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公湖:翻越喜馬拉雅山的印度,又「憋大招」圖謀我們的西陲明珠

維達說 發佈 2024-03-27T18:43:53.454623+00:00

說起班公湖,不免想起09年曾火爆全球的印度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至今仍保持著豆瓣9.2的高分,位列外國喜劇片中的NO.1。

說起班公湖,不免想起09年曾火爆全球的印度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至今仍保持著豆瓣9.2的高分,位列外國喜劇片中的NO.1。而 讓很多觀眾無比鍾情的除了這部諷刺社會現象的喜劇片中閃光的慧言慧語,還有片尾那段宛如仙境的風光,藍天白雲,雪山綠水,讓人恍然感嘆原來印度也有如此絕美的地方。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片尾主角蘭徹與愛人、好友共同相擁的地方就是班公湖。

班公湖在中印實控區的不同風光

這裡在感嘆班公湖的無限風光時,也不得不暗服印度導演的別有用心,因為中印兩國雖然實控邊境線長達2000公里,但因尚未進行任何形式的劃界,所以實際上班公湖是存在爭議的領土。導演將片尾放在班公湖,並配上「藏民」(實為與藏人同宗同種的拉達克人)小孩兒圍繞主角蘭徹,其中蘊含的潛台詞意味深長。當然要理解這些,前提是我們要明白班公湖在中印戰略中所處的地位。

班公湖,又稱措木昂拉仁波,藏語意為「長脖子天鵝」,位於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日土縣城西北約12公里處,分布在多瑪鄉烏江村境內。班公湖狹長的湖體呈東西走向,長約150公里,南北平均寬約4公里,最窄處僅5米,是一個典型的河道型湖泊。海拔高度4240米,全湖面積為604平方公里,按照實控情況來說,中國境內為413平方公里,約占68.5%;屬印控克什米爾拉達克地區的部分為191平方公里,約占31.5%。

班公湖平均水深5米,最大水深41.7米,特別是湖中間部分既窄且淺,導致班公湖東西水體對流不暢,湖泊下層水相互獨立。再加上班公湖東部的中國部分有三條水量較大的重要支流(麻嘎藏布、昂賣曲和多瑪曲)注入班公湖,而印控部分的西側湖體缺少淡水河流注入,最終使得東部的湖水含鹽度維持在0.47克-0.75克/升以內,是為淡水,而印度一側湖水鹽量保持在20克/升,屬於鹹水。

這種差別導致東部班公湖清澈見底,湖水透明度可達14米,同時水草豐茂,有10餘種高原魚類和數以萬計的水鳥在此繁衍生息。而西側由於是鹹水,不僅植被稀少,湖水也無法飲用,導致駐守在此的印軍也只能從遠處調用通達河的水來補充。這就是我們在《三傻》片尾看到,儘管印控班公湖風光絕美,但湖岸寸草不生,毫無生機的原因。

班公湖的前世今生

知曉了班公湖的概況,我們還需要將班公湖放置在整個中印西段邊境戰略中,才能明白為何印度圍繞班公湖地區不斷對我方進行侵擾滲透。印控班公湖所在的拉達克,自13世紀至19世紀中葉,都與西藏保持著從屬關係,屬中國西藏的一部分,清朝時為受駐藏大臣節制的西藏藩屬。這使得拉達克無論人種、建築、服飾、語言,以及信仰的藏傳佛教都與西藏別無二致,故拉達克也被稱為「小西藏」。

但隨著英國深度殖民南亞次大陸,1834年受英國支持的錫克帝國入侵拉達克,之後錫克帝國又被英國人覆滅,拉達克便成了英屬印度殖民體系中克什米爾土邦的一部分。1947年印巴分治後,拉達克最終成為印控克什米爾的一部分。但對於中國而言,自清朝以來,就從來沒有承認過被侵占的拉達克屬於外國,所以中印邊界西段問題仍懸而未決。

克什米爾從來都不是一個整體,無論從地理上、文化上還是信仰上,這的一個包含了查謨、拉達克、巴爾蒂斯坦、吉爾吉特、罕薩、納加爾和克什米爾谷地7個次級板塊的地區,雖然居民將近有80%是穆斯林,但印巴分治時克什米爾的王公是印度教徒,按照「蒙巴頓方案」,若按照分治方案中多數決定原則,克什米爾應該歸入巴基斯坦;但按照土邦的王公決定原則,克什米爾顯然應該歸入印度。

之後印巴之間爆發了三次戰爭,最終形成了巴控克什米爾和印控克什米爾。在印控克什米爾中,信仰藏傳佛教的拉達克、伊斯蘭教的克什米爾谷底、印度教的查謨,像三塊不同顏色的七巧板,被溪谷和高山拼接在一起。而克什米爾之所以重要,就是因為這塊處在青藏高原邊緣的高地能直接俯視印巴兩國的核心區,無論誰掌控,都必然對對方形成戰略壓制。

印度為何在班公湖動作不斷?

