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田峪長城旅遊志——慕田峪長城的敵台

慕田峪長城 發佈 2024-03-28T17:39:04.167652+00:00

隆慶時,創建空心敵台,騎牆而築。敵台是在實戰中逐步改進和完善的,提高了長城的整體防禦能力。戚繼光在他所著《練兵實紀雜集》中記述了創建空心敵台的緣由和造台法:「先年邊牆低薄,傾圮間有磚石小台與牆各峙,勢不相救。

敵台明初為磚石小台,「與牆各峙」。嘉靖時建附牆台,台、牆相聯。隆慶時,創建空心敵台,騎牆而築。敵台是在實戰中逐步改進和完善的,提高了長城的整體防禦能力。慕田峪長城有附牆台4座,空心敵台22座。

空心敵台是隆慶時創建的。戚繼光在他所著《練兵實紀雜集》中記述了創建空心敵台的緣由和造台法:「先年邊牆低薄,傾圮間有磚石小台與牆各峙,勢不相救。軍士暴立暑雨霜霧之下,無所藉庇。軍火器具如臨時發起則運送不前。如收貯牆上則無可藏處。敵勢眾大,乘高四射,守卒難立,一堵攻潰,相望奔走,大勢突入,莫之能御。今建空心敵台,盡將通人馬沖處堵塞。其制高三四丈不等,周圍闊十二,有十七八丈不等者。凡沖處數十步或一百步一台,緩處或百四五十步或立百餘步不等者為一台,兩台相應,左右相救,騎牆而立。」造台法:「下築台基與邊牆平,外出一丈四五尺有餘,內出五尺有餘,中層空豁,四面箭窗,上層建樓櫓,環以垛口,下發火炮,外擊敵人。敵矢不能及,敵騎不敢近。」

戚繼光來後對長城的建築,強化和完善了長城的防禦功能,其突出特點就是敵樓的建造。慕田峪段長城,建造有密集的敵樓。在地勢險要和地形轉折處,如山脊的凹下部位和突起部位、坡度的轉折部和峰頂等部位,都建有敵樓,占據制高點或顯要處。如正關台和大角樓之間,牛角邊以西至箭扣,敵樓很密集,站在高處望下去,敵樓與城牆,錯落相間,層迭遞序。

慕田峪長城的空心敵台建築形制與戚繼光文中所述相同,具體尺寸略異。22座敵台分布稠密,這是由慕田峪關的戰略地位所決定的。慕田峪關所屬空心敵台數目,與《四鎮三關志》所記和程九思撰《紀功題名》碑所列數目相校,占渤海所下7個隘口所屬空心敵台總數的一半。兩台相近者僅66米。

慕田峪關空心敵台的一大特點是每座空心敵台中室平面布局均有不同,歸納起來約有三種類型。其一,中室四面有通道,中室居中,平面呈「田」字形;其二,中室左右和前方有通道,中室偏後,平面呈「門」字形;其三,中室前後有通道,中室十分寬闊,平面呈「二」字形。中室頂部結構有磚券的船篷頂,也有木結構的平頂。在磚券船篷頂中,還有四角發抹角券,使頂部四角更加堅固。

中室通往台頂有用木梯,也有用軟梯,或用城磚砌成踏步的。台頂樓房多為三間,硬山調大脊灰筒瓦屋面。樓房山牆中有我國南方常採用的空斗牆砌法,說明在此修築空心敵台的軍工中有來自南方的士卒。

慕田峪長城敵樓密集。從慕字一台(大角樓)至慕字四台(正關台)。不到500米,就設敵樓4座;從慕字一台至慕字二十台,長度僅3000米,敵樓、敵台、牆台、鋪房就25座,這種百米左右就有一座敵樓的長城段也是不多見的。

一、附牆台

附牆台是在嘉靖三十年時與山石邊牆同時建成的。以山石壘砌台基,台基迎敵面突出於牆體,後面與牆體平,左右與牆體相聯,整體平面與牆體呈「凸」字形。台基高與邊牆高相等。台頂前面環砌垛口, 頂平面以方磚平墁,中間有樓房一間或兩間。樓房屋面為硬山調大脊灰筒瓦。

