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軍提出的「網絡中心反潛戰」,真的有用嗎?

兵工科技 發佈 2024-03-30T00:59:09.445256+00:00

兵工科技2023年4期《潛艇與航母的較量》全新上市,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兵工科技快訊進行購買!「網絡中心反潛戰」,最早由美國海軍提出,主要反潛流程分為五個階段:探測、識別、定位、跟蹤和擊毀。而依託網絡中心的反潛戰將使這五個階段的間隔大為縮短,呈現一個不間斷的反潛過程。

兵工科技2023年4期《潛艇與航母的較量》全新上市,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兵工科技快訊進行購買!

「網絡中心反潛戰」,最早由美國海軍提出,主要反潛流程分為五個階段:探測、識別、定位、跟蹤和擊毀。而依託網絡中心的反潛戰將使這五個階段的間隔大為縮短,呈現一個不間斷的反潛過程。

探測

為了發現敵潛艇需要對指定區進行多次搜索。隨著對區域的搜索,尤其是在敵潛艇發現反潛兵力並採取規避後,敵潛艇在該區的位置分布是非均勻的。敵潛艇可能規避到反潛兵力不在、或反潛兵力已搜索過的區域裡。

反潛兵力在第二次搜索時要採取不均等搜索法,要從很大的搜索區里選擇敵潛艇最可能存在的區域。在組織對指定區進行第二次搜索時,要考慮到敵潛艇發現反潛兵力搜索區和搜索活動的性質後,可能離開指定的搜索區。

經驗表明:搜潛最有效的方法是採用指定區域搜潛和線段搜潛相結合。沿指定方向搜索疑有敵潛艇的海域,可以派專門的兵力實施搜索,也可以在執行其他任務,如向戰鬥區展開的兵力順路實施該搜索。

應召搜索,是在先前其他兵力或器材已經發現後又丟失的海域進行的搜索,目的是重新發現目標。反潛兵力集中於丟失目標的區域實施搜索。搜索在目標丟失後一段時間開始實施,因為下達命令和反潛兵力進行準備、航渡均需一定的時間,習慣上,把這段時間定為滯後時間。在基於網絡中心的反潛中,由於網絡實時傳播信息的特點,可以由最近的兵力以最短的時間趕赴丟失點進行搜索,可以將滯後時間縮小至最短,由於搜索區的面積與滯後時間的平方成正比。所以,應盡一切可能縮短滯後時間。

識別

所有現有的探測水下潛艇的器材均應記錄潛艇的物理場。探測器材記錄目標物理場習慣上稱為接觸。然而,其他目標的物理場,其中有水下目標,與潛艇的物理場相似。因此,為最終確定探測器材發現的目標是否為潛艇,需對所有探測到的目標進行識別。

目標識別,是通過評價所探測的目標的特徵和把該目標的特徵與潛艇特徵相比較,確定目標的屬性。潛艇、水面艦艇和飛機(直升機)通過反潛計算實施目標識別,根據識別的結果,指揮官定下決心。通常,把接觸的信號分成三類可信等級——肯定、不定,假目標。當出現全部特徵,且來自其他地方的信息探測到的目標也顯示是潛艇時,認為肯定等級;只要有一個信號特徵與潛艇特徵不吻合,認為不定等級;當最重要的信號特徵與潛艇特徵不符時,認為假目標等級。

當對發現的目標特徵是否是潛艇特徵懷疑時,必須用一切手段完成最後的識別。最有效的方法是運用最初發現水下目標的兵力使用探測器材進行搜潛。基於網絡中心的反潛戰中當幾個平台各自探測到目標時,或者探測到目標信號時,共享探測數據,將探測信號傳遞給一個指揮中心(或數據處理中心),指揮中心將數據進行數據相關、數據融合、根據探測到的數據和存檔數據(存放於大型資料庫中的目標特徵數據)建立作戰空間圖,當然該圖相對己艦位置和所分配的任務是變化的。這個過程遍及整個編隊。信息融合包括在沒有通信網超載的情況下的評估數據和信息,以及在正確的時間把正確的數據提交給正確的用戶等複雜的多級過程。

定位

「通過探測潛艇而得出其準確位置」的過程,就叫定位。單一的被動聲吶,不管是在艦艇上還是在潛艇上的,還是投放的聲吶浮標,都只能給出目標方位。與目標保持接觸一段時間後,包括對方位變化的分析,探測器可以得出估算的距離,但僅僅是估算的;為了確定目標的位置,至少還需要使用另一部被動聲吶得出交叉方位線。主動聲吶差不多一次探測到目標就可以給出準確的位置,但是容易暴露探測目的。當然,主動聲吶探測到的距離通常比被動聲吶發現距離近許多。

