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猖狂|那些幾服藥治好甲流的經驗分享!

經典經方學堂 發佈 2024-03-29T16:26:54.331234+00:00

來源|胡希恕經方醫學 導讀 近日,甲流進入高發期,北京、上海、浙江、天津等地均有學校因學生患甲流而停課。那麼,面對來勢洶洶的甲流,分享一些針對甲流治療治療高效病案經驗與大家共同學習。

來源|胡希恕經方醫學

導讀 近日,甲流進入高發期,北京、上海、浙江、天津等地均有學校因學生患甲流而停課。那麼,面對來勢洶洶的甲流,分享一些針對甲流治療治療高效病案經驗與大家共同學習。

主題:百年流感過,千年經方來

——紀念世界大流感100年暨經方在流感中的合理運用與體會


作者簡介:李雷,男,2005年畢業於湖北中醫藥大學,醫學學士。學習期間,抄方於李培生教授和梅國強教授,歷時三年有餘。工作之後,中西醫結合,內外婦兒同習,遍及諸家,有疑必究,然終有不得解者。後偶遇經方醫學,鍾胡老學說,習胡馮體系,漸有所悟,施於臨床,確有「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妙。


案例分享一病情介紹:李某某,女,2歲10個月。「反覆發熱伴咳嗽2天」就診,熱峰T 39.8℃。自服美林和小兒柴桂退熱顆粒,藥後汗出不解。刻診:發熱,無汗出,無流鼻涕但咳嗽,無腹痛嘔利,咽部紅腫,舌紅苔白稍干,脈弦數。因故未做流篩,但據患兒家屬透露該患兒班上曾有流感流行,據此推測該患兒應該屬於流感患兒。辨六經:少陽病。辨方證:小柴胡加石膏桔梗杏仁湯。一付熱減,兩付熱平。案例分析體會問曰:發熱,無汗出,但咳嗽,為什麼沒有辨為太陽病?答曰:的確有辨為太陽病的機會。第35條:太陽病……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這是講的「病有常形,治有常法,醫有常方」。但細玩此處,藥後汗出不解,無流鼻涕,但咳嗽,咽部紅腫,皆為病位反應在半表半里之像,舌紅苔白稍干可證病性為陽,病勢為實熱。此時,由於病與證是動態的,是變化的,病位發生了變化,病機發生了變化,八綱發生了變化,則法與方自然而然就會發生變化,這就是所謂的「病有變形,治有變法,醫有變方」。


案例分享二病情介紹:劉某某,男,9歲。「反覆發熱1天」就診。刻診:惡寒發熱,無汗出,頭痛,身骨疼痛,咽痛咳嗽少痰,口乾,無口苦,無腹痛嘔利。舌淡紅苔白,脈弦數。檢驗科證實為甲型流感。辨六經:太陽少陽合病。辨方證:小柴胡合葛根湯加石膏桔梗。一付熱減,兩付熱平。



案例分享三病情介紹:余某,女,56歲,咽痛發熱2天。(T 39.0℃)。刻診:惡寒發熱,無汗出,頭痛,全身關節肌肉皆酸痛,咽干痛,癢咳無痰,口乾口苦,噁心乾嘔。舌淡紅苔白稍干,脈浮緊數。輔檢:白7.33,中5.43,淋1.63,單0.63. 流篩:甲(+)。辨六經:太陽少陽合病辨方證:小柴胡合葛根湯加桔梗石膏三付熱退。案例分析體會問曰:臨床見到這麼多遭遇小柴胡合葛根湯加桔梗石膏的案例,那此方是臨床流感常用方嗎?答曰:是,但又不完全是。說是,是因為的確從臨床來看,流感的侵襲力非同普通外感病,高熱惡寒頭痛無汗多見,咽痛咳嗽少痰口乾常見,前者為太陽病,後者為少陽病,所以辨為太陽少陽合病機會較多。在這裡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口乾這一個常見的症狀,在馮老講課時常辨為陽明;但在外感初起,未至渴飲之陽明病前,臨床常見口乾者十之八九,只是說明有化熱之機轉;少陽病之「口苦咽干目眩",雖說是孔竅苦幹澀之患,但是映射之本質即是「血弱氣盡,邪氣因入」,其中口於自然也是不言而喻的,焉有咽干口不干耶?所以我在臨床上,外感初期未及陽明之前,口乾都歸入六經分證之少陽病。如果大家有時間,可以和陽明白虎湯之口乾和太陽五苓散之口乾,一一鑑別熟玩之。



案例分享四病情介紹:廖某,男,36歲。( T 39.3℃)。發熱咽痛咳嗽半天。刻診:惡寒不顯,無汗出,口乾,咽痛無灼熱感,咳嗽少痰,痰中帶有血腥味,四肢酸痛乏力感。舌淡紅苔白稍干,脈弦數。輔檢:白9.32,中7.26,淋0.61,單0.41,流篩:甲(+)。辨六經:少陽陽明合病。辨方證麻杏甘石湯合清燥救肺湯加減。三付熱退。案例分析體會問曰:清燥救肺湯乃溫病時方也,何以用於流感病的治療?答曰:誠然,清燥救肺湯和流感,貌似沒有搭界的可能,但是臨床上卻是有可能的。惡寒不顯,表明表證微甚或無;發熱咽痛口乾,咳嗽少痰帶有血腥味,表明里熱津傷。六經辨為少陽陽明合病,溫病辨為燥熱傷肺。然麻杏甘石湯雖為經方首選,但復津不夠力,故而合清燥救肺湯。在大經方的前提和理論框架下,把溫病經典時方之清燥救肺湯歸為少陽陽明合病方,也是一種擴大溫病時方運用範圍的好方法。這也是胡老所言:治溫病固不得死守傷寒方,但何得不遵傷寒法?!再問曰:同為清熱潤燥生津,為何不選白虎加人參湯?再答曰:是啊!這也是辨方證的玄機所在。方證合拍,如鼓應桴,何其難也!白虎加人參湯為表已解,里熱盛,津傷口渴飲,汗出脈洪大,和本案出入較大。清燥救肺湯,其實是以桑葉枇杷葉易麻黃,麥冬阿膠胡麻仁杏仁易知母,有麻杏甘石湯和白虎加人參湯的寓意,藥雖有異,然方義卻不出傷寒大法。這也再一次說明,源於傷寒,羽翼傷寒,遵傷寒法用大經方,是最簡潔實用的寒溫學習方法。方一證一症的對應,有點線面體四個層次的區別,重合度越高,效果就越好,這也是最難做到的。有時候看似症與方很對應,其實證的重心已經偏移,故而不效;有時候看似症與方不對應,但是證的重心卻已重合,故而顯效。證的重心,就是病機的核心,能將證象和證方聯繫平衡起來的那個點,多一點為多,少一點為少。箇中趣味,必悉心把玩,才能有所體會!


其他答疑:

關於藥量的問題,我們謹遵馮老和陶校長的說法,大劑(足量)煎(量開的大一些),適量服(分多次服),中病即止,有效了再慢慢減下來,病好了就停。

關於服用方法,一付藥讓病人煎了頭煎二煎,混在一起。預備半天的時間,觀察有沒有退熱。大劑煎,適量服,每2小時喝1/6,6個小時就喝了半劑的量,觀察有沒有汗出,有沒有改善。如果體溫降下來點,再每4小時喝一次。如果體溫正常了,6個小時再喝一次。臨床中和病人交待好,講清楚。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