二、正關台

從單座空心敵台體量上來看,22座空心敵台中尤以慕田峪關城——正關台最為宏偉。這座空心敵台建在山脊線最低的隘口處,海拔486米,控扼北面的諸山谷或河谷與南面的寬闊的懷沙河谷地以及懷柔盆地之間的交通,戰略位置極重要。自關口東西兩側,長城沿山脊線升起,關口東側相臨峰嶺上的「大角樓」近在數百米之內,海拔高達603米,比「正關台」高出百米以上。它由中間一座主台與兩側耳台相聯組成,形成主廳側室之格,可容百人。台基南北通長37.76米、主台東西寬15.1米、高連垛口14.15米。

三座樓台為皆空心結構,台頂上共有樓房9間,其左側耳樓頂上3間樓房內還保存原建的順山炕,說明此屋應是守關將領住宿的房舍。主樓中層空豁,中室內原有木梯可達台頂,中室四周有通道環繞。樓體下部為花崗岩條石砌築,上部為青磚砌築。兩側耳樓是左右便門通往主台中室的通道。敵樓聳立在長城之上,顯得雄偉壯觀。在長城內側向南的正面牆上,有「正關台」三字石匾。有兩條花崗岩條石砌成的台階,分別在正關台的兩側,守城的將士由此兩條石階上下長城。而過往行人則走正關台東側較為隱蔽的卷門。「正關台」關門不開設在城台的正中,而是在城台東側的牆體上開設相通內外的卷門,沿陡坡修築階梯,作為聯繫關內外的通道。三台聯成一體的空心敵台,在萬里長城中實屬罕見,目前僅此一例,極具特點。

三、大角樓

「大角樓」建在「正關台」東側海拔603米的山峰上,高出「正關台」100多米,高出「亓連關」達數百米,居高臨下,威控兩個關口。「大角樓」有三條長城匯集其上,東南走向的一隻長城分支順山勢突然終止於千米之外的山頂上,被稱為「禿尾巴邊」長城,以預防腹背受敵,與慕田峪關城形成環抱之勢。「大角樓」分上、下兩居。下層內部為井字形通道。上層建有望亭,虎距高嶺之上,建築體量碩大,設計很有特色,無論從山下哪個角度看去,都似城牆的一角,故有「大角樓」之稱。

四、慕字十一台及古兵驛站

慕字十一台位於長城外側約40米的一個山包上。此樓與其他敵樓不同之處,一是在長城外側,距城牆約40米;二是周圍距樓2米處有高1.5米的垛口牆。因敵樓對面的長城內側有一較寬綽的低洼地,此處正是古時儲放糧草彈藥的場所,需特另防衛,而長城外側地勢又複雜,有一條山間小路通往北塞,溝谷里匯集著幾道山脊敵人易從此摸上城牆,故在較大一山脊上建了一座敵樓,又修了加強設施——防護牆,即前面說的垛口牆,一旦發現敵人,樓上,樓下及中層箭窗可對敵人形成三層交叉火力,使敵人難以接近長城。

五、界牌樓

慕字十八號敵台內,南牆上鑲嵌著一塊石匾,高80厘米,寬35厘米。「石匾」上方是較大的「界牌」二字,正中西側豎寫;「迤東系慕田峪地方」,東側豎寫「迤西系賈兒嶺地方」,下腳豎寫「成化七年七月立」。這是歷史上慕田峪關管轄的西端界線。

慕田峪長城敵樓,在內部結構上也有差異。大部分敵樓內部各個部分是互相連通的,但也有的個別幫樓內部的各部分被局部分開。除了敵樓的建築展現出多樣性,位於垛口下面的箭孔也有不同。大多數箭孔為方形孔,但也有的箭孔的頂框為弧形,有波浪形或桃形,反映了長城建造者們之精心構思。

「因險制塞」的建築原則在慕田峪長城的砌築中表現得淋漓盡致。為了充分利用自然天險,加強防守,慕田峪長城的砌築儘可能地採取一切技術手段,搶占制高點,控制局勢。「正北樓」西側山勢極其險峻,沿建在刃脊型的懸崖陡壁上「單邊」長城而下,長城為了通過因山脊斷裂形成的崖口絕壁,控制陡崖外側的制高點,修築長城的軍事家和工匠用兩根鑄鐵梁擔搭建在兩側口陡壁之間,把長城從鐵樑上修過,這種長城凌跨懸崖而過的修築方式在萬里長城中甚為罕見,是慕田峪長城風景名勝區中獨有的景觀。

下期預告: 慕田峪長城古蹟

每周一、三、五更新

(未完待續,敬請期待)

資料來源:慕田峪長城旅遊區志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