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擔心《巨人》爛尾,神作地位能保住嗎?

娛記四道槓 發佈 2024-03-30T07:15:47.589744+00:00

文/艾弗砷《進擊的巨人》在「最終季」的Part1和Part2之後,終於迎來了《進擊的巨人 最終季 完結篇》……的「前篇」。

文/艾弗砷


《進擊的巨人》在「最終季」的Part1和Part2之後,終於迎來了《進擊的巨人 最終季 完結篇》……的「前篇」。

《進擊的巨人 最終季 完結篇 前篇》

「完結篇-前篇」結束在漫畫的第134話,正是排山倒海的地鳴最摧枯拉朽的時刻,可以說,這一刻是整部漫畫盪氣迴腸的宿命論的頂峰。而引發巨大爭議的第139話,這回再次被MAPPA延後釋放。

MAPPA還是遲遲捨不得將《巨人》結尾。

顯然,MAPPA不想讓動畫像漫畫一樣,讓爛尾的指責提前落下,遮蔽掉《巨人》這部稱雄十年的史詩級番劇的最後一抹光環。

「完結篇-前篇」上線於2023年3月3日,年月日的所有數字加起來正好是13,對應設定中巨人十三年的生命周期;日期中三個三,三三得九,對應九類巨人。影片的上線日期,完全符合諫山創這個數字細節控的癖好,可稱良辰吉日。

而「完結篇-前篇」影片本身,也出色地完成了它的任務。

《巨人》「完結篇-前篇」對應漫畫的131話至134話,漫畫的場景和結構,動畫幾乎沒有做改動,主要的機位和分鏡設置也與漫畫相同。這使觀眾在酣暢淋漓地推進過程中,也能有些無奈地意識到,也許,MAPPA並不會原創一個與漫畫不同的大結局,如果沒有彌補原作末話中難以自圓其說的細節,命定的崩塌將在今年秋天的「完結篇-後篇」中如期到來。

如此說來,《進擊的巨人》的動畫結尾正面臨著進擊巨人式的無奈:可以看到命運,卻對命運的崩壞束手無策。

影片片頭來自漫畫第一話「致兩千年後的你」。童年三笠在高牆內的樹下喚醒艾倫,艾倫做了一個長長的夢,醒來時淚流滿面,卻不記得發生了什麼。十年後的我們知道,那時的艾倫在時間重疊的道路中看到了從始祖尤彌爾至今的兩千年裡,巨人一族無法掙脫的命運羈絆,也去到了9年後排山倒海的地鳴之後,巨人之力轟然終結的那一刻。

過去與未來同時發生在艾倫的身上,他吞父弒母,如同俄狄浦斯,他旁觀一切的發生和惡化,卻沒有能力改變,每一次介入,都是在推動命運之輪碾向命定的結局。甚至說不清楚,他究竟是無力違抗,還是有意校正一切可能的偏移,以便走向最終的毀滅。

2013年到2023年,《巨人》營造的這個長達十年的夢,大概任誰看到如今,都會像艾倫一樣流下眼淚。一切必將以這樣的形式結束,一切也必將通過殘酷走向解脫。如今觀眾要做的,只是陪伴這個漫長的夢徐徐落幕。

最懂得如何為人物發盒飯的諫山創,通過弗洛克和韓吉的先後離去,讓觀眾的情緒呈梯級般抬升。面對排山倒海的地鳴,韓吉主動殿後,燃燒著隕落在巨人叢林中,劃出一道耀眼的弧線,在被巨人踏平的荒原的地平線上,與艾爾文和之前死去的歷任團長會合。兩任調查兵團團長做出了同樣的選擇,用同樣的方式死去,在與巨人的對抗真正變得毫無意義之前,用今天的死亡為過去的無數次死亡賦予意義。

自第四季以來,MAPPA一直在加強恢宏氣氛和驚悚的營造,淡化原作的黑色幽默情節。而在韓吉的告別戰鬥中,輕鬆的調侃讓韓吉的慷慨赴死更顯得苦澀。「我是多麼喜歡巨人啊。」對韓吉和每一個我們,不管是地鳴消滅整個世界,還是巨人之力完全坍塌,這都是與巨人的最後一次廝殺了。

MAPPA的作畫有肉眼可見的進步,這時MAPPA筆下的《巨人》,早已見不到「馬萊篇」剛從WIT接手時製作上的捉襟見肘,韓吉最後一戰中的2D作畫,畫面細節與剪輯節奏的把握,酣暢淋漓。對比隔壁時常在動作戲裡三渲二節省成本的《電鋸人》,MAPPA為巨人系列的最後一舞顯然是下了血本。

