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用30年,從領跑亞洲經濟到一窮二白,緬甸是如何作死的?

弟球說個球 發佈 2024-03-29T20:12:23.614329+00:00

短短三十年的時間,這個國家富裕發達變成了一貧如洗,它的家底非常的豐厚殷實,但是它卻沒能合理利用起來,最後直接把一副好牌打得稀爛,在國際上的地位也大不如從前,現在來看的話,它已經成為了亞洲最窮的國家之一,想要恢復當年的輝煌的模樣,那真是從河南到湖南難上加難,這個國家究竟是誰?


短短三十年的時間,這個國家富裕發達變成了一貧如洗,它的家底非常的豐厚殷實,但是它卻沒能合理利用起來,最後直接把一副好牌打得稀爛,在國際上的地位也大不如從前,現在來看的話,它已經成為了亞洲最窮的國家之一,想要恢復當年的輝煌的模樣,那真是從河南到湖南難上加難,這個國家究竟是誰?


這個國家就是緬甸,它和我國的距離並沒有多遠,位於中南半島,它的西北部還沿海,地理位置非常的優越,海岸線達到了2800公里,它和泰國是鄰居,同時東北方向和我國雲南也接壤,印度就在它的西面,國土面積為67.6萬平方公里,在整個中南半島上,它是面積最大的那一個,同時它的位置也是最優越的那一個,它不僅能夠連接南亞,想要連接東南亞也很容易,所以它成為了一個重要的節點。


這樣的地理條件,可以說是老天爺追著餵飯吃,全世界80%的國家在這一方面都比不過它,這真的是一出生就到了羅馬。除了地理位置非常優越之外,緬甸這裡的油氣資源也很豐富,不僅能夠實現自給自足,還能夠出口給其它國家,這也讓它賺得盆滿缽滿。


曾經的緬甸在整個亞洲地區,都有著絕對的話語權,我國當時的經濟發展都比不過它,但現在來看,它卻變成了亞洲最貧窮的國家之一,這裡不僅石油和天然氣非常的多,緬甸還有著各種各樣的礦產資源,比如說寶石、銅、金,所以說緬甸也是一個真正的資源大國,不僅如此,緬甸的耕地面積相比,周邊的其它國家來說,也要多很多,這也讓它的農業非常的發達,在曾經它一個「人」可以養活亞洲所有的國家,因此它也有著亞洲糧倉的稱號,按道理來說有這麼優越的條件,現在的緬甸應該富得流油才對,但是令人萬萬沒想到的是,緬甸屬實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最後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它已經成為了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


在疫情還沒有爆發的時候,緬甸這裡已經是窮的叮噹響了,國內GDP只有760億美元,人均GDP只有1407美元,它周邊的這一些國家都遠遠超過它,最重要的是,明明之前的條件這麼好,但它卻完全沒有合理利用起來,這就導致國內還有一半的地方,連電都沒有,它們也不知道手機網際網路是什麼東西,每天都在和最原始的東西打交道,這裡的基礎設施非常的落後,就連曾經它們引以為傲的農業,現在也越來越不如從前,都是靠最原始的方法進行耕種,這就導致它們的糧食產量,壓根就上不去。


緬甸的人口總共都只有5000多萬,但是貧困人口數量就已經占據了三分之一,達到了1400多萬,國內貧富差距非常的大,不僅如此,緬甸還有著許多的內部矛盾一直沒有解決,這也導致緬甸的人們每天都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


而在曾經,緬甸最輝煌的那段時間,它是整個亞洲最富裕的國家,經濟體量連日本都比不過它,在19世紀,英國看準了緬甸這一個地方,因為它覺得這裡的自然資源非常豐富,於是在1886年它把緬甸占為己有,當時英國的工業實力很厲害,雖然說緬甸是它的殖民地,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它也能夠帶動緬甸的工業水平發展,在二戰期間,當時緬甸的GDP就達到了120億美元,這個數字在當時非常的驚人,說它領跑整個亞洲也一點都不誇張。


但是在緬甸成功獨立之後事情就發生了變化,當時的緬甸加大了對國內經濟的干預,將所有的東西全部都國有化,並且排斥外資來到這裡,緬甸自己的技術又非常落後,這就導致許多資源,沒有辦法開採出來,並且緬甸內部矛盾也很嚴重,為了能夠把內部的矛盾解決,緬甸做了一個最錯誤的決定,那就是閉關鎖國,實施的時間長達三十年,這30年,它和外界完全就失去了聯繫,並且當時內部矛盾很嚴重,不是今天打仗,就是明天打仗,這也導致緬甸的產業完全發展不起來,最後國內的經濟開始不斷倒退,直接將一副好牌打得稀爛,你認為緬甸未來還能崛起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