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工業大學

風城之子11 發佈 2024-03-30T18:59:39.512522+00:00

哈爾濱工業大學,簡稱哈工大, 校本部位於哈爾濱市,是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國家「雙一流」、 「985工程」、「211工程」,九校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卓越大學聯盟、全球能源網際網路大學聯盟、中俄工科大學聯盟、中國-西班牙大學聯盟、中國人工智慧教育聯席會、全國高等軍工院校課程思政聯盟創始成員,入選珠峰計劃、強基計劃、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等,是首批設有研究生院、擁有研究生自主劃線資格的高校,首批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



哈爾濱工業大學(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簡稱哈工大, 校本部位於哈爾濱市,是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國家「雙一流」、 「985工程」、「211工程」,九校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卓越大學聯盟、全球能源網際網路大學聯盟、中俄工科大學聯盟、中國-西班牙大學聯盟、中國人工智慧教育聯席會、全國高等軍工院校課程思政聯盟創始成員,入選珠峰計劃、強基計劃、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等,是首批設有研究生院、擁有研究生自主劃線資格的高校,首批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

學校始建於1920年,1951年被確定為全國學習國外高等教育辦學模式的兩所樣板大學之一,1954年進入國家首批重點建設的6所高校行列。1996年進入國家」211工程「首批重點建設高校。1999年被確定為國家首批」985工程「重點建設的9所大學之一。2000年與哈爾濱建築大學合併組建新的哈爾濱工業大學。2017年入選「雙一流」建設A類高校名單。

截至2021年10月,哈工大有哈爾濱、威海、深圳三個校區;本部校園面積5212.35畝,建築面積248萬平方米;下設24個學院,開設本科專業97個;專任教師2987人,在校學生35714人。

科學研究

創新單元

據2019年9月學校官網顯示,哈工大擁有7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9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級協同創新中心,5個國際聯合中心/科技合作基地,36個部級重點實驗室、研究中心。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設施

國家「2011計劃」協同創新中心:宇航科學與技術協同創新中心

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城市水資源開發利用(北方)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寒區低碳建築開發利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

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機器人與自動化裝備協同創新中心、寒區城鄉建設可持續發展協同創新中心

國防科技工業創新中心:國防科技工業焊接自動化技術創新中心、國防科技工業超精密機械加工技術創新中心

國家大學科技園:哈爾濱工業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

教育教學

師資隊伍

截至2020年7月31日,學校專任教師總數為4165人,其中具有正高級職務的1337人,占32.1%,具有副高級職務的1683人,占教師總數的40.4%。現有兩院院士39人,國家級教學名師9人,青年學者19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53人,國家自然基金委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49人,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46人、青年拔尖人才23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32人,「973計劃」首席科學家12人,創新人才推進計劃44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群體7個,教育部科技創新團隊12個,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5個,國家級教學團隊6個,工信部研究型教學創新團隊4個。

國家教學名師:蔡惟錚、張少實、唐朔飛、游宏、王煥定、孫毅、鄧宗全、吳建強、談和平

學科建設

據2019年12月學校官網顯示,哈工大擁有國家重點學科一級學科9個,國家重點學科二級學科6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2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9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1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5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9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4個,黑龍江省重點學科(群)16個。

哈爾濱工業大學

2013年1月,教育部第三輪學科評估結果公布,學校有10個一級學科排名位居全國前五位,其中力學學科排名全國第一。

2017年12月,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公布,哈工大共有17個學科位列A類,其中,環境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3個學科位列A+檔(前2%);力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5個學科位列A檔(2%~5%);儀器科學與技術、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光學工程、軟體工程、城鄉規劃學、化學工程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數學9個學科位列A-檔(5%~10%)。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等12個學科位列B檔,食品科學與工程等7個學科位列C檔,位於A類學科數占參評學科總數比率在全國高校排名第六位。

據2019年8月學校官網顯示,哈工大有材料科學、工程學、物理學、化學、計算機科學、環境與生態學、數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農業科學、臨床醫學、社會科學總論11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全球前1%行列,材料科學進入全球前1‰行列,工程學學科連續多年進入ESI全球前萬分之一行列。

國家重點學科一級學科:力學、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

國家重點學科二級學科:光學、電機與電器、物理電子學、通信與信息系統、飛行器設計、環境工程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信息與通信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

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社會學、數學、物理學、生物學、統計學、力學、機械工程、光學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建築學、土木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交通運輸工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軟體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公共管理、工商管理

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外國語言文學、數學、物理學、化學、海洋科學、生物學、科學技術史、統計學、力學、機械工程、光學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建築學、土木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交通運輸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軟體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設計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機械、資源與環境、能源動力、土木水利、交通運輸

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金融、應用統計、翻譯、社會工作、建築學、機械、材料與化工、資源與環境、能源動力、土木水利、交通運輸、電子信息、生物與醫藥、城市規劃、風景園林、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會計、工程管理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數學、物理學、力學、機械工程、光學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建築學、土木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交通運輸工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

院系概況

據2021年11月學校官網顯示,哈工大(本部)下轄24個學院,開辦97個本科專業,涵蓋了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等10個門類。

2022年2月,學校新增經濟學專業、整合科學專業、智能製造工程專業、增材製造工程專業、國際組織與全球治理專業、智能體育工程專業、光電信息材料與器件專業。

國際合作

國際交往

據2020年5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哈爾濱工業大學已經和45個國家和地區的435所高校建立了合作關係。其中,與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羅格斯大學等高校建立了聯合培養項目;與德國亞琛工業大學、慕尼黑工業大學、瑞典皇家理工學院、法國里昂應用科學院、愛爾蘭都柏林國立大學、丹麥工業大學、西班牙馬德里理工大學、義大利米蘭理工大學等22所歐盟高校簽署了學生、教師互換協議;與澳大利亞G8聯盟高校保持著密切學術合作;與日本、韓國高校的學術合作進一步深化。

2011年2月,教育部批准在該校設立「哈工大中俄科技合作與人才交流基地」。同時,哈工大牽頭聯合中俄29所精英大學成立中俄工科大學聯盟(簡稱「阿斯圖」),先後成功舉行中俄阿斯圖成員院校開放日、中俄阿斯圖機器人創新及展示大賽、中俄阿斯圖友誼火車計劃、阿斯圖中俄大學生小衛星青年研習營、阿斯圖相聚聖彼得堡、阿斯圖冰雪大聯歡等活動。2013年,阿斯圖總部落戶青島藍色矽谷核心區,承載這一項目建設的哈工大青島科技園正式奠基,簽署了《青島宣言》。據2020年5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通過阿斯圖平台,兩國青年參與活動交流累計逾5萬人次。

此外,哈工大先後與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普渡大學、伊力諾依理工大學、賓州州立大學等高校建立了本科生聯合培養項目;成功地申請到了歐盟第七框架高等教育合作項目,與法國巴黎六大、愛爾蘭都柏林大學、英國倫敦學院大學和比利時魯汶大學等15所歐盟高校簽署了學生、教師互換協議。加入了中歐工程大學聯盟、中美大學校長論壇,成功舉辦東北亞學生模擬聯合國、第五屆研究生CSC獎學金說明會、中澳教學法研討會、中加聯合培養博士生論壇等活動,在科研、聯合培養等方面的合作已經全面展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