影片末尾,艾爾敏望著面前拖著歷代巨人的骨架如蟲般蠕行的艾倫,喃喃道,「你到底哪裡自由了?」艾倫眼眶充血,目色空洞,頭顱被吊在累累骨架上,活脫脫一個傀儡的形象。

「完結篇-前篇」至此戛然而止,卻使這句問話在黑暗中久久盪起刺痛的回聲。

自由。牆內人曾經以為,火焰的水,結冰的原野,砂的雪地,凡是看過這些的人,將是這世界上最自由的人。

追求自由。艾倫一生掛在嘴邊,最終自己卻成了懸吊在始祖巨人龐大的譜系骨架上的提線木偶。

他背負著兩千年來歷代的巨人的骨骸,每一步都是為這全部145代巨人而邁出。兩千年來的欺壓與憎恨,此刻全部直立在他腦後。他此刻沒有自由可言。在悲傷與虛無之間,他只有虛無可選。

熱血拼殺多年,戰友紛紛殞身,願為人類獻出心臟,可是出了城牆,走到海和海的那一邊,才知道十幾年的理想建立在一片虛空之上。

大海的另一邊與牆的另一邊沒有什麼區別。對抗惡魔的人,卻被他人視作惡魔。世界不需要被拯救,艾爾迪亞人不是最後的人類之光,甚至本身就是他人眼中的惡魔。

誓言對抗巨人,而自己恰恰就是巨人。時刻擔心的入侵者,是在敵國被奴役的同族人。而證明自己意義的方式是與同族自相殘殺。

甚至,拯救深淵的幻想,變成了正視自我的深淵。自己的努力到頭來不是在改變世界,而只是強撐著自我不往無用的洞穴里墜落。

活著是懲罰,死亡則是解脫。就像萊納說的,這一役過去,艾倫「不用再折磨任何人了,也不用再繼續痛苦了」。

《巨人》不像一般的熱血漫,艾倫從始至終,沒有人物成長的弧線,始終只是一個視野有限,心思簡單的普通人。然而一切衝突的根源,是他這樣的人無法解決的。

衝突不是簡單的人與巨人的對立,敵人不是巨人,不是馬萊人,不是種族,而是根深蒂固的觀念,和由觀念書寫的歷史。面對人與人之間無人可解的對抗困局,對艾倫來說,終結歷史鑄就的過錯,只有毀滅歷史本身一條路可走。

將歷史連同帶有歷史偏見的人類一同抹去,或者,將自己和自己身後兩千年的巨人之力的歷史統統抹去。

艾倫把終結一切,甚至終結艾倫自己的自由給予了他104期的夥伴。「如果他們能殺死我,大概可以終結這一切鬥爭,結束仇恨的歷史循環,或許這世界就還存有希望。」

於是,這部《進擊的巨人 最終季》的「完結篇-前篇」的後半部分,刻畫的便是昔日的友人拔刀相向的時刻。事到如今,不管是拯救世界還是解放人類,一切宏大而正義的口號,都只像是在為手足相殘尋找藉口。

即使調查兵團的戰友身心俱疲,甚至失去自我,也要前往戰場,身不由己地被某種力量驅使,涉足倫常地獄,前行力量不是來源於自己,而是他人和環境不容拒絕的裹挾。

就連調查兵團背負的立體機動裝置,也是操縱線繩讓自己運動,每個人在飛躍時,都在被繩子不由分說地拉拽和牽引。

每個人都帶著各自的枷鎖。

最終,所有人只能期盼一個結局:當巨人之力被徹底抹除,失去了巨人之力的艾爾迪亞人就再也不會成為世界的威脅。和平或許可期。

然而,這種結局不會發生。即使巨人全部消失,人與人之間也不會停止戰爭。諫山創提出的問題,他自己也無法給出答案。烏托邦在任何地方都不存在,所有人都在各自價值觀驅使下,動用自己全部資源去戰鬥。人永遠無法達成一致。

從最初到最後,樹還是那棵樹,陸地的邊緣仍是海,牆和體系仍堅不可摧,牢籠依舊是牢籠。所有人都從未自由過。

在這樣的世界,只能希望自己身邊的每一個朋友,都無需為虛無和偏見,獻出自己的心臟。

因為,就像艾倫說的,「你們比任何人都重要,所以,我希望你們每個人都長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