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氣候變化 中國在行動

國際在線 發佈 2024-03-30T13:02:57.243490+00:00

來源:中央廣電總台國際在線編輯:胡君顏國際在線報導(記者李璐 劉玥 馬睿麗):今年年初,漠河最低氣溫降至零下53度,刷新當地歷史最低氣溫紀錄。世界氣象組織今年1月發布公報說,受不斷上升的溫室氣體濃度和累積熱量的推動,過去8年是全球有記錄以來最暖的8年,全球長期變暖仍在繼續。

來源:中央廣電總台國際在線

編輯:胡君顏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李璐 劉玥 馬睿麗):今年年初,漠河最低氣溫降至零下53度,刷新當地歷史最低氣溫紀錄。世界氣象組織今年1月發布公報說,受不斷上升的溫室氣體濃度和累積熱量的推動,過去8年是全球有記錄以來最暖的8年,全球長期變暖仍在繼續。

「相較於其他地區,城市對氣候災害具有「放大鏡」作用。」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氣象局科技與氣候變化司副司長張興贏帶來了「關於加強城市氣候變化適應能力建設」的提案,從完善城市保障基礎設施安全指標體系、加強城市生態綠化系統、提升城市氣候風險綜合應對能力等三方面提出具體建議。

全國政協委員張興贏

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在短期內是不可逆的。為了減緩氣候變化,世界各國不斷加強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建設。

中國一貫堅持減緩和適應並重的應對氣候變化戰略。2007年以來,中國先後4次發布《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2013年《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發布,之後中國多部門先後印發《城市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方案》和《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2035》,提出全國8大區域和5個重大戰略區域適應氣候變化任務,構建了多層次適應氣候變化區域格局。

與此同時,中國還積極參與國際氣候治理,與有關國家共同發起全球氣候適應委員會,與全球共享適應氣候變化的經驗和案例,推動適應氣候變化南南合作。

沙烏地阿拉伯中國問題專家阿卜杜勒阿齊茲·沙巴尼認為,沙烏地阿拉伯與世界各國一樣面臨日益嚴峻的環境挑戰。在全球能源轉型的大背景下,沙特計劃到2030年將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提升至50%。沙特首輛電動公交車已在吉達正式投入運營,這輛電動大巴來自於中國企業,純電動大巴的運營符合當地發展公共運輸的需要,也與沙特「2030年願景」目標一致。「中國汽車製造商近年來推動電動化升級和汽車智能化,改善產品結構,會吸引更多沙特消費者」, 阿卜杜勒阿齊茲·沙巴尼說。

阿卜杜勒阿齊茲·沙巴尼

巴西瓦加斯商學院巴中研究中心主任、國際法教授伊萬德羅·梅內塞斯·德·卡瓦略表示,他很期待今年中國兩會帶來的新變化。「我看到中國在為共享中國倡議、促進世界發展而行動。中國在兩會期間做出的決策,不僅對中國人來說十分重要,對所有國家也同樣重要。」

伊萬德羅·梅內塞斯·德·卡瓦略

應對氣候變化,綠色低碳發展是大勢所趨。中國提出到203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2020年9月,中國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應對氣候變化,中國一直在行動,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積極貢獻中國智慧、中國力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