定位也可以通常有飛機攜帶的磁探儀(MAD)進行。但是作用距離短的磁探儀,需要飛機靠近潛艇飛行,這對飛機安全不利,因此,除了攻擊前或攻擊後的瞬間要確定潛艇的情況外,通常小心使用。基於網絡中心的反潛作戰中,可以將幾個平台探測到的方位信號共享後傳遞到指揮中心的數據處理中心進行數據的融合。

確認是目標的同時,將幾個不同平台單一的方位信號經過方位線交叉或其他處理過程轉換為目標的位置信號。避免了各平台為了測得幾個方位信號的長時間的機動,由於位於不同的平台,避免了同一平台的相同誤差和平台本身的影響,提高了準確率。

跟蹤

假如潛艇被探測器在已知的時間連續定位,這就是跟蹤的開始;潛艇過去的行動可以顯示出來,並且它的未來行動也可以計算。因此,可以簡單的認為,拖拽式基陣艦船和拖拽式基陣潛艇由交叉方位線得出目標潛艇的位置,跟蹤是定位的繼續。反潛兵力跟蹤潛艇的目的是:保持接觸、提供有利的攻擊陣位,以便於在確定的時間或者在最短的時間內使用武器攻擊敵潛艇。為接受消滅敵潛艇命令的通信器材和武器的準備提供必要條件。

習慣上,把無意中丟失潛艇物理場信號稱之為接觸丟失,而此時的潛艇位置點稱之為接觸丟失點。跟蹤陣位必須既能保持可靠的接觸,又可使用武器。如果這兩個要求不能同時滿足,則將保持接觸和使用武器這兩項任務區別開:一個兵力群執行保持接觸的任務,而另一個兵力群執行運用武器消滅潛艇的任務。恢復接觸——反潛兵力丟失接觸後,在較短的時間內在敵潛艇可能位於的有限區域進行搜索,以期待重新發現潛艇。

因此,跟蹤敵潛艇時,在遵循安全的原則下,跟蹤兵力可以從指定的搜索區跟蹤至其他兵力活動區。但如果跟蹤兵力是潛艇,則不允許其進入其他兵力活動區。基於網絡中心的反潛戰中跟蹤的兵力可以自己探測到目標信號進行連續的定位或者本身沒有探測到目標,依靠共享的探測數據和目標的位置建立與目標接觸,進行連續的跟蹤,丟失目標的情況下,可以由不同類型的傳感器獲得的目標信息恢復與目標的接觸。

擊毀

消滅敵潛艇是反潛兵力的最終任務。該任務完成得成功與否最終取決於反潛兵力所有行動和反潛行動目的的實現程度。為了擊毀水下潛艇,需要「向水中發射武器,使其爆炸點與潛艇的距離在殺傷半徑以內」,有幾個因素對成功有影響。首先,炸藥或彈頭的殺傷半徑。其次,從武器發射到爆炸需要一個延遲時間,它是由武器通過空中的飛行時間和入水後的時間組成。在這個「停滯期」,目標潛艇可以改變航向、速度或深度。最後,目標潛艇的位置容易受到定向探測器計算錯誤的影響,並且當有另一個探測兵力作為武器的攜帶者而參與時,這種失誤可能就合成了。

可以採用某些方法把這些因素的影響減少到最低程度。最明顯的是增加殺傷半徑,但是增加殺傷半徑在一定時期內是有限的。

第二種提高命中概率的方法,是把武器飛行時間減至最小程度。

第三就是採用聲自導或線導魚雷,使其入水後在一定的範圍內自動尋找目標或由發射平台引導控制魚雷的航行直到接近目標。獨立活動的或作為單一的兵種,多兵種組成的搜索—攻擊群的組成部分的反潛兵力均可攻擊敵潛艇。

在消滅敵潛艇的活動中,下述因素具有重要意義:率先攻擊,縮短攻擊時間;在反潛兵力遭受到來自空中和水上攻擊時,對反潛兵力生存力的保障。對反潛潛艇和反潛水面艦艇來說,率先攻擊具有特別重要的價值。實際上最終的結果,如消滅敵潛艇和被敵潛艇毀傷的概率,取決於誰先進行攻擊。

水面艦艇或者潛艇與敵潛艇遭遇戰的戰鬥特性具有本身的規律。其中最主要是在最短的時間對敵使用武器,甚至在敵已發射了武器且在追擊時,這樣做仍可使自己免受攻擊。欲攻擊已跟蹤的敵潛艇時,最主要的是快速實施攻擊,以便減少己方損失、降低丟失目標的概率,提高消滅敵潛艇的概率。


結語

基於網絡中心的反潛戰中,由於各個平台間能夠共享探測信息,使得潛艇的脫逃機率大為減小,攻擊時可以由最近的平台使用最合適的武器對潛艇實施攻擊,使得對潛攻擊時間大為縮短,或一個平台發射武器後,由其他的平台進行引導,能夠以最大的概率消滅敵潛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