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有個21年的「老檔口」,專門修補衣服,1厘米20元到30元,還有北京顧客慕名而來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 發佈 2024-03-30T07:23:37.802030+00:00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 鄭芷南 鄭曉彤 實習生 呂強驚蟄後,氣溫回升。玉梅和老許的「南方織補」攤前人氣又旺了起來。在濟南市歷下區東關街道東青龍街北口,玉梅和老許在社區的便民服務點經營著一個織補小攤。從2002年到現在,兩口子的攤位已經成了附近小有名氣的「老檔口」。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 鄭芷南 鄭曉彤 實習生 呂強


驚蟄後,氣溫回升。玉梅和老許的「南方織補」攤前人氣又旺了起來。

在濟南市歷下區東關街道東青龍街北口,玉梅和老許在社區的便民服務點經營著一個織補小攤。從2002年到現在,兩口子的攤位已經成了附近小有名氣的「老檔口」。

近日,商務部號召全國試點地區繼續加快建設便民生活圈,讓修鞋、配鑰匙等「小修小補」規範有序回歸百姓生活,讓居民生活消費更便利。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了解到,在泉城濟南,「小修小補」的從業者們從未遠去,藏身於便民服務點的他們在為市民提供方便的同時,還在用另一種方式傳遞著屬於他們的故事。


夫妻倆拜師學藝

3月8日,晴,春風和煦。

東青龍街北口便民服務點的「南方織補」攤位上,老許和玉梅身上厚重的冬衣還沒脫下。老許靠北,坐在一張不足半米高的藍色矮凳上,正在補一條黑色西褲。玉梅靠南坐著,正忙活著選補衣的配線。

今年五十四歲的玉梅,戴著一副玫紅色的半框老花鏡,眼角有了皺紋,說起話來總愛笑。她說,身上的冬衣還不急著脫,這兒的冬日最難熬,颳起北風來,像刀子割臉,擋風棚也撐不住,「不過好在忙的時候多在春天。」

在這處便民點,玉梅和老許的夫妻修補攤與一個補鞋攤相鄰。不大的地方,零散地擺放著兩大包線團,幾個馬扎,一把舊暖壺和一個銀色保溫杯,這是玉梅和老許擺攤的「家當」。

攤位北側,搭著一個自製的「防雨廣告牌」:半米長的防雨布上印有「專業織補」四個大字,兩側寫著織補高檔運動鞋、皮衣修補、繡花修補等字樣。除了摺痕密布「廣告牌」,攤位前,玉梅還擺了一個有「專業織補」字樣的純白提兜,這看似印刷上去的四個字,玉梅說是她一針一線繡上去的。

玉梅告訴記者,老許對自己的手藝非常自信,修補時遇上得意的作品還會拿起來跟她「現場教學」,「他邊念叨邊跟我說得怎麼落針、配線,讓我跟他學。這些年,坐下就是一天,他坐在這兒,時間就過得很快。」

2000年,玉梅和丈夫老許離開了安徽老家,外出找營生。「鄉下人想有個做活的營生,得有門能傍身的手藝,我們打聽著南京有老師教織補,我倆就帶著學費去了。」玉梅回憶說,那時候她跟丈夫邊打零工邊學織補,「老師傅教得很仔細,學的花樣多,啥衣服都能補,織、繡也都得學。」


在濟南紮根

一年後,兩人學成出師。2002年,玉梅的表哥在濟南落腳。

「我表哥說濟南做織補的攤少,讓我倆來濟南干。」玉梅說,在路邊掛了表哥的電話,他倆都沒多考慮,就決定去投奔表哥。兩日後,玉梅和老許帶上了針線盒、線包和兩身換洗衣服的全部家當,來了濟南。

幾經輾轉,玉梅和老許在老東門附近安頓了下來。「再出攤的時候,我倆就商量好,坐下就開始織補東西,有活幹活,沒活就補家裡的舊衣。過路的人好奇,也來圍觀老許補衣服,看他一個大老爺們織補活都幹得這麼麻利,慢慢地認可我們了,純憑手藝。」玉梅搓了搓眼,笑著說,剛來那年,她大女兒才十歲,如今小女兒都快成家了。

「是活就干,給錢就干。」玉梅和老許憑著手藝和拗勁在濟南扎了根。2009年,在老東門附近一間有些擁擠的一居室小屋裡,一家四口人總算是團聚了。玉梅陷入了回憶,透過老花鏡的眼睛也有些出神,「苦日子肯定有,但一家人能在一起,日子就是怎麼過,怎麼好。」

