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薩法力高強,座下有神獸諦聽,為什麼卻排最後一名呢?

仙斧神工 發佈 2024-03-30T06:50:12.976982+00:00

喜歡看周星馳電影的朋友們,應該對「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這句話更熟悉,因為在周星馳的很多電影裡都有這句台詞,尤其是在2004年的經典影片《功夫》裡,還有一首名叫《我不入地獄》的插曲,可見,周星馳對這句話和背後的精神更是有著自己獨特的共鳴。

「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這句話,還有由此衍生出的一句話更加出名,那就是——「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這兩句話聽來就很讓人震撼,這宏大的誓願和捨己為人的精神,真的是讓人敬佩不已。

喜歡看周星馳電影的朋友們,應該對「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這句話更熟悉,因為在周星馳的很多電影裡都有這句台詞,尤其是在2004年的經典影片《功夫》裡,還有一首名叫《我不入地獄》的插曲,可見,周星馳對這句話和背後的精神更是有著自己獨特的共鳴。

而發下這種宏大誓願的,正是我們今天要講的——地藏菩薩。

地藏菩薩,又叫地藏王菩薩、大願地藏菩薩或大願地藏王菩薩。佛經中記載,地藏菩薩在過去幾世中,曾經幾度救出自己在地獄受苦的母親,並在久遠劫以來,不斷發願要救度一切罪苦眾生尤其是地獄眾生,所以這位菩薩被認為具「大孝」和「大願」的德業,因此被尊稱為「大願地藏王菩薩」。

在《地藏王菩薩十輪經》說,地藏菩薩「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思密知秘藏」,所以名為「地藏」。意思是,地藏菩薩具備最高的德性,不但能夠承載眾生的苦難,而且能夠了知一切生命的法要。而且「地藏者,伏藏也」,意思是潛伏在大地的一切寶藏,都是地藏。這也是「地藏」的由來。

關於地藏菩薩名稱的來歷,還有一個故事:一位菩薩遊行四方,有一天來到了毗富羅山下,路過了一位叫喬提的長者的家。喬提家有500餘人之多,但都被惡鬼奪走了精氣,已經不省人事。菩薩見此情景,心痛不已,於是飛往靈鷲山面見如來佛祖。

菩薩向佛祖稟告了喬提家的情況,如來聽後,「從頂上毫,放光萬尋,照地藏身」。在佛祖旁邊聽法的眾僧看見後都說:「今天如來佛祖放光照地藏之身,看來這位菩薩必成大法。」菩薩說自己擁有祛除惡鬼的法力,希望能夠挽救喬提家500餘口人,佛祖同意了菩薩的請求,於是喬提家500餘口人都被菩薩救活,這位菩薩就此成為了「地藏菩薩」。

那為什麼地藏菩薩會發下「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宏願呢?

據說在「過去無量劫」前,有兩個國家相鄰,兩個國家的國王是很要好的朋友,而且這兩個國王都信佛,也一心想普度萬民。其中一個國王希望自己早日成佛,這樣可以早日普度群生,後來這個國王修行圓滿,就成為了「一切智成就如來」。

而另一個國王認為如果不先度一切眾生,脫離苦惱,自己成佛也沒有意義,於是就發願希望百姓先脫離苦海,否則自己絕不成佛。這位國王就是後來的地藏菩薩。

還有一種說法,說在「過去不可思議阿僧只劫」的時期,當時有佛叫「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地藏菩薩在那時是婆羅門家的一個孝女,當時她的母親悅帝利不信佛,修習邪道,死後墮入地獄受苦。這個女子為了挽救母親,賣掉了所有家宅,財產捐給了寺廟,自己吃齋念佛,積德行善,最後功德圓滿,最終解救了自己的母親,使其離獄升天。

還有一個故事,是說地藏菩薩在「過去無量劫」中也是一位孝女,名字叫做光目。她母親生前喜食魚子,犯殺生罪極重。光目知道母親死後必墮惡道,於是一心念佛,恭敬供養,以誠孝的力量,最後也成功救助母親離開地獄。

這兩個故事其實基本一樣,而且當世的這兩位女子,在解救母親時都立下過誓言,大致意思都是希望「令離地獄惡趣、畜生、餓鬼等。如是罪報等人,盡成佛竟,我然後方成正覺。」這些都是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由來。

地藏菩薩之所以被稱為「大孝、大願菩薩」,也是來源於此。他希望令一切眾生皆成佛道,然後自己才成佛,然眾生無盡,地獄也難以度盡,這樣就成為不成佛道的大悲菩薩。地藏菩薩發大願,廣設方便,寧可自己不成佛道,而專心普度眾生,盡令解脫的偉大精神,可以說是真正的先人後己。

在四大菩薩里,地藏菩薩的形象也和其他菩薩有顯著的不同。一般來說,菩薩們的形象都是頭戴寶冠、身披天衣、瓔珞裝飾的天人相,也就是仙人相。而地藏菩薩,則是光頭或是頭戴毗盧冠,身披袈裟的比丘相,也就是出家僧人相。他一般一手持錫杖,一手持蓮花,或是手持幡幢、寶珠等,他的腳下一般就是他的坐騎,通靈神獸——諦聽。

地藏菩薩為什麼會是出家僧人相呢?這和他所處的世界有關。因為立下了「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誓願,所以地藏菩薩一直居於穢土,也就是陰世地獄。穢土的眾生,無明痴暗、邪魅叢生。地藏菩薩出家的僧相,是穢土世界的清淨幢(音同壯)相,可使大家身心清淨,就可以為人們辟出一條遠離罪惡,解脫苦難的途徑。

