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爺養了一頭小牛,小牛為了讓姥爺定親,自己偷跑到牛肉鍋當彩禮

動物奇事 發佈 2024-03-30T09:54:55.004592+00:00

老牛臨死的時候想把小牛託付給姥爺,就是不閉眼。姥爺說:「放心去吧,我會照顧好它的。」老牛這才放心地閉上了眼。小牛和姥爺相依為命,有個對象的父親非要小牛當彩禮,姥爺左右為難。那個姑娘說:他對一頭牛都重情重義,錯不了,我非他不嫁……老牛把小牛託付給了姥爺姥爺年青的時候,在野外放牛。

老牛臨死的時候想把小牛託付給姥爺,就是不閉眼。姥爺說:「放心去吧,我會照顧好它的。」老牛這才放心地閉上了眼。小牛和姥爺相依為命,有個對象的父親非要小牛當彩禮,姥爺左右為難。那個姑娘說:他對一頭牛都重情重義,錯不了,我非他不嫁……

老牛把小牛託付給了姥爺

姥爺年青的時候,在野外放牛。放牛的時候,需要走過一條寬四五米的山間小溪,有頭大肥牛喜歡馱著姥爺過河。這頭老牛後來生了一頭小牛,小牛天天跟著老牛去吃草。

有天上午要去吃草了,老牛看到流速不快的小河,卻猶豫了。最後是半大的小牛馱著爺爺過的河。到晚上的時候,老牛已經倒地不起了,一個勁地望著小牛。

小牛在老牛身邊哞哞哞叫個不停,老牛幾次抬頭想舔舐半大的小牛,可是已經張不開嘴巴了。最後才十多歲的姥爺摸著小牛的頭對老牛說:「你放心去吧,我幫你照顧好小牛。」

老牛聽到姥爺的話,深深出了口氣,就再不艱難吸氣了,閉上眼睛安詳地去世了。有個收牛的想把姥爺家的死牛買走,姥爺不同意,挖個坑把老牛埋在了河坡,還在埋老牛的地方種上一棵松樹。

等那棵樹長大的時候,從樹脖子上發了兩個樹杈,這在松樹中是非常少見的。鄰居一個奶奶說那是老牛給姥爺家裡幹了一輩子活,感覺姥爺家人對它不錯。

老牛臨死的時候,掛念小牛的未來,最後把小牛託付給姥爺,它放心了。老牛的墳頭長出一個牛套杆,是想讓小牛幫姥爺家繼續幹活,好有個安身立命的本領。

等小牛長到三四歲的時候,能幹活了,姥爺把之前老牛用的牛套給小牛用,發現不配套,小牛長得太厚實了,那個牛套總覺得卡脖子。

等了一段時間,姥爺找了一圈也沒找到合適的樹杈能做牛套杆,回家的時候路過老牛的墳頭,抬頭一看,那棵發叉的松樹映入了姥爺眼帘。

想起了已故的鄰居奶奶的話,姥爺就把那棵松樹砍掉,把那個樹杈雕刻一下,給小牛用來當牛套杆,發現非常非常合適,就像是專門定製的一般。

小牛用這個松木牛套杆再也不用擔心會擠壓脖子了,耕地的時候,一天可以多干半畝地。大家都說那頭不出眼的老牛,思慮還怪深遠呢,死了還在為小牛規劃生活呢!

姥爺本來就對小牛可好了,這下對小牛就更好了,姥爺覺得那隻給自己家幹了一輩子活,養活自己一家人的老牛在天上看著自己呢,可得對小牛好。

小牛也聽話,和老牛一樣,長得憨態可掬,平時一點都不調皮搗蛋,耕地就罷了,姥爺干別的活,小牛還和姥爺搶著干。

姥爺和小牛相互為對方著想

有次姥爺帶著小牛耕了一天地,晚上做飯的時候,有個鄰居之前借過姥爺一袋子糧食,由於都是老年人,姥爺不讓人家送,要自己去扛回來。

姥爺感覺小牛已經干一天活了,這會兒才吃上草,在牛棚里休息一小會兒,實在不忍心讓小牛再跟著自己去馱一袋子糧食了,便自己跑了三四百米去扛那袋糧食。

一百多斤的袋子,姥爺扛在肩膀上,走了兩百米就累了,放下來歇息一會兒,再扛起來走的時候,就用手插著腰,這樣能增加肩膀的承受力。

進了大門,姥爺累得滿頭大汗了,已經長大的小牛看到姥爺扛著一袋子糧食,趕緊從牛棚里跑過來幫忙,姥爺就勢把袋子放到小牛肩背上,送到了屋裡。

姥爺吃晚飯的時候,總是喜歡給小牛吃個饅頭,因為當時已經沒有親人了,小牛就是姥爺唯一的親人了。那天晚飯,姥爺給小牛一個饅頭,小牛不吃了,一個勁地哞哞叫,怪姥爺不帶它去扛袋子。