要知道,巴鐵首都伊斯蘭瑪巴德距離克什米爾也不過百餘公里,而印度首都新德里距離克什米爾的拉達克也只有500餘公里,在機械化作戰的今天,這個距離不具有任何戰略縱深,所以印度對這塊高地存在天然的安全需求,必然積極謀求擴張。具體到班公湖地區而言,這裡存在三條重要通道,即班公湖南岸通道、斯潘古爾峽谷和獅泉河河谷。

其中斯潘古爾峽谷對應著我國日土縣,獅泉河河谷對應著我國噶爾縣,這兩地都是西藏阿里地區的關鍵交通樞紐,關係著219國道這條連接新疆與西藏通道的暢通。反之亦然,比如由日土縣向西,可以走班公湖南岸,可到西約克,然後越羌山口,就可到達拉達克首府列城;或日土縣走斯潘古爾峽谷至楚舒勒,然後經唐克塞峽谷也可突入列城;而從噶爾縣經巴里加斯、獅泉河-印度河河谷,也可直搗列城。

而在整個阿里地區,多數峽谷都是狹窄難行的,唯獨這三條通道,平坦開闊,是為數不多適合裝甲兵團運動作戰的通道,非常重要,所以無論是在古代戰爭,還是上世紀的對印反擊戰中,班公湖一帶都是控扼的要點,戰略地位斐然。而前幾年爆發的班公湖衝突,其焦點就在班公湖兩岸,特別是北岸的八指區。

所謂八指區,是在1962年對印反擊戰後,中印實控線以F4劃分,F4-F8由我國控制,F1-F4為印度控制,但近些年印軍無視我軍警告,常巡邏到F8,而我軍便在F4堵截,於是雙方常在F4區爆發衝突。所以這裡衝突的根本目的是印度企圖控制班公湖這條東西的戰略通道。同時也為繼續向班公湖中部最狹窄處滲透做試探,因為當下印控班公湖屬於鹹水,而過了中部最狹窄處便是班公湖的淡水區了,一旦成功印軍便再也不用為淡水發愁了。

不過,多年來印軍的數次圖謀都以失敗告終,我國在班公湖部署了一支高原水兵分隊,配備有先進的928B高速巡邏船,擔負著班公湖水面巡邏的任務,這就是被網友稱呼的「西海艦隊」,時刻關注著對面印軍的一舉一動。

從明面衝突轉為「暗戰」

面對受挫,印軍並不甘心,於是便想在完善邊境公路等基礎設施上對中方形成優勢。於是便準備耗資40億盧比,用2年時間,沿著通達河、獅泉河及其支流組成的寬闊河谷,建設一條從班公湖西岸的楚舒勒到印占典角地區的戰略公路。這裡的楚舒勒就是印軍在班公湖南岸向斯潘古爾峽谷等要地滲透時的重要部隊集結地。

所以一旦這條全長135公里的公路建成,印度部署在公路沿途查喀、洛瑪等地區的印度陸軍第14軍及其他部隊,將能夠更加方便地調動兵力,同時對我班公湖和阿里地區的噶爾縣兩個方向形成威脅。當然,我方也不可能無動於衷,雖然不會出手直接干預印方建設,但完善我方的戰備公路和前沿哨所也是正當之舉。

比如在去年,我方在班公湖中部不足1公里的狹窄處修建的第二座班公湖大橋被印度衛星曝光後,年底就基本竣工了,自此班公湖南北兩岸的交通不便問題將得到大大解決,縮短了150公里路程,節約了數小時,而且該大橋能夠允許所有類型的軍車通行,包括15式輕型坦克在內的主戰裝備。因此就算印度的新公路修建完成,印軍能更方便向班公湖南岸調動,也不會再出現我軍輕步兵對抗印重裝集群的情況了。

另外據報導,我方正準備在班公湖畔建造一條環湖公路,一旦歸還變成現實,這項工程必然大大提升我方在班公湖地區的博弈優勢。所以由此可見,在未來幾年內,中印雙方會繼續在表面上維持住局勢的穩定,不讓武裝衝突事態升級,但雙方在邊境上的隱性競爭不但不會停止,反而會加劇。

上期回顧:班公湖:我是長脖子天鵝湖,請叫我措木昂拉仁波

備註:本文為《克什米爾專題》的第15篇,僅為一家之言,歡迎指正轉發。另文中配圖部分引自微博1002什麼,如有版權私聯請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