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分晉,分掉的是晉國,毀掉的卻是周王朝八百年國祚

傾城之殤 發佈 2024-03-30T20:13:42.316619+00:00

公元前376年,韓、趙、魏廢晉靜公,瓜分了晉國公室最後殘存的土地,「靜公遷為家人,晉約不祀」,曾經「天下莫強焉」的晉國,徹底消失於歷史的長河之中。

公元前376年,韓、趙、魏廢晉靜公,瓜分了晉國公室最後殘存的土地,「靜公遷為家人,晉約不祀」,曾經「天下莫強焉」的晉國,徹底消失於歷史的長河之中

但是三家分晉,能夠成為春秋與戰國交替的分水嶺,就意味著它的意義絕不僅僅是代表一個諸侯國的消亡。它所表明的,是以晉為代表的「改良分封制」的徹底失敗。

而這也意味著分封制已經不可能通過自我改良解決其自身的固有缺陷,分封制的消亡已經進入了倒計時。而合法性完全繫於分封制的周王室,也必將成為這一制度的陪葬品。

一、興於分封,衰於分封

分封制並非西周首創,在《史記·夏本紀》中記載「禹為姒姓,其後分封,用國為姓。」夏代以及更早的時代是否真的存在分封制目前難以確證,但是在商代,其已經確定存在。

甲骨文中已經明確存在「封國」與「方國」之區別,以將自然產生的方國與分邦建國建立的封國加以區別。《殷墟卜辭綜述》中指出,甲骨文中已經記載存在由於戰爭等原因臣服於商而接受封賜成為諸侯的方國。

但是,商王朝並沒有成系統的進行分封,更多是對獨立一方的勢力予以承認的結果。其建立的封國在甲骨文中只有少量的模糊記載,如果當時分封制已經是一項重要的制度,那麼已經建立起完備的史官制度的商朝絕不止於對此鮮有記載。

而不同於商朝,西周初年的大分封是在有明確目標指導下的戰略規劃下進行的,其影響之深遠也遠超商代分封。

1. 封建諸侯以藩屏周

西周的封國的首要任務便是作為軍事上的橋頭堡,拱衛周王室。商王朝自武丁以來不斷對外作戰,商紂王甚至曾經不遠千里征伐東夷。但是他們似乎沒有控制周邊地區的意識。雖然依靠武力奪取了相當多的土地,但隨著主力的離開又隨即丟失,王朝邊境幾乎是永無寧日。

不同於商朝,周王朝進行了大規模的分封。《荀子·君道》稱,周公「兼制天下,立71國,姬姓獨居53人,周志子孫苟不狂惑者,莫不為天下之顯諸侯」。

數量眾多的諸侯國背負著巨大的責任。例如被分封於東方的齊國,其就肩負著控制東夷的艱巨任務,《左傳》記載:「五侯九伯,女實征之,以夾輔周室。」這裡的「五侯九伯」指的便是東夷諸國。此外還有控制原本夏代故地的晉國,監控「楚蠻」的谷、鄧等國,監視箕子朝鮮的燕國等等。這些封國幫助周王室有效的加強了對邊境地區的控制,避免了和周邊無窮無盡的戰爭消耗。

2. 宗法制度與分封制相輔相成

西周的分封制區別於商代的另一個關鍵特徵是,其是以宗法制為原則的。

商人無法分封,並非其本身缺乏政治智慧,關鍵在於他們沒有建立起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嚴密宗法制度。商代統治者多用異姓貴族,血緣政治意識比周人更加淡泊,比如《尚書》中記載的商紂王的罪名之一就是「昏棄厥遺王父母弟不迪」。商人無嫡庶之制,也無宗法制度,其統治核心遠比周人鬆散,這使得他們無法進行大規模的分封。

也許在我們今天看來,周人「任人唯親」的行為是絕對不正確的。但是在那個交通極度落後的時代,任何政權能夠直接管轄的範圍都極其有限,任何屬下離開中央一定距離,就自然獲得了獨立性,正是所謂的「天高皇帝遠」。

