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雕塑與繪畫地位何以大相殊異

新快報 發佈 2024-03-30T12:24:45.967557+00:00

中國古代雕塑史是在收集、整理、鑑別、考定中國古代雕塑作品的基礎上,參照古代文獻資料,力求客觀地描述中國古代雕塑藝術的基本面貌和發展、演變的軌跡,揭示其藝術特徵和產生、變化的原因,闡述其歷史地位、文化價值和社會作用的一門學科。

■西漢(公元前202—8年)彩繪長袖舞女陶俑

■孫振華(著名雕塑理論家)

世界雕塑史上,有著明晰的歷史繼承關係,又有連貫的實物遺蹟可尋的雕塑傳統,有發端於古代埃及、希臘的西方雕塑傳統;古代波斯、印度的雕塑傳統;古代中國的雕塑傳統。中國古代雕塑作為世界三大雕塑傳統之一,在世界雕塑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獨特的面貌。中國古代雕塑史是在收集、整理、鑑別、考定中國古代雕塑作品的基礎上,參照古代文獻資料,力求客觀地描述中國古代雕塑藝術的基本面貌和發展、演變的軌跡,揭示其藝術特徵和產生、變化的原因,闡述其歷史地位、文化價值和社會作用的一門學科。

儘管中國雕塑的歷史相當古老,中國古代雕塑史作為一門學科卻異常年輕。嚴格地說,中國古代雕塑史的學科框架和學科規範目前仍然在探索中。

中國古代雕塑歷史的漫長與研究的短暫這種不協調現象與中國古代繪畫史研究相比,二者之間存在著驚人的反差。中國雕塑史學科的創始人之一,中國美術學院已故教授史岩先生曾說:「這和繪畫學方面的卷帙浩繁、汗牛充棟的盛況,不能相提並論,兩相對比,那真有霄壤之別。這種美術史上的偏廢現象,貽害後學匪淺。」究其原因何在呢?

中國雕塑與繪畫雖同屬於造型藝術,但它們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卻大相殊異,「左圖右史」,不僅使繪畫在社會文化中據有重要位置,同時,「雅好丹青」也是一個典型的中國文人士大夫所必具的文化修養。與繪畫相比,雕塑則只是工匠們的「皂隸之事」「不登大雅之堂」,為文人士大夫所不屑。這樣,在中國傳統的觀念中,一直沒有把雕塑看作是一種與繪畫同等的藝術樣式,自然也使得雕塑難以獲得美學上的自覺,形成系統的、完整的理論思維形態。在中國傳統的學術中,有「畫學」卻沒有雕塑學,因此,雕塑史只能令人遺憾地付之闕如。這難道是偶然的嗎?用比較的眼光看,中國雕塑與繪畫這對姐妹藝術的歷史命運有如此的差異,為什麼在西方藝術的歷史中,沒有出現這種情況呢?

著名美學家宗白華先生曾反覆說過,西方的繪畫脫胎於雕刻,古希臘的雕刻決定了西方傳統繪畫的基本觀念。對中國而言,早期的雕塑和繪畫似乎還很難說存在孰輕孰重的問題,二者的文化地位也沒有顯現出太大的差異。從魏晉南北朝開始,中國藝術開始出現審美的自覺,在繪畫中,一批從事「審美創作」的畫家開始從工匠中分離出來,而雕塑則一直沒有擺脫實用性的要求,與工匠的傳統分離,導致繪畫與雕塑的文化地位開始出現差距。

這種現象說明,在中國古代雕塑的榮枯興衰、沉浮流變的背後,反映出了中國文化的某些特質。在這個意義上,古代雕塑可以成為一條進入中華民族心靈深處的路徑,作為古老中華文化的表徵和符號,對它的解讀和破譯,是了解和掌握中國古代文明史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過去,忽視中國古代雕塑的歷史整理和理論思考所導致的後果是嚴重的。理論是實踐的總結,它又反過來對實踐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歷史上,中國古代雕塑缺乏理論指導,處於自生自滅,任其沉浮的不自覺狀態,是導致它後來處境艱難,難以為繼的一個重要原因。

(部分內容據孫振華《中國古代雕塑史》,內文有刪減,標題為編輯後擬)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