姥爺摸著小牛的頭,對老小牛說:「不是怕你干一天活了,累著了嘛,我都十六歲了可以扛動袋子了。」小牛聽後,還是哞哞叫個不停,眼神都是責備姥爺的意思。

最後姥爺說:「下次扛袋子一定帶你去,我不扛了,我去干除草割草的輕鬆活。」小牛聽後,哞地短叫一聲,表示認同了,這才把那塊饅頭吃掉。

有次快夏天了,雨季要來了。姥爺幹了一天活,累壞了,吃了晚飯就躺在床上睡著了。那天晚上下了大暴雨,還颳起了大風。這麼嘈雜的聲音都沒把姥爺震醒,可見姥爺是真累了。

第二天早上,姥爺起來一看,牛棚被風掀翻了,那時候都是小茅屋,也沒有屋檐,小牛也沒處躲避,在院子裡淋了一晚上雨,就這小牛也沒有叫醒姥爺。

姥爺就在窗戶下睡覺,窗戶也沒有玻璃,都是用廢舊的報紙糊的窗戶,好些地方已經爛了,小牛隻要把舌頭伸進窗戶裡面,就可以把姥爺叫醒,它怕打擾姥爺休息,就沒叫姥爺。

姥爺看到小牛被淋得頭上的牛璇都看不到了,知道小牛受委屈了,姥爺眼圈紅了,覺得對不起小牛。小牛在院子裡打滾,讓姥爺看看它喜歡水,不怕淋雨。姥爺這才心裡好受些。

姥爺定親,需要一頭牛

姥爺長到一二十歲了,還沒有結婚,因為姥爺是孤兒,也沒幾個人願意給姥爺說媒。最後有個媒婆覺得姥爺踏實能幹,還是個有情有義的人,對一頭牛都這麼好,肯定錯不了。

最後那個媒婆給姥爺介紹一個同鎮子裡的姑娘。姑娘挺不錯的,人長得好看,還是個勤快的人,十多歲就把自己家的菜園子收拾得可好了,家庭條件也不錯,家裡是賣牛肉的。

姥爺知道有人給自己說媳婦,並且說的媳婦還是十里八村有名的好看姑娘,姥爺把自己捨不得穿的確良褲子找出來換上了。那時候不興自談,都是媒人介紹,自談會被人說不靠譜的。

姥爺非常感謝那位媒婆,自己自然得收拾好看點,不能辜負媒婆的好心。姥爺換了衣服,用刷子把小牛都刷得比平時更乾淨了,覺著這樣家裡看著更欣欣向榮些。

見面的時候,那個姑娘早就聽說過我姥爺了,是有名的能幹活的主,十多歲就自己一個人撐起一個家,到現在家庭條件不說好吧,在村里也不算差。

還是要正式見一面的,最後姥爺和那個姑娘在村後見了一面,姥爺很滿意,姑娘也被姥爺的精氣神打動了。過了幾天姑娘那邊的親戚來看姥爺家,就是想知道你的家庭條件到底怎麼樣。

到姥爺家一看,除了一頭牛外,家裡的家具雖然都有吧,但都是舊東西。那個姑娘家比較有錢,她父親和二叔就不太想同意。因為這,姑娘還和父親拌嘴了。

最後她父親和二叔就想了一招,想逼姥爺退縮,人家就提一個條件,把那頭牛給他們家,還說那頭牛放在自己家的牛肉鍋上,能賣不少錢,這樣就算是彩禮了。

姥爺左右為難,遇到中意的姑娘了,可是小牛跟著自己快十年了,還是老牛託付給自己的,老牛死了,姥爺還不讓牛肉鍋的人把它買走呢,更不用說小牛還活著呢。

最後姥爺只能嘆息不已,不知道該怎麼做了。鄰居都過來勸說姥爺:「不就是一頭牛嗎?等你結婚後再養一頭不就是了。」大家說得多了,小牛也理解了當時的情況。

小牛主動當彩禮

有天下午姥爺從地里回來,準備把小牛帶到河坡吃草呢,怎麼也找不小牛了。問了老鄉誰見自己家的牛了,大家都說不知道。姥爺就到處找自己的小牛。

到天黑還沒找到呢,姥爺連晚飯都沒吃,還在一個勁地喊:「牛寶,牛寶……」到天亮了,姥爺坐在河坡,想著小牛白天會自己來這裡吃草,就可以找到小牛了。

在河坡坐了一天也沒等到小牛,姥爺太餓了,準備回家拿塊饅頭,吃了饅頭再去找小牛。到家就看到有人在門口等他。

原來那個姑娘家的長輩托人捎話來了,說讓姥爺定個好日子。姥爺又悲又喜,悲傷的是小牛找不到了,喜的是姑娘的家人同意了。

捎話是沒有手機的時代重要的交流方式,捎話只能傳達簡單的意思,不能說太多細節,因為捎話的人也不知道太多細節。

送走捎話的人,姥爺躺在床上越想越不對勁,姑娘的家人怎麼就突然同意了呢?不會是小牛到他們家了吧?