這種情況下,如何約束外派的人員?除了天然的血緣之外,沒有任何選擇。事實上嚴密組織的宗族確實是周人最終擊敗商人的關鍵武器。

初期分封的諸侯大多數是文王、武王和周公的至親,比如魯、蔡、衛等都是周武王的弟弟們的封國,晉國是周武王兒子的封國,凡、蔣、邢等國則是周公旦兒子們的封國。而那些異姓諸侯國,周王也通過聯姻予以拉攏,例如周武王的王后就是姜子牙的女兒。

西周初年,整個周王朝就像一個有著血緣關係的大家庭,而周王便是大家庭的家長,通過緊密親戚關係,周王室極大減少了內部的爭鬥,維持了相當長時間的穩定。

3. 無法避免的衰落

宗法制的根基是血緣關係,這種來源於我們基因的親密情感固然在西周初年將周王室與諸侯國緊密聯繫在一起,但是這種紐帶是會日漸鬆弛的。

古人有「五世親盡」的說法,剛開始的諸侯們和周王都是三代以內的血親,自然可以非常親熱。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關係也不可避免的疏遠。一般認為西周末年開端於周厲王,而周厲王距離周武王已經180多年,相距至少九代人。這時候,周王與諸侯之間的親緣關係早已十分淡漠,宗法制的約束效果大大削弱。沒有了宗法制這一潤滑劑,矛盾與衝突也必然逐漸公開化。

另一問題在於嫡長子繼承制。該制度是宗法制穩定運行的核心,但是在西周末年這一制度卻遭破壞。

《詩經·小雅》中有「赫赫周氏,褒姒滅之」的詩句,背後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故事可謂是婦孺皆知。儘管這一故事幾乎可以肯定是後世編造,但是周幽王為褒姒破壞了當時被視為鐵律的宗法制卻是不爭的事實。

《國語·晉語》記載「褒姒有寵,生伯服,於是乎與虢石甫比,逐太子宜臼而立伯服。太子出奔申,申人、鄫人召西戎以伐周。周於是乎亡。」在西周這一以宗法制為基礎的社會,周幽王廢長立幼的行為破壞了長久以來的政治規則,最終導致了權力結構的暴力重組。

但是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於分封制下,周王室難以長期保持對諸侯的絕對優勢。西周前期,周王擁有對諸侯的絕對優勢,王幾方圓千里,人口與面積遠高於任何諸侯,天子六軍兵力遠多於任何諸侯國。

但是昭王南征中,周六師遭遇毀滅性打擊,周王喪失了軍事上的絕對優勢。

隨著周幽王廢長立幼引發的內鬥,鎬京被攻破,平王被迫東遷,周王朝失去了6成的王幾土地,實際掌控的土地面積已經遠不如齊、楚、秦、晉等大國。周王室統治的崩塌在所難免。

二、晉國的興衰

周成王年幼的時候,與弟弟唐叔虞一同玩耍,隨手摘下一片梧桐葉,削成玉圭的形狀,笑稱:「以此封若。」雖然只是一句玩笑,但是天子無戲言,唐叔虞還是得到了一塊不大的封地,這裡便是後世大名鼎鼎的晉國。

晉國所處的地方有山地阻隔,商人的勢力始終沒能深入,得以保留下了大量夏代的風俗。因此晉國在治理中「啟以夏政,疆以戎索」。即啟用了夏代的政策。這也讓晉國從一開始就有著不同於其他諸侯的治理風格。

1. 曲沃代翼的爭鬥

西周的滅亡,本質上是由於原本能夠繼承大宗身份的宜臼被剝奪繼承權,其與其背後勢力心生不滿而發動的反叛。類似的內鬥在晉國也發生過。被昭侯分封於曲沃的植叔不滿足於小宗的身份,於公元前739年指使晉大臣潘父殺昭侯於晉都翼絳, 妄圖以小宗取大宗而代之。

