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感看綠色變化 | 中國植樹節 | 觀天測地

中科院之聲 發佈 2024-03-30T05:15:29.752657+00:00

編者按:從古至今,人類從未停止過探索未知世界的腳步,認知世界的能力和手段與日俱增。中科院之聲與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聯合開設「觀天測地」專欄,為大家介紹天上地上探索的那些事兒,帶來空天信息領域最新進展,普及科學知識。

編者按:從古至今,人類從未停止過探索未知世界的腳步,認知世界的能力和手段與日俱增。中科院之聲與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聯合開設「觀天測地」專欄,為大家介紹天上地上探索的那些事兒,帶來空天信息領域最新進展,普及科學知識。

中國的植樹節是每年的3月12日,於1979年開始實行,旨在號召全國人民共同參與植樹造林,提高我們對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弘揚綠色文化,倡導低碳、環保的生活方式。

植樹節活動的範圍非常廣泛,包括城市和農村,涉及到森林、荒漠等各種生態系統。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植樹節已經成為了一個國家級的節日,對於中國的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發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在植樹節到來之際,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利用遙感技術對部分區域的植樹造林成果進行監測,並製作了局部對比圖進行展示。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

該區域位於西寧曹家堡機場北部山區,螞蟻森林項目於2019年在此種植了大量檸條。檸條是一種具有耐鹽、耐乾旱和耐高溫能力的樹種,常用於沙漠綠化和防風固沙。2017年的遙感影像中有大片裸露的山體,而2022年影像中山體幾乎全被植被覆蓋。

採集時間: 20170721數據來源:GF-2 波段組合:R(3)G(4)B(2)

採集時間: 20220911數據來源:GF-2 波段組合:R(3)G(4)B(2)

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左旗

該區域位於荒漠中,屬於荒漠綠化,旨在防止荒漠化、減緩氣候變化、改善水資源利用和保護生態系統。荒漠綠化的方法包括植樹造林、種草、人工加濕、灌溉、梯田、退耕還林還草等。通過這些方法,可以在荒漠地區增加植被覆蓋,改善土壤質量,增加土地的水分含量和保水能力,提高土地的生產力和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採集時間: 20150723數據來源:GF-2 波段組合:R(3)G(2)B(1)

採集時間: 20210724數據來源:GF-2 波段組合:R(3)G(2)B(1)

甘肅省酒泉市金塔縣

該區域位於甘肅省酒泉市金塔縣,為螞蟻森林種植的第315號林,種植的樹種為胡楊。胡楊是一種適應沙漠環境的喬木,可以耐受高鹽鹼度和乾旱,是荒漠綠化中的重要樹種。通過遙感影像可以觀察到2021年種植面積相比2018年有明顯增加。

採集時間: 20180612數據來源:GF-2 波段組合:R(3)G(4)B(2)

採集時間: 20210823數據來源:GF-2 波段組合:R(3)G(4)B(2)

雄安新區千年秀林

雄安新區的千年秀林,位於白溝引河以東,雄縣組團以西,大清河以南,白洋淀以北,距離北京市約100公里。千年秀林旨在把森林作為綠色基礎設施,構築森林與城市相融共生的城市生命共同體,以改善雄安新區的生態環境,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質。

採集時間: 20190703數據來源:GF-2 波段組合:R(3)G(2)B(1)

採集時間: 20220721數據來源:GF-2 波段組合:R(3)G(2)B(1)

塞罕垻

塞罕垻植樹造林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植樹造林工程之一,被譽為「中國治理荒漠化的典範」。同時,這項工程也為全球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啟示。通過在塞罕垻地區進行植樹造林,恢復和改善了當地的生態環境,同時還為當地的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1986-2018年塞罕垻地區遙感影像動態圖(來源:Landsat )

來源: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

本帳號稿件默認開啟微信「快捷轉載」

轉載請註明出處

其他渠道轉載請聯繫 weibo@cashq.ac.cn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