據《地藏菩薩本願經》說,地藏菩薩曾受釋迦牟尼佛的囑託,要在釋迦滅度後、彌勒佛降誕前的無佛之世留住世間,教化眾生度脫沉淪於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諸道中的眾生。所以,地藏菩薩擔負著在過渡期度化世間的責任,真正是重任在肩。

地藏菩薩的座下神獸諦聽,也是很了不起的存在。諦聽,又叫「地聽」、「善聽」、「九不像」,虎頭、獨角、犬耳、龍身、獅尾、麒麟足的瑞獸,貌似龍非龍、似虎非虎、似獅非獅、似麒麟非麒麟、似犬非犬。獨角表示公斷力,龍身表示吉祥,虎頭表示智勇,犬耳表示善聽,獅尾表示有耐性,麒麟足表示四平八穩,以善為寶,是人們想像中的神物。

諦聽的原身其實是一條白犬,因為地藏法門以孝道為基,狗性格忠誠,就如同文殊之獅子表智慧,普賢之白象表大行一樣,地藏之諦聽表忠誠不二之心。民間廣泛認為諦聽沾有「九氣」,即「靈氣、神氣、福氣、財氣、銳氣、運氣、朝氣、力氣和骨氣」,能起到「辟邪」、「消災」、「降福」、「護身」等作用,是吉祥的象徵。

諦聽可以通過聽來辨認世間萬物 ,尤其善於聽人的心。在《西遊記》中,諦聽就出現在了真假美猴王的情節中。諦聽出現的時間雖短,卻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因為,在分辨真假美猴王之時,在未見如來之前,上至天界玉皇大帝、群仙,下到地藏、閻王,再到觀音、龍王,只有諦聽能分辨出來真假。

當時,諦聽俯伏在地,須臾對地藏菩薩道:「怪名雖有,但不可當面說破,又不能助力擒他。」地藏道:「當面說出便怎麼?」諦聽道:「當面說出恐妖精惡發,搔擾寶殿,致令陰府不安。」又問:「何為不能助力擒拿?」諦聽道:「妖精神通與孫大聖無二。幽冥之神能有多少法力?故此不能擒拿。」地藏道:「似這般怎生祛除?」諦聽言:「佛法無邊。」後六耳獼猴終被如來收服,由此可知諦聽判別、斷案的非凡能力。

和其他三大菩薩一樣,地藏菩薩也擁有自己的道場——安徽九華山。說起九華山,就不得不說地藏菩薩的轉世真身——金喬覺。

據傳,金喬覺出生於新羅國的王族,地藏一名為他出家之後的法號。金喬覺長相奇特,頂骨聳出,臂力奇大,一個人可以打過十個人。金喬覺二十四歲的時候剃度出家,當時正是唐高宗在位,中國佛教正是鼎盛時期,於是金喬華也就是地藏,便航海來到中國,求取大唐佛法。

當地藏來到安徽九華山時,頓時被九華山的美景所吸引,走著走著被毒蟲咬了,但他泰然處之,端坐在洞穴中,渴飲澗水,飢食白土(即觀音土)。後來有當地人諸葛節等來到了洞穴之中,看見地藏在石頭上端坐著,旁邊放著簡陋的生活用品。他們與地藏攀談之後才知道,地藏乃是新羅的王子,來大唐學習佛法。諸葛節等人很慚愧,覺得怠慢了地藏,於是要為地藏在此地修建廟宇。

當時九華山還叫九子山,土地是閔讓和這家人所有,閔讓和一直堅信佛教,樂善好施。聽說諸葛節等人要為地藏建造寺院,他也樂意捐助山地。閔公對地藏說:「九子山頭的土地都是我家的,大師可以隨便選。」"地藏回答說:「一袈裟地足矣。」閔公還驚奇地藏要的地方這么小,當然一口就答應了。

地藏於是將袈裟一展,沒想到袈裟飛上了天越變越大,後來竟全部覆蓋了九子山。閔公見狀大喜,知道是遇到了神僧,於是把被罩住的山地全部獻出。後來,閔公的兒子跟隨地藏出了家,法名叫做道明。閔公最後也舍俗離塵,拜了地藏為師。現在地藏菩薩像旁邊的兩位協侍,左邊就是道明,右邊就是閔公。

九華山寺院建成後,各方佛學學者雲集此山,特別是新羅國的僧人最多。地藏帶領眾多僧人在山中修行,因為生活困難,一度都以觀音土為食物。後新羅國王得知地藏在九華山開辦道場,開始派人運糧供養。地藏也經常在這裡弘揚佛法,幫助山下的百姓,救濟災民,很受百姓們的愛戴。

地藏於開元十六年(公元729年)七月三十日夜成道圓寂,時年九十九歲。地藏的遺體放在了木函中,經過3年後要放入佛塔,發現顏貌如生,肉身都沒有變壞。徒眾抬舉遺體時,其全身關節如金鎖鏗鏘作響。由此,九華山成了中國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地藏也因此被人們認為是地藏王菩薩的化身。

最後,和大家說說關於排名的事。其實,按照佛家的說法,各位菩薩是沒有主次之分的,都是捨棄成佛機會普度眾生的。而且,在四大菩薩的各種說法中,順序也經常變化,不過最常見的順序,就是文殊、觀音、普賢和地藏。也許,這也和地藏菩薩一直呆在陰世地獄度化有關吧。

最後的最後,給大家獻上地藏菩薩的仙籍小檔案:

神名:地藏菩薩

別名:地藏王菩薩、大願地藏菩薩、大願地藏王菩薩、持地菩薩、無邊心菩薩等

職能:代表大願(以及大孝),度脫沉淪於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諸六道中的眾生

坐騎:諦聽

持物:錫杖、蓮花、幡幢、寶珠等

道場:安徽九華山

誕辰紀念日:農曆七月十五日

涅盤紀念日:農曆七月三十日

神話體系:佛家


說明: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需要請聯繫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