昭侯之宗自然不會把地位拱手讓人, 從此兩宗長期征戰, 使晉國陷於大動盪、大內亂, 長達67年之久。最後, 植叔之孫曲沃武公在公元前 679年消滅晉滑侯, 終於以小宗代大宗的形式奪取了晉國的君權, 是為晉武公。前678年,曲沃武公又伐晉侯緡,並滅之。用搶掠來的珍寶器物賄賂新立的周釐王,周釐王任命曲沃武公為晉君,列為諸侯。曲沃一系奪得晉國正統地位。

2. 晉國的改革

奪得正統地位之後僅僅一年,晉武公病死,其子晉獻公即位。出身於小宗的晉獻公自然明白那些掌握有巨大權利的同姓的威脅,於是「盡殺群公子」,同時「始為令,國無公族焉」,將對公族權力的剝奪制度化,消除了同姓貴族的威脅。

晉獻公清除了原本的公族後,趁機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其核心就在於人才選拔制度的改革。在西周,官員的選拔任用基本只有世卿制,公族長期壟斷權力。而這些人的權力被剝奪之後,不可避免的產生權力真空,那選擇什麼人來填補空白呢?

晉獻公選擇了因功選任的方法,在滅公族舉措中有功的士蒍,在取得勝利的滅耿、滅霍、滅魏的戰爭中有功勞的趙衰、畢萬,在滅虢、滅虞戰爭中有功的荀息,都受到了重用。也許現在看來有功則賞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是在那個宗法制的時代,任用非貴族的異姓無疑是大膽的進步舉措。

這種舉措被後世的晉公繼續發揚,到晉文公的時候以功勞為標準選官已經成為定製。晉文公即位後賞從亡者,制定了分封賞賜的標準,起用了大批的異姓或血緣較遠的同姓貴族,如趙氏、魏氏、荀氏、士氏、狐氏、先氏、郤氏、胥氏、欒氏、韓氏、知氏等。

除了以功授職外,他人的舉薦與自身的賢能也成為了晉國選官的重要標準。

例如非常著名的「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的故事就發生在這一時期的晉國。祁奚請求告老,晉侯詢問祁奚可以代替中軍尉職務的人選,祁奚舉薦解狐(「其仇也,將立之而卒」),之後晉侯再次問他時,他推薦了自己的兒子祁午。時人評價祁奚:「能舉善矣,稱其仇,不為諂;立其子,不為比;舉其偏,不為黨。」這可以看作當時晉國舉薦制的典型範例。

而當時晉國也很注重對賢明人才的挖掘。《國語•晉語九》記載:「簡子許之,使少室周為宰,曰:『知賢而讓,可以訓矣。』」原本擔任車右職務的少室周,沒有勝過力大的牛談,便將職位讓給牛談。

之後因為他擁有讓賢的品質,被人用為家宰。《左傳》載臼季出使路過冀地,因看見冀缺與其妻子相敬如賓,以為賢,舉薦給文公,文公任冀缺為下軍大夫。這些都是由於有某些出眾品質而被授予官職的例子。

異姓異氏本無政治地位,他們需要依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在異姓異氏的相互競爭中立足於晉國社會,這種競爭激勵著各異姓異氏加強身的建設,他們要講求德行才能贏得社會的讚譽獲取政治資本,在他們的主要對手楚人看來,晉國「其大夫則賢,皆卿材也」。更高素質的官員讓晉國在與各國的爭鬥之中取得了優勢。

比如晉文公重創秦國的崤之戰,其指揮官便是因功授官的先軫。而上文因為和妻子感情好而被選舉的冀缺,在晉滅狄之役立下大功。

3. 「新分封制」的巨大成就

通過對分封制的改革,晉國形成了與其他國家都不相同的政治局面,卿大夫階層地位大大提高,一大批有能力的人被選拔上來,晉國的國力迅速強盛。

晉獻公時期迅速擴張,先後攻城略地,滅耿、魏、霍、虞、虢等周邊多個諸侯國,歷史記載「並十七。服三十八。」使得疆域大幅度擴展。晉獻公「作二軍」,突破了周王室為其制定的只能擁有一軍的限制。