冬天朝九晚五,夏天早八晚六。二十多年來,玉梅和老許鮮有不出攤的時候,「只有大雪、大雨天不出攤兒,其他時候都會出攤,畢竟我們這個營生得靠上人。」老許搭話說,起身去了廁所。

一旁的玉梅則停下手裡的活,擺正了老許凳子上破損的護膝,「這矮凳太硬了,我倆腰都不好,他坐著這個還能軟和點。」交談中,老許說起妻子,總愛說玉梅懶散,但遇上事,老許卻從不馬虎。

搬到這裡以前,玉梅和老許的舊攤在老東門對面的北街。如今不少老顧客還是那時攢下的客源,「搬到這兒是2021年的9月8日。」說起時間來,老許一口答出,他記得很清楚,來這兒之後,因為位置顯眼,活兒也多了起來。

「這兩年織補的價格漲了點。不過,基本都是按照厘米收費,1厘米20元到30元吧有些需要特殊工藝的可能收費會高一點。」玉梅捋了捋手中的繡繃,解釋說,「前段時間補了一個西服上的刺繡花紋,大概兩厘米寬的破損,雙面斜紋。我補了一天半,這樣的價格就稍微高一點,收了200元,但掙的都是辛苦錢。」


修補衣服也是修補故事

玉梅的攤位上還藏著很多故事。

竹製繡繃、打彎的繡針、盛放線圈的鐵飯盒以及一個鏽跡斑斑放滿了各式織補小工具的文具盒。「文具盒不是女兒的,是附近一位老大爺送的。」玉梅看記者盯著生鏽的文具盒出神,解釋道。

在舊攤的時候,夫妻二人習慣將織補的工具散落地放在腳邊,方便取用。後來,附近一位路過的大爺說是看著攤上亂,就給他們送來了一個嶄新的文具盒,「這個鐵製的文具盒特別精緻,我倆一直不好意思收。老人堅持讓我們收下,說是方便我們放些小工具,而且收起來,攤上看著也整潔。老人囑咐我們好好干……這文具盒一用就用了二十多年。」

老許說,十年前,有位來補毛衣的老人讓他印象深刻,「當時旁邊別的客人看見了還說『這毛衣都破成這樣了,扔在大馬路上都沒人撿』『有補衣服的錢還不如再買一件』。但老人仍堅持修補,說是不管多少錢都要補好。再後來,他又來過一次,其他地方都沒事,就毛衣肘部磨損得厲害。我又重新給他織補了,還在裡面加了防磨的貼片。」

老許說,他跟妻子猜想,那件毛衣可能是份思念或是牽掛,「修補好了,念想還在。」

每次搭話,玉梅都會先停下手裡的活計,然後微微抬頭,她說,因為客人的馬扎比他們坐的板凳要高一些,所以說話的時候,她總習慣性地抬頭,「而且有些客人過來的時候,是站著跟我們說話的……做這個容不得分神,每針每線都有它要落的地方,不然會影響『無痕修補』的效果。」

一側的老許則頭也不抬地繼續織補著手上的黑色西褲,不一會兒手中西褲上的破洞就被補好了,「只要是衣服上的問題,我們都能給它解決了,別看我倆帶著老花鏡,做活可不馬虎。」


留住的煙火氣

前來補羽絨服的周女士告訴記者,此前,她在這兒補過一件母親的棗紅色羽絨服。補好後,母親找了半天也沒找到之前的「窟窿」,開心的不得了,老人說,「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儘管現在大家生活好了,但修修補補還是常有的,物盡其用,節儉生活。有這麼個地方,還是很不錯的。」

2月16日,商務部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提到,讓修鞋、配鑰匙等「小修小補」規範有序回歸百姓生活,讓適老化服務、休閒娛樂等設施更加豐富,使居民生活消費更便利。

在濟南,像玉梅和老許這樣的夫妻檔「修補攤」在市民們的生活里也並不少見。街頭巷尾的各式便民小攤,不僅為市民的日常生活中提供了服務和幫助,還為市民們留住了煙火氣。

《2023年濟南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2023年,濟南將新打造20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調查中,記者也注意到,來源於濟南市市政府的濟南市便民服務點數據,每年都有新統計和新公示,就在去年的12月,濟南市便民服務點的數量已經多達337個。

「我們肯定還會繼續幹下去,畢竟好多顧客還在一直支持著我們這個小攤。昨天,我還寄走了一個北京的顧客發來的衣服。」老許說,天氣回暖了,生意也肯定越來越好。玉梅希望,以後他們的小攤能開在一個位置不大但能遮風擋雨的地方,「這樣下雨天我們也能出攤了。」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編輯 劉慶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