傷害,多麼可悲可嘆啊!


《2022年國民抑鬱症藍皮書》在分析引發抑鬱症的原因時發現,


情緒壓力占比86.39%,親子關係占比68.04%。



社會、學校和父母對孩子學習的要求越來越高,導致孩子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情緒繃不住了的孩子只能自我否定甚至自我傷害。


尤其是父母不能與孩子建立正向積極的親子關係,無異於在孩子沉重的情緒壓力上再撒上一把鹽,孩子怎麼能不崩潰?


我們小區有一個初三的男生,父母之間經常吵鬧。


但父母卻一致要求孩子只管學習,初三模擬考試成績不理想,他半夜裡鬧著要跳樓。


本來那段時間,男生的學習壓力就很大。


可是父母不僅不及時開解,還冷嘲熱諷如果考不上重點高中,就讓他去工地搬磚。


在重重壓力之下,男孩一夜一夜地睡不著。


那一天終於失控地衝到窗戶前要跳下去,幸虧有防盜網攔著,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即便如此,男生的父母還是不認為他病了,只承認給他的壓力太大了,覺得只要不逼著他學習就能自動好了。


怎麼可能呢?孩子的心裡已經千瘡百孔了。


如果得不到父母的重視,得不到專業、及時的救治和幫助,孩子還能有什麼未來?



預防並應對孩子抑鬱,

是父母應盡的職責


北京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精神科主治醫師徐凱文,從事心理健康工作二十多年。


他發現心理健康問題日趨低齡化,中小學階段更是日益嚴峻。


徐凱文曾做過統計,北京大學一年級新生中,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有30.4%的學生厭惡學習,或者認為學習沒有意義。


而比這更讓人揪心的是,還有40.4%的學生甚至認為,人生沒有意義!


能考上北京大學這樣頂尖學府的孩子,都已經抑鬱至此了。


更何況那些苦苦掙扎在學習壓力中的孩子,日子又是何其艱難?


父母一定要積極行動起來,預防可能出現或者應對孩子已經出現的抑鬱傾向,才是應盡的職責所在。


首先,重視孩子的心理狀況,不逃避不誇大。


前一段時間,備受關注的胡鑫宇案件水落石出,但父母始終難以相信,胡鑫宇會選擇自殺。


其實在輕生之前,胡鑫宇就因為難以承受高中學習的巨大壓力,心理已經抑鬱了一段時間,只是並沒有引起父母的重視。


父母不要想當然地以為自己家孩子一定不會出現心理問題。


而是要有一定的警惕心,多跟孩子溝通交流,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


如果覺察到孩子的內心有動盪,父母不要大驚小怪,更不要迴避不談。


這兩種態度都可能影響孩子未來的心理發展走向。


父母越是淡定,孩子才越能跟父母敞開心扉,才有利於父母藉助心理諮詢醫生或者老師的力量,協助孩子儘早恢復健康。


其次,關注孩子的異常舉止,多鼓勵多引導。


一位媽媽帶著13歲的兒子,尋求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精神六科主任譚忠林的幫助。


因為兒子上網課的時候,平板電腦不離手,作業卻一個字不寫。


但譚主任手中的抑鬱自評量表卻顯示正常,於是譚主任詢問男孩覺得是否符合實際情況?


男孩看向媽媽後說:


「自測時她一直在旁邊讓我選那些好的,我選不好的就問怎麼可能?哪有那麼嚴重?量表怎麼會不好?」


正是因為父母平時沒有關注到孩子的異常行為舉止,一味地認為孩子沒問題,才不相信孩子已經身處抑鬱的漩渦中,自然不能給予孩子正面反饋。


父母要善於從孩子的細微舉動中,抽絲剝繭地分析孩子到底有沒有問題。


父母要認清孩子的現狀,發現問題,鼓勵孩子勇敢面對,引導孩子走出抑鬱,他才能獲得新生。



父母,才是孩子這一生的救贖


每當談到孩子抑鬱的問題,總有人質問:


「如今的孩子吃穿不愁,就讓他們學個習,怎麼就這麼難呢?」


其實問題就出在這裡,我們80後甚至90後一代的人,小時候是吃穿都很匱乏,但學習壓力不大,念得好就念,念不好就找別的出路。


但現在的孩子,身處如今的社會裡,學習成了唯一的出路。


父母自然會把壓力傳導在孩子身上,還不願意面對孩子出現的心理狀況。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戴錦華表示:


「在富裕的年代成長的、在完備的教育和豐裕的物質生活當中長大的孩子,有越來越嚴重的精神問題、心理問題,以及普遍的焦慮抑鬱的狀態。」


把孩子從繁重的學習壓力中解脫出來,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但首當其衝的是父母,一定要敢於直面孩子的精神狀態,才能對症下藥,讓孩子擁有無限未來。


畢竟,只有父母才是孩子人生最初的港灣,更是孩子這一生最有效的救贖。

作者簡介:心海一隅,富書專欄作者,兒童心理學研究者,懷揣熱愛生活的心,手寫洞察人性的文,文章:爸媽精讀,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