老爺是個行動力很強的人,害怕夜長夢多,小牛凶多吉少,連夜起來去敲姑娘二叔家的門。一問才知道小牛真的在他們家,他們準備第二天就殺了小牛賣牛肉呢,讓姥爺沒法反悔。

姥爺生氣了,跑到他們牛棚外喊了聲:「牛寶。」牛棚里沒有動靜,姥爺瞪大眼睛往牛棚里瞅,又喊了聲:「牛寶。」最後姥爺發現一頭牛老是往裡面躲。

姥爺跳進牛棚里,借著月光一眼就看出那頭總是躲避的牛就是小牛,姥爺拉著繩子給了小牛兩巴掌:「你不要命了。」小牛哞哞叫了兩聲,眼裡含著淚被姥爺牽回家了。

就要嫁給姥爺

姥爺把牛牽回去了,人家就不同意姥爺和那個姑娘處對象的事情了。那個姑娘的二叔和父親對姑娘說:「他把一頭牛看得比你還重要哩,嫁給他幹嘛。」

那個姑娘哭著說:「他對一頭牛都這麼重情重義,做他媳婦,他一輩子都不會辜負我。」後來那個姑娘堅持嫁給了我姥爺,這個姑娘就是我姥姥。

後來姥爺養的那頭小牛幫姥爺姥姥耕地幹活,姥爺很快發家致富了。小牛去世的時候,姥爺和姥姥把它埋在了河坡。姥爺去世的時候,姥姥把姥爺也埋在了河坡,距離小牛不遠。

現在我姥姥還活著,80多歲了。年輕的時候有好些人想娶姥姥,姥姥都不同意。姥爺去世之前,我就記住一件事兒,老媽騎著的自行車帶著我,偶遇了姥姥和姥爺。

姥姥用架子車推著病了的姥爺去看戲。現在我都能寫文章給你講這個故事了,當時我還坐車前槓呢,中間差了好幾十年了。

姥姥買了一大塊砂糖餡子,我從沒見誰家買那麼大一塊,足有小半盆,別人都是買一小塊,可見姥爺家當時多富裕。姥姥讓我吃砂糖餡子,我從沒吃那麼過癮的經歷,所以記憶尤新。之後不久,姥爺就去世了。

我上學的時候跟著姥姥生活了七年,姥姥這個人每天早睡早起,好幹活,地里、家裡收拾得都很好,鄰居口中有名的能幹活、有脾氣的老太婆。姥姥對我們要求自然也嚴格,喜歡說我們這幹得不滿意,那幹得不好。

姥姥經常給我們講姥爺以前的事情,我從沒聽姥姥抱怨過姥爺一次。這不符合姥姥的性格啊,有次我忍不住問姥姥:「姥爺就沒做過錯事嗎?」

姥姥思考了好一會兒說:「你姥爺是那種真正的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一輩子沒讓我受過委屈,不管是錢上還是情感上。有本事、心細、重情義,你姥爺活著的時候,我什麼都放心。

當隊長的時候,75年發大水,你姥爺姥爺去救人,隊裡沒有淹死一個人;幹活比大家都能幹,每次都帶頭干。正真得當隊長好多年,沒有往家裡拿過一把玉米, 三年困難時期沒讓隊裡餓死一個人。

隊裡需要什麼,支書弄不來,你姥爺出面,到哪裡人家都給面子。剛改革開放,可以出去掙錢了,你姥爺種紅薯賣粉條賺錢,到雲南傳授燒磚瓦技術賺錢,多少人給他說媒,讓他留在當地,都動不了他的心,大年三十連夜走回來。

去世前給我留了夠花後半輩子的錢。你姥爺就是我的神,我一輩子做得最正確的事就是嫁給了你姥爺,我怎麼也挑不出他的毛病。」說完姥姥發了會呆,可能姥姥想起那個牽著牛的陽光青年了吧。

「最遺憾的是送你姥爺的時候,我把一個黑襖給你姥爺當枕頭了,都說在那邊黑色是鐵,不會是因為這你姥爺沒回來看過我吧,是不是起不來?(這是姥姥的原話,寫出來不是宣傳迷信,這是為了更好地表達姥姥的情感。)」

姥姥長得漂亮,五六十歲的時候,我跟著姥姥生活,有次一個路過的賣貨小商販,還給姥姥開玩笑說你要買我東西,我願意跟你搭夥過日子。我知道這個老頭看上姥姥了,我更都知道他永遠也動不了姥姥的心的。

就是因為受姥爺的影響,舅舅們,還有我和幾個表哥表弟,都長出了小事糊塗,每遇大事重情重義,寧折不彎的性格。人家都說我們是受那位對一頭牛都重情義的老隊長的影響,才能長出這種頂天立地讓人羨慕又佩服的性格。牛走了,姥爺走了,但是姥爺留下的精神在我們身上傳承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