而晉國最快速崛起的時代當屬晉文公當政時期,在短短八年的執政時間中,他「勤王平亂」,進一步奪取周王剩餘不多的土地,城濮大戰擊敗與其爭霸的楚國,實現了「定天子之位,成尊名於天下」。同時他「作三軍」,進一步擴充軍事力量。公元629年更是進一步擴展為五軍

之後百餘年間晉國始終是霸主級別的國家。「鞍之戰」大敗齊國,「麻遂之戰」重創秦國,「鄢陵之戰」擊破楚、鄭、陳聯軍,到春秋末年,晉國疆域北達到河北河間縣,西到秦嶺,南到山東省冠縣,總面積約40萬平方公里,是當時名副其實的「超級大國」。

4. 走向分崩離析

晉國的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作為姬姓諸侯的同時牢牢占據著霸主地位,以自己強大的國力塑造起了新的秩序。這個秩序里,周王室雖然實際權力低下,但天下共主的身份無可撼動,因為晉國的法統來源於周,挑戰周即為挑戰強大的晉。事實上,晉成為了周最有力的保護傘。

可是,晉國對分封制的改革雖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卻始終無法解決其根本問題——被分封的臣子們獨立性極強,權力也日益擴大的情況下,如何保障國家的統一與穩定?

隨著各路諸侯的勢力不斷增強,周王的地位日趨下滑。而晉國的命運也如出一轍,春秋中期開始,晉國國君日漸式微,權力被異姓世卿大夫逐漸把持。公族與異姓世卿這種權力的彼長此消,不是短期內通過激烈形式爆發的,而是經過長達兩個世紀相對平緩的漸變。

晉靈公執政的時候,為了和中軍將趙盾爭奪權力,幾次三番的想致趙盾於死地。可是都被趙盾逃脫,後來趙盾逼急了,派自己的弟弟趙穿發動政變將晉靈公弒殺了。這是晉國第一次發生公卿弒殺國君的事件。

晉厲公時期,國君與卿族鬥爭更加激烈,晉厲公到大夫匠驪氏家玩,欒書、中行偃帶領黨徒襲擊逮捕晉厲公,將他囚禁起來,並派人到周京迎回公子周擁立為君,是為晉悼公。最終厲公被弒,悼公回國即位。

晉君權力進一步下降。

最終,晉國的卿族完全占據了國家的主導權,互相征戰,兼併,形成了韓、趙、魏三家瓜分晉國的局面。晉國走向了滅亡。而周王室也失去了能保護他天下共主身份的最大倚仗。

至此,歷史已經證明,分封制的固有缺陷無法通過簡單的改革來解決,其能夠治理的國家規模有限,一旦國家體量增大,就會不可避免的走向自我崩塌。天下人都在尋找一個代替分封制的新制度。而等到這個制度誕生,合法性來源於分封制的周王室,必將走向最終的消亡。

三、結語

雖然晉國最終解體,但卻遺留下了影響深遠的財富。公元前627年,晉襄公因為屬下抓獲了白狄子,便「命先茅之縣賞胥臣」。這是最早的關於縣的記載。在與公卿以及外敵的長期對抗中,晉國國君建立了作為國君直屬地的「縣」,成為了郡縣制的濫觴。

而各路公卿為了擴張勢力互相爭鬥以及管理日益龐大的土地爭相招攬人才,官僚制度的雛形產生,貴族政治的時代走向終點。

商鞅、韓非、李悝、慎到等法家代表都來源於三晉之地絕非偶然,與晉國曾經的變革關係密切。晉國以自己的歷史證明了分封制的必然衰落,又為下一個時代種下了種子。至於發源於三晉之地的法家思想,最終卻在西方的秦國生根發芽,那就是另一個波瀾壯闊的故事了。

參考文獻:

《史記·夏本紀》

《殷墟卜辭綜述》

《荀子·君道》

《左傳》

《國語•晉語》

《詩經·小雅》

關鍵字: